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11:35 人民网-天津频道 作者:朱虹
视频:崔新耀、孙一凡
人民日报记者:
各位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医大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大宁院长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张院长您好。
张大宁:
你好。
人民日报记者:
张院长,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医药对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医学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张大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讲,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医药活动。可以说,自从有了中国人,便有了中医药活动。但中医药活动不等于中医药学。系统完整的中医药学的建立应该是在春秋战国到西汉年间。这一时期,在大量临床经验和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在当时最先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医药学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
中医药学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中国人的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大健康产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十几国文字,广泛流传于欧美、东南亚各国,对世界医学、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人们所共识的,也是世界各国所共识的。
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可以说,中医药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发展时机。
视频:崔新耀、孙一凡
人民日报记者:
各位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医大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大宁院长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张院长您好。
张大宁:
你好。
人民日报记者:
张院长,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医药对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医学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张大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讲,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医药活动。可以说,自从有了中国人,便有了中医药活动。但中医药活动不等于中医药学。系统完整的中医药学的建立应该是在春秋战国到西汉年间。这一时期,在大量临床经验和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在当时最先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医药学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
中医药学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中国人的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大健康产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十几国文字,广泛流传于欧美、东南亚各国,对世界医学、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人们所共识的,也是世界各国所共识的。
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可以说,中医药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发展时机。
人民日报记者:
听了您的介绍,我们觉得中医药学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近年来对中医药学的存在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呢?
张大宁:
总的原因是出于对于中医药学的不了解。
现代医学它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随时把自然科学最新的成就拿过来,它的许多诊断治疗方法都是自然科学成果的结晶。比如X光透视,借助了伦琴射线,这是物理学的贡献。
我记得刚毕业到医院工作的时候,西医的化验不过就三大常规,透视、做个心电图就结束了。近三四十年来,现代自然科学飞速的发展,成果目不暇接。现代医学迅速地把这些最新成果都引进来,变成自己的诊断治疗方法、药物和手术办法等。现代医学发生了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变化。
现代医学药品多样,还有伽马刀、核磁、各种微创机器人手术等等,作为最古老的最传统的中医药学,还有没有存在和发展空间呢?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产生了一些疑问疑惑,都是可以理解的。究其根本,是对于中医药学的不理解、不了解。当然,个别别有用心、崇洋媚外的人不在此列。
人民日报记者:
根据您刚才介绍的,除了不理解不了解以外,中医药学的发展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呢?
张大宁:
我有时候跟学生讲,咱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张仲景、李时珍还难。
他们那时有疗效、可以治病,可以防病,可以康复,可以养生,可以延年益寿,这里面满足一条就有存在的空间。
但现在不行,现在中医药学还有三个瓶颈。
第一个瓶颈:摆在病人面前的是两种医学。古代中医是独家生意,有疗效就得来找我。现在不然,摆在病人面前的两种医学的PK。
第二个瓶颈:就诊的先后。我年轻的时候,西医比较少,病人有病了都先去找中医,中医看不好了,再看西医。当时只有一些洋派的家庭是先看西医,但比例非常少。现在反过来了,病人有病都先去看西医,西医治不好的病才告诉病人要不试试中医。这样一来,中医面临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了。
第三个瓶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越来越丰富。这些检查病人都懂。比如来我这治病的病人,都拿着西医检查的结果,肾功能肌酐多少,尿素氮多少,尿酸多少,客观指标都摆在那儿。这又给中医提出新难题。中医过去是没有这些检查的,完全靠望闻问切,现在又多了这么多客观的指标。这些指标没有改变,他身体舒服了,也说你没效果。
所以中医要突破这三个瓶颈,才能获得患者和世界各国的共识。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听您介绍,知道中医面对的难题和挑战是越来越多了。那您觉得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的中医学,怎么样能继续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呢?
张大宁: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系统完整的科学,有很多先进于现代医学的治疗、养生、康复、保健防病的优势。
第一个方面,中医辨证论治的这个“证”将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特色不等于优势。中医药学的根本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就是以“证”为核心的医学体系。“证”代表什么?头痛、眩晕,不叫证,叫症。证是什么?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索取到病人的各种素材、症状、各种体征之后,用中医学的理论处理归纳分析,最后升华出来的一个特有的概念。
比如说,我了解到你现在吃东西不太好,有时肚子有点痛、大便有点稀、吃凉就腹泻、脉象沉细、舌胖大,这是素材,然后我用这些素材进行中医学理论的处理分析归纳,升华出一个“证”叫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有证了,我就能立法了,健脾补肾温阳,有法就有方了,有方就有药了,这个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证”。只要辩证对了,立法自然就对,用药自然就对。护理方法、养生方法也是围绕这个核心。
“证”的概念是中医学特有的。西医的思路是靠机器化验之后得出一个病的概念。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高血压等,通过病来用药。
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生命体。西医有点像拍照,给你的是免冠头像,这个应当说比较准的,但不等于完全准。中医是什么呢?由于他特殊的历史条件,他看的是一个整体,相对拍照无疑是一种补充甚至修订。辨证论治实际上给人们认识疾病,从坐标上多了一维。
维数越多,认识地越准。
我治疗过一个四十多岁的女病人,西医诊断是镜下血尿,也没给开药,有的开药也没有用。后来她找到我,说我去了好多地方看过,您要是认为我不行,我就不治了。我问她,你看见过血尿吗?她说没有,就是化验结果说的。我又问她平时感觉那不舒服,她说喝一口凉水马上上厕所、软便,还说了一些五更泻等症状。我诊断他是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我跟学生们讲,这个病人如果是张仲景诊断,跟血尿根本就没关系。我再方子里也没加止血药,就辨证论治,结果她吃了几副药,再检查指标完全正常了。
“证”是中医学的一大贡献,不但对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会有推进,甚至对于疾病的认识也会有促进作用。
第二个方面,是天人合一理念。这个概念最早是孟子和孔子的孙子子思提出来,西汉董仲舒把它升华。这种理论用到中医学里面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一个理论。
中医里同样一个感冒,春天叫风瘟春瘟,夏天叫暑瘟,长夏叫湿瘟,秋天叫秋燥,冬天叫伤寒,四季不同,用药也不一样。这是天人合一。好比老年人养生,我们强调睡子午觉,认为中午11点到1点,外界阳气之升,这时睡眠可以养阳气;半夜11点到1点,阴气最盛,这时睡眠可以养阴气。中医还有一种子午流注针法,不同时间扎的穴位不一样。
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先进的。现代医学在上世纪60年代前叫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60年代后他改为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的综合医学模式。实际上吸取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而且只是吸取了,而中医学还有一大套理论,有一大套方法,肯定对现代医学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医学还有很多理论,比如心身合一、调和阴阳理论。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健康。《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要长寿,根本的一条心态要平静。中医讲心身合一,心指精神,身指身体。所以健康这两个字,健指着强壮的身体,康指心态安宁。过去现代医学强调的都是形体,他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一个数理化的综合体来出现,忽视了心理。中医两千多年前就重视心,《傅青主女科》里也有了胎教的理论。
调和阴阳理论,对于人的疾病是一种调和的理念,而不是对抗行为,这些都将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有种说法是,在治疗上,西医占主流中医是辅助,预防上中医是主流,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中医学作为一个系统完整医学体系,既有预防又有治疗,既有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又有对于人体疾病的认识,还有一整套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并不因为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中医在治疗疾病上就处于辅助地位了。
我认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症、不同的阶段,中西医起的作用不同,不能笼统讲谁主动谁辅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是夏天很热,这个时候你突然感冒,身上有点冷,低烧,恶心腹泻,西医叫胃肠型感冒,中医吃藿香正气水一天就好了。
比如说肾炎的病人给了大剂量激素,蛋白转阴了,如果激素一撤,肯定大幅反跳。这时如果加上中药,就不会反跳。更别说有时给了最新的免疫制剂也没效果,吃了普通中药反而有效。所以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症,类型不一样,症候不一样,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发挥更大优势。
第三个方面,中医既能治疗疾病,又能防病康复养生,延年益寿,这也是广义的临床疗效,中医在这方面的优势几乎是共识。
最后一个优势我想说说中药。世界上有不承认中医的,但没有不承认中药的。中药有多少种,《神农本草经》记载有365种,《本草纲目》记载1892种,现在的中药大辞典记载6000多种。麻黄素是美籍华人陈克辉1940年提取出来的,为什么?因为他岳父是老中医,跟他说张仲景总用麻黄发汗又平喘,你是研究药物的,试着研究一下。现在麻黄素应用广泛,但麻黄有好多成分,不光是麻黄素一种。这样一看,那么多中药那么多成分,对世界医学做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
人民日报记者:
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医和西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pk 问题。您觉得这两种医学的pk 应该是在什么层次和什么方面上的比拼呢?
张大宁:
各种医学的竞争有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疗效。谁效果好,谁就成功,效果不好,就不成功。有人说外国人不喝汤药,又苦又难喝。如果喝进去病就能好,他们一样会喝的。
疗效差不多,进入第二层次竞争——副作用大小。
副作用也差不多,进入第三层次——疗效的速度。
第四层次——方法难易程度。谁方法简单,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能在家吃药不上医院排队。
第五层次——经济。消费是双向选择的,医疗消费是单向的。医生必须对病人全面负责,病人是不会跟医生讨价还价的。病人来看病,可能住最便宜的旅店,但他想找最好的大夫用最有效的药物。
中医药学要在这五个层次上和西医竞争,肯定是非常艰苦的。但是中医药学只要认真地研究他,发挥他的优势,他肯定会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他应有的贡献。
人民日报记者:
进入新时代,您觉得中医药学的发展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
张大宁:
我前面提过,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发展机遇。
中医药学的发展,还是要遵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八字原则。
传承首先要学习古代文献,把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中医药的文献浩如烟海,从黄帝内经到解放前,中医药的文献著作有12124种,不一定每种都读,但重要的一定要读。青蒿素被称为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但屠呦呦要是不看葛洪《肘后备急方》,可能就不能提取青蒿素。
创新是任何一门学科所必需的,不创新学科不能发展。但是他在创新前面加个守正,在守住正道的基础上创新。创新不能离开中医学本身。想发展京剧最后发展出来是芭蕾舞,那不是创新。
再就是中西结合,中西医两法,哪个方法好就选用哪个方法。这个病这个阶段西医的效果好,那个病那个阶段中药效果好,就用中药。最后达到治病防病、服务人民健康的目的。
人民日报记者:
好,今天的访谈到这就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感谢张大宁院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