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文化

公众沉浸式感受中轴线之美

2021-12-13 08:4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本报记者 郑 娜 文/图 

市民手工制作牌楼。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肢体演绎钟鼓楼。

手工制作北京城牌楼、用戏剧演绎钟鼓楼等建筑、听专家讲解中轴线的历史变迁……12月4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魅力北京 大美中轴”系列活动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启动。

“中轴线是我生活的舞台、艺术的土壤,是北京城里最壮丽的风景、最宝贵的财富”——开幕式上,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以“跨越800年的北京中轴线”为题进行主旨演讲,表达了自己对北京中轴线的深厚情感。随后,北京绘画艺术家闫龙向观众展示其长卷作品《北京中轴繁景图》,完整呈现一幅现代生活状态下的北京中轴线盛世图景。北京摄影师、纪录片创作者张勇围绕“中轴线影像展”主题,讲述了他用影像记录北京中轴线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魅力北京 大美中轴”系列活动围绕“北京·中轴线·历史·空间·人”这一主题展开,由“活起来的中轴”“镜头中的中轴”“创意里的中轴”和“记忆中的中轴”4大板块、12项特色活动组成。其中包括“我与中轴”主旨演讲,邀请文艺界嘉宾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表达对中轴线的热爱,讲述与中轴线相关的创作故事,倡导传承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中轴线色彩展”,利用纱幔、艺术装置、空间中轴线作品陈列等方式,多维度展示中轴线的艺术之美;“中轴线影像展”,展出1860年至今160多年间,北京中轴线上道路、建筑、人文等照片和影像;“四合院里绘中轴”,由小朋友们一起绘制中轴线主题画卷;“非遗里的中轴”,通过剪纸、手作牌楼等方式展示中轴线上的建筑之美;“故事里的中轴”,邀请表演艺术家以北京琴书的方式讲述中轴线历史。

与此系列活动同步进行的还有“中轴线大讲堂”系列讲座。从12月3日至25日,15场中轴线主题讲座在角楼图书馆和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参与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开放。15位知名专家学者从建筑、文物、园林、皇家文化等角度,讲述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展示中轴线作为北京文化集大成的丰富价值。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沉浸式特色文化活动和讲座,以更多元的形式、更立体的维度,向广大市民传播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公众关注、参与中轴线申遗的热情,提升社会对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13日 第 07 版)

市民手工制作牌楼。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肢体演绎钟鼓楼。

手工制作北京城牌楼、用戏剧演绎钟鼓楼等建筑、听专家讲解中轴线的历史变迁……12月4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魅力北京 大美中轴”系列活动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启动。

“中轴线是我生活的舞台、艺术的土壤,是北京城里最壮丽的风景、最宝贵的财富”——开幕式上,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以“跨越800年的北京中轴线”为题进行主旨演讲,表达了自己对北京中轴线的深厚情感。随后,北京绘画艺术家闫龙向观众展示其长卷作品《北京中轴繁景图》,完整呈现一幅现代生活状态下的北京中轴线盛世图景。北京摄影师、纪录片创作者张勇围绕“中轴线影像展”主题,讲述了他用影像记录北京中轴线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魅力北京 大美中轴”系列活动围绕“北京·中轴线·历史·空间·人”这一主题展开,由“活起来的中轴”“镜头中的中轴”“创意里的中轴”和“记忆中的中轴”4大板块、12项特色活动组成。其中包括“我与中轴”主旨演讲,邀请文艺界嘉宾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表达对中轴线的热爱,讲述与中轴线相关的创作故事,倡导传承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中轴线色彩展”,利用纱幔、艺术装置、空间中轴线作品陈列等方式,多维度展示中轴线的艺术之美;“中轴线影像展”,展出1860年至今160多年间,北京中轴线上道路、建筑、人文等照片和影像;“四合院里绘中轴”,由小朋友们一起绘制中轴线主题画卷;“非遗里的中轴”,通过剪纸、手作牌楼等方式展示中轴线上的建筑之美;“故事里的中轴”,邀请表演艺术家以北京琴书的方式讲述中轴线历史。

与此系列活动同步进行的还有“中轴线大讲堂”系列讲座。从12月3日至25日,15场中轴线主题讲座在角楼图书馆和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参与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开放。15位知名专家学者从建筑、文物、园林、皇家文化等角度,讲述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展示中轴线作为北京文化集大成的丰富价值。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沉浸式特色文化活动和讲座,以更多元的形式、更立体的维度,向广大市民传播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公众关注、参与中轴线申遗的热情,提升社会对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13日 第 07 版)

(责任编辑:袁菡苓)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