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师生问道躬行

2021-11-18 08:01 中国青年报  

一连好几个春节,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青年教师卢国华都是在山东各地乡村度过。

在这所学院,“把课堂搬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创新立体化传播,让乡村文化不再沉默

进入10月,又逢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的旅游黄金月,村支部书记韩汝水如同刚加了力的陀螺,忙成一团风。他每天上午都习惯性地到村史馆转一圈,看看馆内游客的情况。

“以前,来参观的游客能在这里看20分钟就不错了,自从有了专业解说员,游客们现在没有1个小时是出不来的。”韩汝水笑言。

作为全市重点建设的村史馆,曾一度遭遇“人才荒”的尴尬。“特别是场馆解说、口述影像制作、新媒体传播人才,镇上也为我们馆配备了解说员,但是一个人负责几个馆,无法满足散客和小团队的解说需求。”韩汝水回忆。

带来改变的正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师生。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不仅为这里打造了一支志愿解说队伍,还利用新媒体,为解说好的语音作品制作二维码,供游客随来随听,随听随走。

不仅如此,卢国华带领学生为村史馆提供了近40名村民的口述影像纪录片,还通过VR等新技术,结合智慧旅游,为村里建起“数字博物馆”,做专题网站,撰写房干村史、图像志等,帮助房干村建起立体化文化传播体系。

一连好几个春节,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青年教师卢国华都是在山东各地乡村度过。

在这所学院,“把课堂搬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创新立体化传播,让乡村文化不再沉默

进入10月,又逢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的旅游黄金月,村支部书记韩汝水如同刚加了力的陀螺,忙成一团风。他每天上午都习惯性地到村史馆转一圈,看看馆内游客的情况。

“以前,来参观的游客能在这里看20分钟就不错了,自从有了专业解说员,游客们现在没有1个小时是出不来的。”韩汝水笑言。

作为全市重点建设的村史馆,曾一度遭遇“人才荒”的尴尬。“特别是场馆解说、口述影像制作、新媒体传播人才,镇上也为我们馆配备了解说员,但是一个人负责几个馆,无法满足散客和小团队的解说需求。”韩汝水回忆。

带来改变的正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师生。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不仅为这里打造了一支志愿解说队伍,还利用新媒体,为解说好的语音作品制作二维码,供游客随来随听,随听随走。

不仅如此,卢国华带领学生为村史馆提供了近40名村民的口述影像纪录片,还通过VR等新技术,结合智慧旅游,为村里建起“数字博物馆”,做专题网站,撰写房干村史、图像志等,帮助房干村建起立体化文化传播体系。

2016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提出以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关注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在服务农村经济产业发展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得到莱芜市(现济南市莱芜区)政府的支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选择房干村和“一线五村”(齐长城沿线五个村,包括逯家岭、卧云铺、上法山、中法山和下法山五村)为试点,进行乡村文化调研。

调研中,更多沉重的事实摆在年轻师生们面前:伴随一些传统村落的凋敝甚至自然消亡,对村民生活有重大意义的节日民俗、祭祀礼仪正面临失传,很多乡村的村史几乎一片空白。

“我们先后安排了近20名教师,带领近百名同学全面深入乡村。”该校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刘绍芹介绍,文化传播学院最终拟定了以“八个一工程”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服务,即通过“一书、一图、一影、一音、一展、一网、一号、一库”等项目建设,帮助村庄建立立体化文化传播体系。

近4年来,文化传播学院师生通过“齐鲁文脉”等自建微信公众号,发表融媒文稿上百篇,创作文化纪录片100余部,将莱芜中元节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力扩大了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深耕新文科建设,打造实践平台

由于历史原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下设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专业壁垒长期存在,隔阂明显,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长久发展。

学院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面向社会需求,整合三个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传播人才,由此在全国范围内较早遵循并践行新文科的交叉、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

这一人才培养的“山青模式”很快得到认可,2021年,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双双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

大学校园内的新文科建设不仅使校园外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成为可能,而且同“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实践平台相互促进。

该中心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形成乡村振兴研究、地域文化与传播研究、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科研方向,积极开展服务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地域文化传播研究和社会调查。

3年前,卢国华入职文化传播学院,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的骨干成员。入职手续刚刚办好,他就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莱芜农村。

两年,4个寒暑假,90多个周末,卢国华和他的“蚯蚓 田野”工作室成员们走街串巷,访谈考查,拍摄村情村貌图集上千张,采集村民个人口述影像素材数百G,创作完成纪录片《房干年俗——请家堂》《黑龙潭——龙王庙会》《村民大会》等影像片12部,收集具有珍贵价值的原始文化数据材料一大批。

36岁的逯艳博士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名为“格格有猫”,在地域文化传播与研究过程中,她将工作室特色定位为“新媒体+地域文化”。短视频中的传统戏曲莱芜梆子,漂亮动图中的地方美食,还有原创音乐传达出的对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尊敬……

“基于应用视角的乡村文化调研与传播实践,倒逼和促进了学科、专业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增强了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成效,更是一堂生动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课,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基层、理解基层、扎根基层。”该校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连峰说。

言传身教 培育复合型人才成果初显

一个好平台会带出一群好老师,而一个好老师又会影响一批好学生。目前,该校文化传播学院拥有20多个教师工作室,老师们言传身教,学生们进步明显。

单就地域文化传播研究层面,该学院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近10篇,获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20余项,20多支乡村文化调研传播社会实践团队获得校级和省级表彰。

跟着卢老师一起去调研的学生们慢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卢国华将学生最初参与乡村文化调研时的状态形象地称为“既嫌弃又被嫌弃”,面对老人端来的最好的待客糖水,一些学生撇嘴嫌弃。慢慢地,随着调查深入,学生们常常被老人充满历史感的讲述感动至落泪。

“原来,这些朴实的村民身上,有那么多值得我们敬畏的东西,比如责任、担当、奉献、勤劳,他们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前,我们都觉得这些词儿很空渺,看不见摸不着。”在“蚯蚓 田野”工作室待了3年的老成员、2016级的黄威龙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播音专业的陶婧泽已在多个村史馆、党史馆担任志愿解说员,讲解过程中,她不止一次地被革命志士的光辉事迹所打动。在她看来,这份实践项目的意义在于“能够借声音将感动传递给更多人”。

每年3-4次下乡文化调研,与渔民同吃同住,3个专业同学共同完成影像作品……回首大学4年,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吴婧雅坦言,正是这些实践项目让自己飞速成长,也成为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之前,从来没想象过一个小小的村落居然包含这么多文化。毕业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到世界各地接触更多风土人情。”

吴婧雅的创业项目也由此逐渐酝酿成型。如今,毕业一年的她开了一家以“玩起来的非遗”为主营项目的公司,借助新媒体技术向更多人展示非遗文化,并利用母校设备和技术进行创业孵化。

聚焦新文科,瞄准应用型,山青院探索的步伐不会止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蒋涛涛

(责任编辑:郝孟佳)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