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 08:08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凯旋 宋豪新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达州市紧紧抓住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契机,尝试推行“优秀年轻干部一线成长计划”:精心选派20名市级部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科长到8个县(市、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职务,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历练才干、建功立业。“一方面,市级部门年轻干部文化程度高,但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历练不足;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一线的乡镇干部存在专业结构不优、视野不宽等短板。让年轻人到基层一线,更能经受历练,快速成长。”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说。
这批年轻人,很快就扑下身子,团结带领当地党员干部发展产业、解决难题。乡亲们纷纷感慨:“我们乡新来的年轻人,有能力又实干,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铆足劲,发展产业助增收
一棵棵果树错落有致,枝头上的蜂糖李粒大饱满,香气扑鼻。这些天,巨光乡村民王文勇家的果树长势喜人。“这果真甜,不比市面上的高端果品差。”伸手摘一颗品尝,巨光乡党委书记苟佳竖起了大拇指。
“书记,这李子园我还想扩大规模,但心里有点不踏实。”王文勇致富有了动力,顾虑也不少:一是优质的树苗弄不到;二是他年纪大,育苗栽树身体吃不消;三是害怕销路没保障。
一路调研下来,苟佳发现王文勇的困扰并非个例。蜂糖李是巨光乡的优质产业,但由于种植户多,产出的李子品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销售价格。“产业一搞一大片,老乡只挣打工钱,这种发展模式得改。”回去后,苟佳一直琢磨这个问题。
在市里机关干过多年,苟佳深谙思路决定出路,带领乡亲们一出手就打出一套“组合拳”:由乡里牵头成立三支队伍,技术队解决村民种植知识不足的问题、机耕队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乡电商服务中心负责拓展销路。
发展规划是长线,眼下的问题也得解决,苟佳又想办法从企业“借”来树苗、租来农机。现在王文勇所在的八庙村,正计划发展近200亩蜂糖李产业。村上来统筹,村民人人是业主。下次丰收,八庙村的李子、日子都会更甜。
“我作为新鲜血液被输送过来,得想方设法帮大家造血,把地方经济搞活,让群众普遍受益。”“85后”苟佳信心满满。
沉下心,解决难题惠民生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青龙镇党委书记周小飞眉头紧锁,下水道返臭熏得他直咳嗽。原来,青龙镇的污水管网工程已经停滞多年,每到下雨天,道路上污水横流。
家住农贸市场边的李大姐请周小飞来看看她的家。地面上挖的明沟就在不远处,污水平时积在沟里,气味难闻,行走也很不方便。“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能舒坦得了?”周小飞决心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没多久,好消息来了。县住建局决定统筹安排污水管网建设,但资金短时间还不能到位,初来乍到的周小飞犯了难。班子会上,他发动大家都去找一找,但原则不能变:要找有实力、讲诚信,能把工程干好、干彻底的承建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两家愿意垫资的企业,镇里择优选定其一,并承诺资金一到,马上返还。从开会研究到工程动工,只花了5天。
工程干得风风火火,即将穿过一名村民的土地时却出了问题。村民担心管道会影响土地估值,社区干部怎么劝说也不同意。周小飞索性带着他来到李大姐家实地查看,并耐心地解释,“污水管网从你的地里走,后面还会回填,对土地价值不会有影响。”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程很快恢复。
600多米长的污水管网管道,从启动到竣工不足1个月。老乡们感叹:被污水熏了10年,年轻的周书记20天就把问题解决了!“解决民生难题要沉下心,只有充分调研、集思广益才能一次做到位,不产生新的遗留问题。”周小飞说。
兜好底,敬老助残添保障
走进欧家镇养老院,卧房床铺整洁、用品齐全,厨房明厨亮灶、食材新鲜。看到有位老人正在编竹篓,欧家镇党委书记吴俊江立马点赞:“既能解解闷,卖了还能换点零花钱,两全其美。”
吴俊江也是农村娃,见到镇上的老人,就像见到亲人。近年来,欧家镇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老人缺乏照顾问题越发紧迫。“政府要兜好底,才能让老人们的子女在外安心工作。”吴俊江说。
高硐村的申淑珍老人一直住着土墙房,汛期存在安全隐患。村干部多次劝她搬到镇里去,老人舍不得乡下那几亩地,一直拖着不走。
“如果能在村里把老人生活保障好,又何必折腾老人家呢?”吴俊江和村干部找到其他村民空置的安全用房,村里出一部分租金,房主再减免一部分租金,把老人转移过去居住,申淑珍住得很开心。
陈学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低保金出了问题;黄明国,五保户,住房有安全隐患,需要搬迁……来到欧家镇后,吴俊江包里一直带着“小账本”,记满群众的“急难愁盼”。“安顿好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将来年轻人才愿意回乡创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吴俊江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7日 12 版)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达州市紧紧抓住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契机,尝试推行“优秀年轻干部一线成长计划”:精心选派20名市级部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科长到8个县(市、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职务,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历练才干、建功立业。“一方面,市级部门年轻干部文化程度高,但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历练不足;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一线的乡镇干部存在专业结构不优、视野不宽等短板。让年轻人到基层一线,更能经受历练,快速成长。”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说。
这批年轻人,很快就扑下身子,团结带领当地党员干部发展产业、解决难题。乡亲们纷纷感慨:“我们乡新来的年轻人,有能力又实干,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铆足劲,发展产业助增收
一棵棵果树错落有致,枝头上的蜂糖李粒大饱满,香气扑鼻。这些天,巨光乡村民王文勇家的果树长势喜人。“这果真甜,不比市面上的高端果品差。”伸手摘一颗品尝,巨光乡党委书记苟佳竖起了大拇指。
“书记,这李子园我还想扩大规模,但心里有点不踏实。”王文勇致富有了动力,顾虑也不少:一是优质的树苗弄不到;二是他年纪大,育苗栽树身体吃不消;三是害怕销路没保障。
一路调研下来,苟佳发现王文勇的困扰并非个例。蜂糖李是巨光乡的优质产业,但由于种植户多,产出的李子品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销售价格。“产业一搞一大片,老乡只挣打工钱,这种发展模式得改。”回去后,苟佳一直琢磨这个问题。
在市里机关干过多年,苟佳深谙思路决定出路,带领乡亲们一出手就打出一套“组合拳”:由乡里牵头成立三支队伍,技术队解决村民种植知识不足的问题、机耕队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乡电商服务中心负责拓展销路。
发展规划是长线,眼下的问题也得解决,苟佳又想办法从企业“借”来树苗、租来农机。现在王文勇所在的八庙村,正计划发展近200亩蜂糖李产业。村上来统筹,村民人人是业主。下次丰收,八庙村的李子、日子都会更甜。
“我作为新鲜血液被输送过来,得想方设法帮大家造血,把地方经济搞活,让群众普遍受益。”“85后”苟佳信心满满。
沉下心,解决难题惠民生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青龙镇党委书记周小飞眉头紧锁,下水道返臭熏得他直咳嗽。原来,青龙镇的污水管网工程已经停滞多年,每到下雨天,道路上污水横流。
家住农贸市场边的李大姐请周小飞来看看她的家。地面上挖的明沟就在不远处,污水平时积在沟里,气味难闻,行走也很不方便。“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能舒坦得了?”周小飞决心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没多久,好消息来了。县住建局决定统筹安排污水管网建设,但资金短时间还不能到位,初来乍到的周小飞犯了难。班子会上,他发动大家都去找一找,但原则不能变:要找有实力、讲诚信,能把工程干好、干彻底的承建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两家愿意垫资的企业,镇里择优选定其一,并承诺资金一到,马上返还。从开会研究到工程动工,只花了5天。
工程干得风风火火,即将穿过一名村民的土地时却出了问题。村民担心管道会影响土地估值,社区干部怎么劝说也不同意。周小飞索性带着他来到李大姐家实地查看,并耐心地解释,“污水管网从你的地里走,后面还会回填,对土地价值不会有影响。”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程很快恢复。
600多米长的污水管网管道,从启动到竣工不足1个月。老乡们感叹:被污水熏了10年,年轻的周书记20天就把问题解决了!“解决民生难题要沉下心,只有充分调研、集思广益才能一次做到位,不产生新的遗留问题。”周小飞说。
兜好底,敬老助残添保障
走进欧家镇养老院,卧房床铺整洁、用品齐全,厨房明厨亮灶、食材新鲜。看到有位老人正在编竹篓,欧家镇党委书记吴俊江立马点赞:“既能解解闷,卖了还能换点零花钱,两全其美。”
吴俊江也是农村娃,见到镇上的老人,就像见到亲人。近年来,欧家镇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老人缺乏照顾问题越发紧迫。“政府要兜好底,才能让老人们的子女在外安心工作。”吴俊江说。
高硐村的申淑珍老人一直住着土墙房,汛期存在安全隐患。村干部多次劝她搬到镇里去,老人舍不得乡下那几亩地,一直拖着不走。
“如果能在村里把老人生活保障好,又何必折腾老人家呢?”吴俊江和村干部找到其他村民空置的安全用房,村里出一部分租金,房主再减免一部分租金,把老人转移过去居住,申淑珍住得很开心。
陈学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低保金出了问题;黄明国,五保户,住房有安全隐患,需要搬迁……来到欧家镇后,吴俊江包里一直带着“小账本”,记满群众的“急难愁盼”。“安顿好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将来年轻人才愿意回乡创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吴俊江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