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11:55 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1年全国高考已结束,各大双一流高校今年的招生情况也成为云南优秀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同济大学招办了解到,近日同济大学云南招生组组长、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谢楠接受了双一流高校云南公益专访,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下为专访实录:
学校实力
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8 位,全球第211位。
QS2020全球学科排名前20位、50位学科数量居国内第3位,优势学科实力雄厚,其中:
土木工程学科连续三年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1位;交通运输工程软科全球排名第6位;设计与艺术QS全球排名第 13 位、亚洲第1位;建筑学QS全球排名第13位;
机械工程U.S.NEWS2020全球排名第 24 位;工程学U.S.NEWS2020全球排名第25位。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2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获A+。
谢楠
同济大学云南招生组组长、
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
Q: 谢楠老师,能否简要地介绍下同济大学的特色?
A: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 类高校。学校设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学科综合实力雄厚,可见下表:
2021年全国高考已结束,各大双一流高校今年的招生情况也成为云南优秀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同济大学招办了解到,近日同济大学云南招生组组长、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谢楠接受了双一流高校云南公益专访,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下为专访实录:
学校实力
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8 位,全球第211位。
QS2020全球学科排名前20位、50位学科数量居国内第3位,优势学科实力雄厚,其中:
土木工程学科连续三年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1位;交通运输工程软科全球排名第6位;设计与艺术QS全球排名第 13 位、亚洲第1位;建筑学QS全球排名第13位;
机械工程U.S.NEWS2020全球排名第 24 位;工程学U.S.NEWS2020全球排名第25位。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2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获A+。
谢楠
同济大学云南招生组组长、
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
Q: 谢楠老师,能否简要地介绍下同济大学的特色?
A: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 类高校。学校设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学科综合实力雄厚,可见下表:
Q:同济大学今年的录取规则是怎样的?
A: 同济大学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注:同济大学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同济大学认可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
学校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理科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文科依次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所有考生的全部专业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满足专业志愿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相应的科类或专业组内进行调剂录取专业;对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同济大学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依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高校专项计划不进行征集志愿。
Q:同济大学本科生的国际交流情况如何?
A: 同济始于西学,并逐渐成为对欧交往的窗口。我校现有国际伙伴学校近300所,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8个:中德学部(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中意学院、中芬中心、中西学院、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等,以及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3个国际化专业学院。每年超过40%的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机会进行国际交流学习。
Q: 同济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A: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新时代人才培养,适应宽口径、厚基础拔尖人才培养需求,设立新生院,构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实行“1+3”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新生院平台开展通识教育,后三年在学院专业开展专业教育。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根据“兴趣驱动、志愿优先、学业先导、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申请选择大类内或跨类某一专业作为自己主修专业。
高考成绩在全省顶尖的学生可入选“顶尖计划”,可选择院士导师,可确定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以及国内、国际联合培养;新生奖学金获得者,第一学期课程平均绩点位于大类前50%(且无课程不及格)、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的,在类内确认主修专业时按照学生第一志愿优先录取。
Q: 同济大学对拔尖人才有哪些培养方案?
A: 2021年,同济大学将基于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继续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计划,主要包括:1、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面向各基础学科的顶级科研平台,建设系列拔尖班,开展小班化教学、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本研贯通等,以“交叉驱动型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基础学科拔尖菁英”为目标,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水平一流、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基础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2、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面向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以学科交叉融合、对欧交流深化、校企深度协同育人为特色,培养引领未来的新工科卓越工程师。3、荣誉计划系列:以本科拔尖人才培养为导向,开展挑战性、前瞻性、系统性思维训练,打造荣誉课程、荣誉计划、荣誉学生的菁英人才培养路径。
符合报名条件的新生均可基于兴趣和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实验区各类项目选拔,各相关学院可针对自己的培养特点制定选拔办法。
Q:同济大学奖助体系是怎样的?
A: 我校设立本科生奖励项目80余项,覆盖全校本科生总数约49%。学校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通过“奖、助、贷、补、勤、免、偿”,建立了系统化、网络化、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的奖助体系,保证学生“入学有保障、生活有质量、发展有空间。”
Q: 2020年同济大学本科毕业生去向情况如何?
A: 同济大学2020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7.5%,深造率56.3%,其中60.5%的学生被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按QS世界大学排名)录取。同济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1497人登记境内升学,占2020届本科毕业生总体的39%。其中,95.2%的本科生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位列QS2020全球毕业生就业力大陆高校第8位。同济大学2020届毕业生赴2020财富世界500强单位就业的人数总计1044人,占2019届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2.3%。
Q: 能否大概介绍下在同济大学就读的云南籍学生的情况?
A: 近六年,约有870余名云南籍学生进入同济大学学习。综合2015-2020年6年的情况,约21%的同学选择出国,34%的同学在国内高校继续深造,41%的同学就业于各行各业。
Q: 近三年同济大学云南籍考生招生生源情况如何?
A: 2017年,理科考生的投档成绩分布比较正常,峰值出现在640-649分的区间内,理科最高分为667分。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考生的投档成绩区间,与第一批本科招生理科考生的投档成绩区间相比较,有一定区分空间和错位分布,符合预期和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初衷。2018年,同济的9所重点生源中学总计录取87人,占总录取人数的62.6%。2019年,从高考最低分排位来看,理科在660名以内,文科大约在400名,比往年有较大收窄。2020年,文科最低位次首次进入400名以内,理科录取的最高分和理科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线之间的差距双双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这说明同济在考生心目中的排位在不断上升,创造了历年来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