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5 08:49 人民网-天津频道
“绣花”功夫持续“增绿” “颜值”“价值”双双提升。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绣花”功夫持续“增绿” “颜值”“价值”双双提升。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津南区森林碳汇作用逐步显现。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绣花”功夫持续“增绿” “颜值”“价值”双双提升。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岭坡碧绿郁葱茏,流水涓涓翠鸟鸣。”近日,天津市津南区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拆除散乱污企业和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改造废弃鱼塘虾池330余个11000余亩,结合原有地形地貌连通坑塘沟渠,梳理现有地形,打造水生态循环系统,建10570亩的林地、近10000亩小站稻种植示范区、9800余亩生态养殖水域,在津南区的绿屏·八里湾形成林田水相依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三年来,津南区用“绣花”的功夫在“增绿”上持续用力,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4万亩,共栽植乔木、灌木312万株,花草地被和水生植物70余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5%。通过气象部门对津南近十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与2017年比较,平均气温下降5.9%,相对湿度上升9.6%。目前,绿色生态屏障已使天津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增湿2%,有效阻断了天津城市发展主轴上“超大热岛”和“超大干岛”的形成,并在津南上空形成了极具开发潜力的空中云水资源。津南区已发现有灰惊鸟、大斑啄木鸟、白鹭、苍鹭等40余种野生鸟类生存,另还发现狐狸、黄鼠狼、蛇、刺猬、野兔等10余种陆地野生动物。2018年到2020年,津南区的PM2.5平均浓度达到了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5.8%,空气优良天数由216天上升到244天,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津南区采用“生物强化调节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净化涵养水源,改善再生水水质,地表水指数较2016年同比改善54%。水系连通有效加强,进一步增加了水环境容量,地下水位平均上升9.5米,地面沉降控制效果明显。目前已将2.7万亩林地纳入碳汇交易项目,首笔碳汇交易超过30万元。此外,充分开发利用绿色生态屏障中的水面,多方面创造经济效益。津南区舍弃过去粗放型发展路径,治理“园区围城”,取缔工业园区20个,关停“散乱污”企业2299家,引进了海尔互联工厂、易华录等一批高端优质企业;荣钢5G绿色智能工厂、金港华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绿色智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欣欣向荣的“绿色”经济,既推动了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更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绿水青山”雏形初具,“金山银山”接踵而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三年来,津南区持续建设绿色生态屏障,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十四五”,津南区将毫不放松地把生态优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让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取得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绩。(李丹)
“绣花”功夫持续“增绿” “颜值”“价值”双双提升。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绣花”功夫持续“增绿” “颜值”“价值”双双提升。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津南区森林碳汇作用逐步显现。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绣花”功夫持续“增绿” “颜值”“价值”双双提升。天津市津南区委网信办供图
“岭坡碧绿郁葱茏,流水涓涓翠鸟鸣。”近日,天津市津南区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拆除散乱污企业和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改造废弃鱼塘虾池330余个11000余亩,结合原有地形地貌连通坑塘沟渠,梳理现有地形,打造水生态循环系统,建10570亩的林地、近10000亩小站稻种植示范区、9800余亩生态养殖水域,在津南区的绿屏·八里湾形成林田水相依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三年来,津南区用“绣花”的功夫在“增绿”上持续用力,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4万亩,共栽植乔木、灌木312万株,花草地被和水生植物70余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5%。通过气象部门对津南近十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与2017年比较,平均气温下降5.9%,相对湿度上升9.6%。目前,绿色生态屏障已使天津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增湿2%,有效阻断了天津城市发展主轴上“超大热岛”和“超大干岛”的形成,并在津南上空形成了极具开发潜力的空中云水资源。津南区已发现有灰惊鸟、大斑啄木鸟、白鹭、苍鹭等40余种野生鸟类生存,另还发现狐狸、黄鼠狼、蛇、刺猬、野兔等10余种陆地野生动物。2018年到2020年,津南区的PM2.5平均浓度达到了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5.8%,空气优良天数由216天上升到244天,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津南区采用“生物强化调节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净化涵养水源,改善再生水水质,地表水指数较2016年同比改善54%。水系连通有效加强,进一步增加了水环境容量,地下水位平均上升9.5米,地面沉降控制效果明显。目前已将2.7万亩林地纳入碳汇交易项目,首笔碳汇交易超过30万元。此外,充分开发利用绿色生态屏障中的水面,多方面创造经济效益。津南区舍弃过去粗放型发展路径,治理“园区围城”,取缔工业园区20个,关停“散乱污”企业2299家,引进了海尔互联工厂、易华录等一批高端优质企业;荣钢5G绿色智能工厂、金港华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绿色智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欣欣向荣的“绿色”经济,既推动了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更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绿水青山”雏形初具,“金山银山”接踵而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三年来,津南区持续建设绿色生态屏障,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十四五”,津南区将毫不放松地把生态优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让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取得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绩。(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