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

让“流量”回归真实和理性(人民时评)

2021-07-19 05:39 人民日报  作者:李咏瑾

流量和好评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尊法守法的基础上。持续整治网络黑灰产业,才能让网信事业和数字经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在一些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人们常发现某些网红产品、网红商家获得的浏览量和点赞数,轻易就能达到百万千万量级,用户评价内容只有好评没有其他。殊不知,这些点赞和好评,很有可能是“刷”出来、“捧”起来的。

不久前,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调查发现,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涉嫌组织他人刷好评牟利,有百余家网红餐厅存在花钱请“刷手”刷好评的现象。某家网络平台过去5个月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处罚“刷单”“刷评”商户1万余家,协同执法机关查处29个非法刷单网络黑灰产团伙。

网络点评和排名的初衷,是通过互联网用户消费后的真实反馈形成大数据的统计与展示,反映人气、实力和市场口碑等信息,以帮助消费者更便捷地作出判断和选择。然而在非法刷单团伙操纵下,“粉丝”可以有,“互动”可以买,“好评度”能够提升,“播放量”可以增长。从早先的人工刷量到现在的机器刷量,网络黑灰产团伙已经发展到足以影响商家生存、左右网络舆论的地步,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用户权益以及平台利益,破坏了互联网生态和经济社会秩序,必须加以彻底整治和清理。

目前,依法治理网络黑灰产业已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自今年2月22日起施行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操纵利用多个平台账号,批量发布雷同低质信息内容,生成虚假流量数据,制造虚假舆论热点”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依法依规强化执法监管,才能维护网络清朗空间,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呵护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流量和好评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尊法守法的基础上。持续整治网络黑灰产业,才能让网信事业和数字经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在一些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人们常发现某些网红产品、网红商家获得的浏览量和点赞数,轻易就能达到百万千万量级,用户评价内容只有好评没有其他。殊不知,这些点赞和好评,很有可能是“刷”出来、“捧”起来的。

不久前,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调查发现,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涉嫌组织他人刷好评牟利,有百余家网红餐厅存在花钱请“刷手”刷好评的现象。某家网络平台过去5个月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处罚“刷单”“刷评”商户1万余家,协同执法机关查处29个非法刷单网络黑灰产团伙。

网络点评和排名的初衷,是通过互联网用户消费后的真实反馈形成大数据的统计与展示,反映人气、实力和市场口碑等信息,以帮助消费者更便捷地作出判断和选择。然而在非法刷单团伙操纵下,“粉丝”可以有,“互动”可以买,“好评度”能够提升,“播放量”可以增长。从早先的人工刷量到现在的机器刷量,网络黑灰产团伙已经发展到足以影响商家生存、左右网络舆论的地步,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用户权益以及平台利益,破坏了互联网生态和经济社会秩序,必须加以彻底整治和清理。

目前,依法治理网络黑灰产业已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自今年2月22日起施行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操纵利用多个平台账号,批量发布雷同低质信息内容,生成虚假流量数据,制造虚假舆论热点”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依法依规强化执法监管,才能维护网络清朗空间,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呵护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对商家而言,快钱易赚却不可持续,刷单刷不出真实的口碑和美誉,还可能陷入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的泥淖。一个品牌想要口碑长红,必须通过自身实力来铸就美誉。根治刷单乱象,各大平台应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平台有义务创造公平交易的营销环境。平台治理的难度随着用户使用量和内容生产量的提升而逐渐加大,但这并不是推卸责任、放松管理的理由。通过技术手段坚决打击虚假流量、虚假评价、刷单欺诈,平台才能真正建长青之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海量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流量真实有效,才能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牵动着民生的冷暖。商家、平台理应成为美好生活的助力者、健康网络空间的建设者。流量和好评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尊法守法的基础上。依法治理、多方努力,持续整治网络黑灰产业,才能让网信事业和数字经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9日 09 版)

(责任编辑:白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