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江苏>荐读

南京长江路主题纪录片《1800米跨越1800年》将在央视首播

2021-02-20 14:07   

图为长江路。玄宣摄

人民网南京2月20日电 “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史。”以1800米的长度承载1800年的厚重人文历史,让位于南京玄武区的长江路备受关注。2月20日晚7:24,纪录片《1800米跨越1800年》将在CCTV9首播,用镜头将长江路的过去、现代与未来娓娓道来。

自西向东,长江路有德基广场、艾尚天地、南京图书馆、总统府景区、江宁织造博物馆等30余处文商旅载体,其中有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4A级景区2个,文博场馆7个,精品酒店6个,商业综合体3个,既有历史纵深,也有现代新潮。

“放眼全国,可能很难找到这样一条路,它全长仅1800米,却跨越了1800年时空,集中了上千年的文化遗存。它是南京的文化核心区,六朝、明朝、清朝、民国文化和现代人文艺术均在这里交汇融合。”该纪录片这样定义长江路。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20年。”拍摄团队负责人介绍,长江路文脉悠长、历史厚重,光是脚本,拍摄团队就修改了不下9版。最终,拍摄团队决定从长江路1800年历史的开端——一段六朝的夯土墙开始讲起,解读长江路沿线一颗颗载体“明珠”的前世今生。

六朝博物馆里,长25米、宽10米夯土墙遗址见证了千余年建康城皇城的巍峨壮观;南京图书馆地下300平方米的六朝遗址展示区里,一千多年前的水井、古老的砖道、旧城墙,让游人一堵“台城”的昔日旧影;江宁织造博物馆里的云锦与织机,再现江宁织造府历史,吟唱出千年前那一曲红楼遗梦。

从去年6月开始,历时3个多月,这部纪录片沿历史脉络与空间布局,深入探寻长江路厚重的人文内涵,梳理城市肌理与历史脉络,以一段段横亘古今的时空对话,完整刻画了长江路1800年的风云沧桑、时代印记。直至去年9月底,纪录片终于成型。

图为长江路。玄宣摄

人民网南京2月20日电 “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史。”以1800米的长度承载1800年的厚重人文历史,让位于南京玄武区的长江路备受关注。2月20日晚7:24,纪录片《1800米跨越1800年》将在CCTV9首播,用镜头将长江路的过去、现代与未来娓娓道来。

自西向东,长江路有德基广场、艾尚天地、南京图书馆、总统府景区、江宁织造博物馆等30余处文商旅载体,其中有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4A级景区2个,文博场馆7个,精品酒店6个,商业综合体3个,既有历史纵深,也有现代新潮。

“放眼全国,可能很难找到这样一条路,它全长仅1800米,却跨越了1800年时空,集中了上千年的文化遗存。它是南京的文化核心区,六朝、明朝、清朝、民国文化和现代人文艺术均在这里交汇融合。”该纪录片这样定义长江路。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20年。”拍摄团队负责人介绍,长江路文脉悠长、历史厚重,光是脚本,拍摄团队就修改了不下9版。最终,拍摄团队决定从长江路1800年历史的开端——一段六朝的夯土墙开始讲起,解读长江路沿线一颗颗载体“明珠”的前世今生。

六朝博物馆里,长25米、宽10米夯土墙遗址见证了千余年建康城皇城的巍峨壮观;南京图书馆地下300平方米的六朝遗址展示区里,一千多年前的水井、古老的砖道、旧城墙,让游人一堵“台城”的昔日旧影;江宁织造博物馆里的云锦与织机,再现江宁织造府历史,吟唱出千年前那一曲红楼遗梦。

从去年6月开始,历时3个多月,这部纪录片沿历史脉络与空间布局,深入探寻长江路厚重的人文内涵,梳理城市肌理与历史脉络,以一段段横亘古今的时空对话,完整刻画了长江路1800年的风云沧桑、时代印记。直至去年9月底,纪录片终于成型。

在拍摄中,纪录片采取多主体视角,从市民游客、志愿者、馆方、专家等多个角度,对长江路予以刻画。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红学家潘知常,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蒋赞初,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教授王志高……历史、考古、文化、建筑、规划、美术等领域的精英大咖汇聚一堂,解说长江路、品读南京史。

除了美学角度、历史角度,纪录片中的长江路不仅有一张怀旧面孔,也挥洒着热情与活力。位于长江后街9号的1912街区,俨然已成为一个中西合璧、时尚互融、文化精彩的现代城市会客厅,成为散发青春力量的网红打卡地。

“长江路串起的不仅仅是历史,还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分隔成一方一方滋润的小日子。”纪录片这样描述,沿“一轴两片多板块”布局,玄武区还将坚持“非”字型延伸、多板块开拓,将南京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打造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央文化艺术公园。(马晓波 贾延智) 

(责任编辑:唐璐璐)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