手机人民网 江苏>时政

冲破“苏北意识” 争当重构发展格局先行军

2021-02-19 07:40 新华日报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娄勤俭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认识到苏南苏中苏北是一个地理概念、不能成为一种固化的意识,地级市是一个行政等级、不能成为发展的能级限制,老工业基地是发展的特定阶段、不能成为路径的依赖。

解放思想,进一步摆脱“地级市思维”和传统“苏北意识”,这不仅对徐州,对整个苏北都是一道必答题。突破固化意识和惯性思维,跳出苏北看苏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事关苏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苏北同样是主力军

“用苏南苏中苏北来划分经济时空,客观上是给苏北贴上落后标签。放眼全国,苏北五市都是全国百强市,徐州、盐城进入前50名。”盐城市市长曹路宝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时强调,苏北并不落后,要有更强的自信,当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既为江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也赋予江苏服务全国发展的更多使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有多个重要维度:第一是沿江,南京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向长江中上游传递上海辐射;第二是沿东陇海线,以连云港、徐州为主,辐射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第三是以南京、徐州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城市。就服务全国发展效果而言,南京对长江中上游、对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充分,连云港、徐州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徐州对淮海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不断增强,而盐城、淮安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也已具备条件。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娄勤俭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认识到苏南苏中苏北是一个地理概念、不能成为一种固化的意识,地级市是一个行政等级、不能成为发展的能级限制,老工业基地是发展的特定阶段、不能成为路径的依赖。

解放思想,进一步摆脱“地级市思维”和传统“苏北意识”,这不仅对徐州,对整个苏北都是一道必答题。突破固化意识和惯性思维,跳出苏北看苏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事关苏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苏北同样是主力军

“用苏南苏中苏北来划分经济时空,客观上是给苏北贴上落后标签。放眼全国,苏北五市都是全国百强市,徐州、盐城进入前50名。”盐城市市长曹路宝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时强调,苏北并不落后,要有更强的自信,当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既为江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也赋予江苏服务全国发展的更多使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有多个重要维度:第一是沿江,南京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向长江中上游传递上海辐射;第二是沿东陇海线,以连云港、徐州为主,辐射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第三是以南京、徐州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城市。就服务全国发展效果而言,南京对长江中上游、对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充分,连云港、徐州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徐州对淮海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不断增强,而盐城、淮安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也已具备条件。

“淮河生态经济带是国家战略,当前最需要解决东向出海,而盐城是沿淮25个地级以上城市2亿多人口共同的出海门户。”曹路宝说,体现出海门户的应有担当,盐城积极推进沿淮铁路、港口航道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内河航运延伸至淮河中上游地区,并发起成立航运联盟,与安徽省港航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盐城沿海发展的腹地拓展到沿淮地区。

江苏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多个方向同时发力。其中,沿淮、沿陇海线带动中西部地区,苏北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苏北才能迎来跨越式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既是责任使命,更是重大机遇。在带动中西部发展过程中,苏北能充分用好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促进自身发展。

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视角看,上海要更好向北辐射,亟需南通、盐城、连云港这三座江苏沿海城市发挥更大作用。相对于向西北沿沪宁线,向西南沿沪杭线,向南沿沪甬线,上海向北辐射这条轴线最短、最弱,原因主要在交通制约。而随着沿海高铁、过江通道开通,上海对南通、盐城、连云港辐射能力大大增强。盐城到上海仅仅比到南通多半小时,已进入“北上海”范畴。上海进一步向北辐射,推动长三角与京津冀的紧密对接,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江苏沿海三市传递。

服务全国,苏北有优势有空间;促进国际大循环,苏北同样大有作为。盐城与日韩隔海相望,引进近千家韩资企业,集聚韩资80多亿美元,是国内重要的韩资高地之一,拥有中韩合作平台——中韩(盐城)产业园。利用这些优势,盐城全力推动中日韩东亚小循环。去年,盐城开通全省唯一至韩日全货机航线,盐城港开通韩国釜山港、新万金群山港集装箱直航航线,盐城韩日全货机外贸运输量5720.42吨,同比增长445.79%!以东亚小循环撬动国际大循环,盐城在促进国际大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进入新发展阶段,不同区域要兼顾自然本底,考虑发展要素变化,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确立发展的战略点。”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突破纯行政区域,遵循地域资源特征,按发展主导功能划分国土空间。以功能区为载体,江苏深化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格局,在省域一体化发展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沿海发展正在加紧谋划,以高铁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速,苏北发展的条件、基础有了很大改进,必须着眼新发展阶段大局,再塑经济地理格局,科学谋划更能发挥资源本底优势的发展模式。她认为,苏北土地开发强度低,拥有空间大、生态好的后发优势,应创新考核体系,让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以平等的发展权参与考核,以引导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各担其责、各展所长。

“名副其实”中心城市,

是靠干出来的

“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成为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是省委对徐州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和定位。无论系统推进转型发展当“样本”,还是带动周边协同发展当“中心”,都要求徐州提高站位,放眼中原大地,在引领淮海经济区崛起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在淮海经济区近40年历史上,徐州一直是区域中心城市。在江苏“1+3”重点功能区规划中,徐州是其中的“1”,也就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的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确认徐州的这一定位。

不过,要把“定位”变成“地位”,徐州必须紧扣“名副其实”,把自身发展的能级、服务周边的能级提上去,真正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三角”。

“区域中心城市不是领导封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自己干出来的。”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认为,在淮海经济区徐州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否“名副其实”,首先是看城市综合实力够不够强。去年,徐州GDP突破7300亿元,总量在淮海经济区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山东临沂GDP刚过4805亿元,相当于徐州的65.6%。而论一般预算收入,临沂是徐州的72.6%。至于区内其他城市,经济实力与徐州的差距更大。更重要的是,徐州坚决去落后产能,近年来关闭1万多家企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这意味着,徐州基本实现转型出关,实现涅槃重生。

“十四五”期间,徐州经济总量目标突破万亿元。信心来自哪里?2014年至2020年,徐州工业应税销售从2800亿元增至5880亿元,金融存款余额从4600亿元增至9200亿元、贷款余额从3300亿元增至6900亿元,进出口总额从不到300亿元增至突破1000亿元……这些数字显示,徐州发展的势头已经形成!

集聚要素能力强、硬核实力超群,更体现于辐射能力强、服务带动作用突出。徐州医院门诊人数四成来自省外,徐州近四成商品房被省外的人买走,三分之一高端商品是省外的人在消费……这些,从另一个层面凸显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位。

对标国内一流城市提升发展标杆,按照省会以上城市能级、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区的要求,徐州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快速交通体系、淮海国际博览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重大项目,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放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做强中心城市能级。“十三五”期间,交通设施投入2600多亿元,居全省前列。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69所。加强发展载体、创新平台、开放平台建设,为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发展建“机场”铺“跑道”。

“在淮海经济区,徐州在经济实力、公共服务水平、文化底蕴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是当之无愧的区域中心城市。”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江苏分公司首席规划师、南京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邹军认为,在横跨苏鲁豫皖的淮海经济区,徐州的腿能迈多远、胳膊能伸多长,关键看自己的个子能长多高。提高中心城市能级,不能靠空间扩张“摊”大人口,而是要真正把中心城区的经济密度提上去,真正体现中心城市的服务担当,增强区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不同国家战略的发展棋盘上,徐州定位不同、目标也不尽相同。比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汲取发展动力,更多集聚来自核心区的要素辐射,建设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再如,发挥全国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优势,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变“五省通衢”为“天下通衢”,从而升级枢纽功能,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打造江苏向西开放门户。

打破“苏北落后”宿命论,

勇当重塑发展格局先行军

一根网线把60万亩花木与世界无缝对接,4.5万家网店整合35万人创业创富, 15个“淘宝镇”、84个“淘宝村”组成全国最大淘宝镇村集群……互联网经济与中国乡村的激情相遇,为什么会在苏北沭阳创造传奇?

已建、在建、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今年应税销售将达300亿元、明年可达2000亿元,5年内有望突破3300亿元。进入国家七大石化基地布局,这样一个爆发力惊人的石化基地,为什么正在连云港崛起?

对于这些看似反常的经济现象,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储东涛认为,反常背后是正常,这些都为“反梯度推移”理论提供成功案例。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主导产业决定区域梯度,产业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即发达地区,通过多层次扩展逐步到达低梯度地区即落后地区。这一理论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很多学者指出,梯度推移不是经济规律,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受梯度限制,如果按照这种机械唯物论的逻辑,落后地区永远落后,发达地区始终发达,落后地区必须依靠发达地区带动才能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永远得不到改观。

“区域的技术引进、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决定。”储东涛分析认为,所谓“低梯度”经济落后地区,只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先进技术或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完全可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产业赶超发展。“反梯度推移”理论的精髓,就是要坚决打破“宿命论”,树立不做跟随者、勇做探索者的自立自强创新精神,以此重塑经济地理、重构发展格局。

这样的“反梯度推移”观念,在苏北市县领导中渐成共识。连云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建军认为,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信息化进程加快,苏北发展整体提速提质,“苏南好、苏中行、苏北差”的习惯性观念应该被抛弃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基础条件、时空距离的落差,在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快速拉平。只要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每个地方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连云港,不是象征“苏北落后”的连云港,而是拥有诸多唯一性优势的地区。从亚欧大陆桥头堡到“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和标杆示范,从跻身江苏自贸区三大片区到入列国家枢纽港,这座城市能抓到这么多好牌,是因为其在全国战略地位太重要。当然,要真正成为“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连云港必须加快壮大实力提升城市能级。

这两年,连云港全力推进石化基地建设。总投资330亿元的浙江卫星石化(连云港)项目即将投产,年内销售可达300亿元;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明年投产,当年可望实现销售1000亿元。随着二期项目陆续上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连云港石化基地工业产值到“十四五”末,有望突破3000亿元。

依托东方大港优势,发展大进大出的石化产业;而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又强力支撑港口做大做强。连云港港口“一体两翼”组合港基本成型,两翼港区实现一类口岸开放,成功靠泊32万吨矿石船,40万吨级矿石码头进入国家布局。“十四五”期间,连云港将推动“产业港、贸易港、物流港、枢纽港”四港同建,力争5年内建成货物吞吐量4亿吨、集装箱达千万标箱的国家枢纽港。

再看医药产业板块。连云港培育恒瑞医药等一批行业领跑企业,建成六大研发生产基地,拥有亿元药品64个、过10亿元药品13个,30余个药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今后5年,连云港将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华药港”为目标,加速崛起长三角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示范港、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港、全球医药产品制造港。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目标超3000亿元。

“5年内,连云港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再上两个千亿台阶。”胡建军认为,只有全神贯注聚焦产业,尽快改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状况,港口和城市才能发展得更快,连云港对“一带一路”沿线中西部城市带动辐射力才能不断增强,“后发先至,书写新时代西游记”才能成为美好现实。

去年,沭阳经济总量达1011.2亿元、增长4.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走在苏北前列。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认为,沭阳不能满足于在宿迁当“领头羊”,也不能止步于“苏北争第一”,必须提高站位,探索建设推进“四化”同步的集成改革先行区,为全国县域现代化建设积累可供复制的经验。

显然,打破“梯度推移”决定论,冲破“苏北意识”羁绊,苏北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抬高标杆、找准定位,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用高质量的发展成果,书写重构发展格局的新篇章。

□ 本报记者 孙 巡

(责任编辑:萧潇)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