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

教育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2021-11-16 18:48 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安全为本”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指南》提出,要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为核心,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有机整合融入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危险预判、紧急避险、求生逃生等自救和他救技能,培养应急救护能力,提高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指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包括了健康问题与疾病预防控制、青春期心理、性侵害预防、珍爱生命、社交与社会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30个核心要点。

记者注意到,《指南》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分别设置教育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通过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与生长发育知识、初步认识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等。

初中阶段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引导学生学习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能力,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学会减压放松方法,学会克服焦虑情绪,能够主动求助等。

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理解性、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提高健康的异性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能够识别并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等。

在具体落实上,《指南》要求,以体育与健康学科落实为主,有机融入其他相关学科,教学实施以实践体验为主,组织开展实验探究、情境体验、虚拟仿真、现场教学、演练等活动,确保有效落实。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安全为本”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指南》提出,要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为核心,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有机整合融入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危险预判、紧急避险、求生逃生等自救和他救技能,培养应急救护能力,提高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指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包括了健康问题与疾病预防控制、青春期心理、性侵害预防、珍爱生命、社交与社会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30个核心要点。

记者注意到,《指南》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分别设置教育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通过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与生长发育知识、初步认识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等。

初中阶段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引导学生学习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能力,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学会减压放松方法,学会克服焦虑情绪,能够主动求助等。

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理解性、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提高健康的异性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能够识别并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等。

在具体落实上,《指南》要求,以体育与健康学科落实为主,有机融入其他相关学科,教学实施以实践体验为主,组织开展实验探究、情境体验、虚拟仿真、现场教学、演练等活动,确保有效落实。

(责任编辑:郝孟佳)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