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旅·体育

科技赋能冬奥医疗 运动员从受伤到完成诊疗不超10分钟

2021-04-23 13:16 人民网  

编者按: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届时,世界目光也将再次投向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冬奥筹办步入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以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发展乘势而上,“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冬季夏季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全面开花,冰雪产业迸发活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前景十分广阔。4月10日,恰逢冬奥倒计时300天,人民网推出“冬奥倒计时”栏目,为冬奥筹办冲刺阶段加油鼓劲,共迎一年后的精彩华章!

首都体育馆内的FOP医疗站。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数据采集运动员基本生命体征指标,人工智能给出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完成伤情预判、响应等级、资源调度的辅助决策……在不久前进行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上,现场伤员伤情的感知与救援方案在事发当下即可获取并快速决策,这正是科技创新提升北京2022年冬奥会医疗救援能力的一个缩影。

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积极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设立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冬奥会冻伤及颌面创伤综合防治及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以科技力量助力冬奥会安全保障。

编者按: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届时,世界目光也将再次投向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冬奥筹办步入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以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发展乘势而上,“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冬季夏季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全面开花,冰雪产业迸发活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前景十分广阔。4月10日,恰逢冬奥倒计时300天,人民网推出“冬奥倒计时”栏目,为冬奥筹办冲刺阶段加油鼓劲,共迎一年后的精彩华章!

首都体育馆内的FOP医疗站。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数据采集运动员基本生命体征指标,人工智能给出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完成伤情预判、响应等级、资源调度的辅助决策……在不久前进行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上,现场伤员伤情的感知与救援方案在事发当下即可获取并快速决策,这正是科技创新提升北京2022年冬奥会医疗救援能力的一个缩影。

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积极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设立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冬奥会冻伤及颌面创伤综合防治及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以科技力量助力冬奥会安全保障。

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救治伤员

“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工作历来为各举办国高度重视,但突发事件仍时有发生。应急医学保障的核心就是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救治伤员。”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5G、AI、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为我们创新应急医学保障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也为实现“科技冬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018年,冬奥组委对该科研项目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针对北京冬奥会应急医学面临的风险和瓶颈,构建科技冬奥应急医疗体系,形成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的应急医学保障能力,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撑,为突发事件应急医学保障新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经过近3年集智攻关,在今年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应急医学救援保障平台正式在线运行。针对场馆坍塌、踩踏、火灾等冬奥赛事18种主要应急医学保障场景,通过计算建模,科学确定关键伤情,完成智能诊疗体系构建。同时,基于5G与北斗、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了指挥调度优化方案的数学模型,完成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并应用示范。

黎檀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应急救援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面对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的关键就是与时间赛跑。应急医学救援保障平台将不断优化完善各板块内容,计划于今年6月面向医护人员开放,在冬奥会召开前完成应急医疗救治团队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当好冰雪赛场上的“应急大夫”

发现伤情、快速查体、转运救护、出具报告,冰球场上运动员从受伤到完成诊疗,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得益于智能移动方舱的研发与应用。

不足20平方米的方舱室内,实现了颌面创伤CT扫描、冻伤产热复温、心肺诊疗监测3项功能的集成。“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冻伤及颌面创伤综合防治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彭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面对冬奥赛场可能发生的颌面创伤、冻伤等应急救护情况,智能移动方舱就是冰雪赛场上的“应急大夫”。

救援时间的高效压缩源自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彭歆表示,该项目基于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诊疗平台,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治的稳定性和反应时间,提高冬奥会现场救治水平;基于5G网络和语音智能提示技术的专家远程审核网络平台,响应时间短、诊疗决策准确,解决了人工智能诊断不确定性的问题,保证了在移动方舱内救治的高效与专业。(记者:何亮 稿件来源:《 科技日报 》)

相关阅读:

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5座冰上项目场馆齐亮相 硬件获好评

“冰丝带”迎来冬奥测试赛 无接触颁奖成亮点

5个冰上场馆4465名工作人员交出圆满答卷

10天1026名志愿者 服务细致周到保障有条不紊

体温计芯片、“子弹时间”、智能机器人 “黑科技”助力冰球赛事

运动崴脚怎么办?分享急救秘诀给大家!

       

体教融合 让冰雪运动扎根校园

       

全民健身|腹部没力量,怎么滑好雪?

   

全民健身|锻炼臀大肌,玩转后刃滑行

   

冬奥带来好生活 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成“万元户”

   

竞技水平提升群众广泛参与 带动冰雪运动行稳致远

   

借冬奥东风 58户低收入户全部“脱低”

       

科技助力冬奥 智能检测机器人“把脉”京张高铁

(责任编辑:刘佳)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