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08:25 人民网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分享了与乡村振兴有关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百折不挠的奋斗,也有坚守承诺的初心,有血脉同源的亲,也有心手相连的爱。“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要抓的关键点是什么?从这些暖心“小故事”里,或许我们可以读懂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种子是农业的命根子,把种子安全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的家乡乌兰察布,过去我们马铃薯种子论斤卖,一亩地收入几百元。现在通过芽苗组培,生产出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论粒卖,一亩地收入两万多元。全市一年可以生产原原种5亿多粒,不仅自给自足,还销往全国各地,年收入可以达到1.5亿元。小土豆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当地农民经常说这段话,“家家都种山药蛋,山药开花结圪蛋,土圪蛋变成金圪蛋,年年收入两三万。”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草原站的农技推广研究员郭艳玲
内蒙古乌兰察布一家马铃薯种植与育种公司的种植基地内,基地负责人杨巨才正在展示他刚收获上来的“最大马铃薯”。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编者语】
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种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力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重大突破。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分享了与乡村振兴有关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百折不挠的奋斗,也有坚守承诺的初心,有血脉同源的亲,也有心手相连的爱。“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要抓的关键点是什么?从这些暖心“小故事”里,或许我们可以读懂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种子是农业的命根子,把种子安全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的家乡乌兰察布,过去我们马铃薯种子论斤卖,一亩地收入几百元。现在通过芽苗组培,生产出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论粒卖,一亩地收入两万多元。全市一年可以生产原原种5亿多粒,不仅自给自足,还销往全国各地,年收入可以达到1.5亿元。小土豆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当地农民经常说这段话,“家家都种山药蛋,山药开花结圪蛋,土圪蛋变成金圪蛋,年年收入两三万。”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草原站的农技推广研究员郭艳玲
内蒙古乌兰察布一家马铃薯种植与育种公司的种植基地内,基地负责人杨巨才正在展示他刚收获上来的“最大马铃薯”。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编者语】
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种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力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重大突破。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记得有一年,我做了十余个品种的燕麦试验,从整地、播种直到田间管理,不敢有丝毫马虎。正当我看着健壮的麦穗,展望丰收的喜悦时,一场暴风雨瞬间把它们打倒在地,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可是我们用心去呵护出来的生命啊。一次次的失败,换来了一个个有价值的数据,带来了一项项新技术、新品种。正是有这样一大批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日晒、住得惯草棚、喝得惯凉水的“泥腿子”,为农牧民、为农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助推农牧民脱贫奔小康。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草原站的农技推广研究员郭艳玲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狄邱乡西狄邱村,农业技术人员在麦田内进行小麦测产。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编者语】
据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4亿元实施“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累计培养2万余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工作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既需要专业的科技人才,也需要“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本土人才。农民技术员既是拉近农民和科技间距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当地群众学习、应用新技术的好榜样,有了一个“明白人”,就会有更多的“明白人”。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一名老师,近三十年来,有许多故事值得让我铭记。多年前,我班上的一个学生,本来踏实认真,积极上进,突然间成绩下滑,我发现他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下课独自发呆,我就找他去谈心,可是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在抹眼泪。在我的再三劝导下,他终于对我说,老师,我不想上学了。原来孩子的父亲病逝欠了外债,母亲又没有工作,一家人住的是破旧的平房,还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在我的多方呼吁下,兄妹三个人在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还受到了社会公益组织的资助,终于把这个孩子留在了学校里。在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下,孩子的母亲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他们家也享受了棚户区改造项目政策,一家人搬进了新楼房,挪了穷窝,摆脱了生活的困境。三个孩子,也先后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还是清华的博士生。到现在,我们县有700多名这样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高一级的学府。他们个人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得到了转变,拔了穷根。
——青海省门源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庆菊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中心校的孩子们在合影。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编者语】
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必然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乡村振兴不仅是农业、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教育的振兴。
家住毕节市威宁县金钟镇新营村的一位孕妇怀上了双胞胎,在怀孕期间,她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等多种并发症。我们利用四级远程医疗系统,定期为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监护。去年3月,孕妇面临生产并突发紧急状况,她的家距离市级医院有170多公里。我们立即启用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仅用39分钟就将孕妇送达手术室,保住了母女三人的生命。而这在过去,从她的家乡到达市级医院,需要花一天多的时间。2020年,我们省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0万分之16.07,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距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进步了。挽救了生命,赢得了未来。
——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查艳
航拍贵州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的通村公路。新华网 周远钢摄
【编者语】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振兴,既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的振兴,也包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振兴。近年来,我国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方便了百姓出行,也让广大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设施、设备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居民就医的便利性增加。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的家乡,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个小村寨。小时候,家乡偏僻闭塞,进城返乡都得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当年12岁的阿爸到县城读初中,独自背着行囊从日出走到日落,站在山头远远望见县城时,忍不住放声大哭。很多父辈离乡外出后,因为山高路远,多年都没有回来。
家乡缺水。村头的大水坑,是阿爸儿时的嬉戏天堂,更是全村赖以活命的水源,后来水质实在太恶劣了,爷爷就带领村民炸开了大山,找到了地下水源。但有了净水,还得下到很深的洞底挑水上来,每次亲人挑水,我都胆颤心惊。阿妈对用水管得很严:洗脸水要留着洗手,洗完手还有别的用处,最后还要留着喂猪羊。因为缺水,家乡只能种植玉米和黄豆。贫困,始终挥之不去。
贫穷落后,不仅在于极度的交通不便和水源短缺。毛南人自古就生活在大石山里,说着自己才懂的语言,对外也总有防范和排斥。阿妈说,不会毛南语,手里有钱没有用,没有人会卖东西给一个“外人”。乡邻之间习惯于物物交换,婶婶杀了猪羊酿了酒,就跟邻里交换其他东西。人畜共居的屋里,大人就着昏暗的油灯干活,孩子在牲畜的叫声、气味中入睡。恶劣的环境限制了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追求,在漫长的岁月中,族人们孜孜以求的仅仅是暖衣饱肚。那时的我,曾经以为,家乡永远也无法与外界相连了,除非奇迹发生。
如今的毛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现在驱车直达家门;家里家外,灯火明亮,果园飘香,桑树成林,稻香阵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田园景色。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编者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国各族人民携起手来,团结前行,共同迈进全面小康,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当下,更要稳扎稳打,以脱贫致富为核心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拔掉“穷根”,迈步振兴,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