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吉林

小小食用菌 满满大情怀——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一)

2021-03-16 10:57 吉林日报  

77岁的李玉院士又获奖了。

几十年来,他默默耕耘,攻克道道难关,在菌物基础学和菌物工程学研究中成就辉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深入全国各地进行科技扶贫,让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虽已年过古稀,但他精神矍铄,始终活跃于教学、科研、扶贫的第一线,每年的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1944年,李玉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期间,一直是全优生。

“王清和老师教病毒学,严芝学老师讲农病防治,孙少轩老师讲昆虫学……”李玉忘不了读大学时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当年大学老师执着、严谨的学术精神。

李玉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参加全校大会,学校领导强调要大力培养农学专家。那时,坐在台下的李玉默默地想:将来,我有没有可能成为农学专家中的一员呢?

理想的种子就这样在一颗年轻的心中扎下了根。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

毕业后,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白城市的农科所工作。“去单位的路上,越走越荒凉,最后连一栋像样的房子都看不到了。”李玉笑着谈起往事。那时候的白城气候恶劣,十年九旱,春秋风沙肆虐,盐碱成片,深冬滴水成冰,冷得让人不敢出门。但艰苦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李玉退缩,他坚持下乡指导生产,在公社蹲点搞实验。

77岁的李玉院士又获奖了。

几十年来,他默默耕耘,攻克道道难关,在菌物基础学和菌物工程学研究中成就辉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深入全国各地进行科技扶贫,让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虽已年过古稀,但他精神矍铄,始终活跃于教学、科研、扶贫的第一线,每年的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1944年,李玉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期间,一直是全优生。

“王清和老师教病毒学,严芝学老师讲农病防治,孙少轩老师讲昆虫学……”李玉忘不了读大学时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当年大学老师执着、严谨的学术精神。

李玉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参加全校大会,学校领导强调要大力培养农学专家。那时,坐在台下的李玉默默地想:将来,我有没有可能成为农学专家中的一员呢?

理想的种子就这样在一颗年轻的心中扎下了根。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

毕业后,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白城市的农科所工作。“去单位的路上,越走越荒凉,最后连一栋像样的房子都看不到了。”李玉笑着谈起往事。那时候的白城气候恶劣,十年九旱,春秋风沙肆虐,盐碱成片,深冬滴水成冰,冷得让人不敢出门。但艰苦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李玉退缩,他坚持下乡指导生产,在公社蹲点搞实验。

善友大队第四小队是贫困村,社员每年都吃返销粮。于是,李玉就在那里办起了农业科学实验站,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技术,把过去的大垄旱作变为畦田平播密植,通过增加植株和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以水田为主的红石岭大队,李玉建议,将大水漫灌、秋天起垄的耕作方式改为秋冬灌水、春天起垄,平播后再起种,使保苗率大大提高。这些技术革新,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作为当时白城市农科所最年轻的技术员,李玉在各方面都十分活跃。他通过一场场科普讲座,普及种植新技术,与那里的农民、知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段10年的宝贵经历,使李玉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历练,更为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研究生招生制度得以恢复,李玉成为了吉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菌物学家周宗璜。

然而,即将毕业之际,周老师却因病离世。临终前,周老师拉着李玉的手叮嘱他,一定要把菌物研究继续下去。那时候李玉才得知,世界上已发现超500种黏菌,但没有一种是中国人命名的,这也是周宗璜先生一生的遗憾。

“您放心。我一定坚持到底!”李玉含泪下定了决心。

从此,他将研究“菌”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真正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

毕业后,他放弃出国机会,留校任教。为了采集优良菌种,制作新的菌物标本,李玉和学生们几乎年年深入人迹罕至的地方考察。

一次,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中,李玉和几位学生正沉醉于难得的“菌物世界”,浑然不觉他们已身处险境,瞬间就被突如其来的蚊群叮得体无完肤。“那一刻,蚊群直往鼻子、嘴里钻,让人无法呼吸。”李玉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后怕。

饱尝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无限喜悦。经过努力,他和学生们获得了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有400多种,占世界已知黏菌数的2/3,发现并命名36个黏菌新种,他因此成为世界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黏菌种名的第一人。

“周宗璜老师的梦想,我终于帮他实现了。”李玉激动地说。

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李玉深感菌物学在我国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快培养大批菌物创新人才一直是他牵肠挂肚的事情。

面对没有专业人员、没有专业教材、没有经验可循的窘境,李玉硬是带领学生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他们夜以继日,培训师资、编订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创造性地设立了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用汗水和心血开创了菌物人才高等教育之先河。

几十年间,李玉已培养出上百位菌物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

采访中,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学科的挚爱和对科技扶贫信念的坚守,讲起钟爱的事业,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执着与自信。

“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的修养,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摆放在李玉案头的一件石刻作品上,刻着这样充满诗意和激情的话,那是李玉的手迹。他说,这句话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学生们的。

记者手记:

做科研,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颗红心干到底,凭借一股子干劲韧劲,突破一个个瓶颈,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从中国黏菌命名数量的零个,到发现命名36个新种;从专业人才短缺,到培养上百位菌物学方向领军人才、骨干力量,李玉院士用几十年的时间,最终打通了这条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这其中的付出与坚持令人敬佩。(记者 张鹤)

(责任编辑:李思玥)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