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16:48 人民网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阿拉坦仓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孝金波、赵晶)“对于我们这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阿拉坦仓说,在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代代相传,内蒙古蓬勃发展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谱写而成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物质匮乏,上海等地聚集了大量的孤儿,当地政府无力抚养,于是3000多名孤儿被送到内蒙古,由内蒙古的额吉们抚养。
“我记得当时内蒙古的经济水平还很低,牧民们自己也少吃缺衣,但善良的牧民们依然用牛奶和羊肉把他们培养长大。在去年疫情当中,他们也为内蒙古捐款捐物,回报内蒙古。在他们的心里,内蒙古永远是他们的家,内蒙古的额吉永远是他们最亲的母亲。”阿拉坦仓说,内蒙古从过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发展到如今,有辽阔的草原、繁华的城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和飞驰的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民族团结的理念深深种在了每个内蒙古人的心里。
他介绍,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里,蒙古族学生占三分之一,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但是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学生遇到困难,各民族学生都一起帮忙。他举例说,比如现在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蒙古族学生身体有残疾,无法行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同学会主动过来帮助他,替他拿行李,帮他打水打饭,推他出去活动,背他上楼梯,让他深深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阿拉坦仓说,在内蒙古,不同民族的年轻人琴瑟和鸣、喜结连理的故事也比比皆是,“我们不仅从思想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中我们更是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友好、热情、宽容是我们内蒙古人的待客之道,在我们内蒙古人看来,各民族就要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阿拉坦仓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孝金波、赵晶)“对于我们这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阿拉坦仓说,在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代代相传,内蒙古蓬勃发展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谱写而成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物质匮乏,上海等地聚集了大量的孤儿,当地政府无力抚养,于是3000多名孤儿被送到内蒙古,由内蒙古的额吉们抚养。
“我记得当时内蒙古的经济水平还很低,牧民们自己也少吃缺衣,但善良的牧民们依然用牛奶和羊肉把他们培养长大。在去年疫情当中,他们也为内蒙古捐款捐物,回报内蒙古。在他们的心里,内蒙古永远是他们的家,内蒙古的额吉永远是他们最亲的母亲。”阿拉坦仓说,内蒙古从过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发展到如今,有辽阔的草原、繁华的城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和飞驰的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民族团结的理念深深种在了每个内蒙古人的心里。
他介绍,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里,蒙古族学生占三分之一,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但是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学生遇到困难,各民族学生都一起帮忙。他举例说,比如现在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蒙古族学生身体有残疾,无法行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同学会主动过来帮助他,替他拿行李,帮他打水打饭,推他出去活动,背他上楼梯,让他深深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阿拉坦仓说,在内蒙古,不同民族的年轻人琴瑟和鸣、喜结连理的故事也比比皆是,“我们不仅从思想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中我们更是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友好、热情、宽容是我们内蒙古人的待客之道,在我们内蒙古人看来,各民族就要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