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科技>科普中国

孩子嘴起疱就是得了手足口病?这些知识帮你辨别

2021-12-03 16:42   

孩子嘴里起疱,会是手足口病吗?家长们又该如何判断疱疹的情况?

别慌,疱疹不是手足口病特有,孩子嘴里起疱,也有可能是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口炎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时,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生病后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居家隔离2周,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建议针对性接种疫苗,可至各地防控中心了解。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听从医生建议才能“宝宝少受罪,爹妈都放心”。

常见类型细介绍

口腔疱疹包括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手足口病。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单纯性疱疹对人体的感染非常多见,常侵犯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部位,人类是其天然宿主。又可分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其中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儿童,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其发病有四个时期:①前驱期 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经过4~7天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②水疱期 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③糜烂期 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围皮肤也可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④愈合期 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需7~10天。

孩子嘴里起疱,会是手足口病吗?家长们又该如何判断疱疹的情况?

别慌,疱疹不是手足口病特有,孩子嘴里起疱,也有可能是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口炎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时,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生病后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居家隔离2周,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建议针对性接种疫苗,可至各地防控中心了解。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听从医生建议才能“宝宝少受罪,爹妈都放心”。

常见类型细介绍

口腔疱疹包括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手足口病。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单纯性疱疹对人体的感染非常多见,常侵犯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部位,人类是其天然宿主。又可分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其中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儿童,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其发病有四个时期:①前驱期 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经过4~7天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②水疱期 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③糜烂期 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围皮肤也可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④愈合期 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需7~10天。

二、口腔带状疱疹

口腔黏膜损害:易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水疱时间短暂,多表现为边缘不整、浅在的溃疡面,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仅限于单侧,出现剧烈的牙痛。将要发疹部位先有疼痛、瘙痒、灼热感,继而潮红,出现集簇性粟粒大小丘疹群,沿受累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并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可相互融合成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透明,逐渐变为混浊甚至呈血性、脓性,数日后水疱吸收干涸,1~2周后脱痂,留有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

得了口腔带状疱疹医生会给出怎样的处理建议呢?

(1)一般治疗 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

(2)药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 可在急性期减轻面神经的炎性反应和消肿,使之在固定管径的面神经骨管内受压减轻,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骨管压迫、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为该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结核、胃溃疡以及孕妇慎用。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②抗病毒药物 可干扰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常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亦可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洛韦)。③神经营养药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肌肉注射或口服。④改善面神经微循环的药物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或其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静脉注射或口服。⑤止疼药 剧痛时可以适当应用止疼药。⑥其他 转移因子,正常人免疫球蛋白注射。

三、手足口病

起病急,伴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这时,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手足口病可以出现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四、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青少年和成人,多发于1~7岁的儿童,同一个患儿可被多次感染,一般病程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左右。特点为咽峡部为主的细小丘疹性水疱及溃疡,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常急剧发热,时长多为2~4天,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

五、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损害的疾病,90%以上的都属于疱疹病毒Ⅰ型所致,以邻近乳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6岁以下儿童是疱疹性口炎的高发群体。常持续7~14 天。

科学护理有妙招

针对以上疾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医生指导下做好口腔护理及发热护理:

一、口腔护理

1、口腔护理需要在饮食上面进行注意,一般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比如米汤、米糊等,这些食物有利于消化,也不会造成口腔刺激。不过要注意的就是吃的食物温度不宜过高,同时不能吃干硬、煎炸、油腻的食物。

2、护理口腔还需要每天清晨用淡盐水漱口,这样能冲刷口腔内病毒,另外就是要及时的补充液体,最好是少量多次的进行补充。如果口腔已经有溃疡出现的,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消炎、修复溃疡面、缓解疼痛的药物。

二、发热护理

1、物理降温,如果孩子发热的温度超过37℃,那么可以用热毛巾擦拭大动脉附近的颈部、后背等部位,这么做是让水分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只是在擦拭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用点力,这样可以增加出汗的速度,但是也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出现擦伤。

2、药物降温,如果孩子发热的温度超过38.5℃,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在药物的选择上面,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如果服用一种药物降温效果不佳的话,可以使用两种药物进行降温,只是要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低于4小时,以及要注意用药的量。

相信经过家长细心及耐心的口腔护理以及进行降温处理后,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病情,再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就可以治疗好孩子的疱疹啦。在药物的选择上面,还应该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能盲目使用药物。各位好学的家长,您学会了吗?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健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王婉莹)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