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打造环保铁军 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拼搏实干的“赶路人”

2021-12-30 17:58   作者:朱虹 王洪江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5%(较2015年提高9.4个百分点),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6个区县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点名”成都称,近五年成都市PM2.5浓度下降了约36%,“成都的例子是大气环境改善实实在在的效果”。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近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在接受人民网四川采访时表示,环保人如何以更高标准助力打好成都市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拼搏实干的“赶路人”,任重道远。

回应:为什么晴朗的日子,提前重污染预警

一到秋冬季,成都特别容易出现污染过程。一个原因是因为成都冬季湿度比较大,雾天较多,自身的地形致使扩散条件不好,既有不利的气象条件,又有不利的地理条件。

“我们的经济总量比较大,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相应的比较大;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0多万辆,每一年增加30万辆左右,所以秋冬季的大气攻坚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张军坦言,这是一种考验,怎么预防不出现重污染天或者是减少重污染天,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为应对秋冬季成都重污染天的增加,张军说,成都制定了重污染天的应急预案,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提前预测在哪一个阶段可能会出重污染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案里面具体提出了工业源、移动源、工地怎么来减排。这一系列措施有一个延缓积累的过程,为的是提前减少污染物的积累。”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5%(较2015年提高9.4个百分点),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6个区县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点名”成都称,近五年成都市PM2.5浓度下降了约36%,“成都的例子是大气环境改善实实在在的效果”。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近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在接受人民网四川采访时表示,环保人如何以更高标准助力打好成都市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拼搏实干的“赶路人”,任重道远。

回应:为什么晴朗的日子,提前重污染预警

一到秋冬季,成都特别容易出现污染过程。一个原因是因为成都冬季湿度比较大,雾天较多,自身的地形致使扩散条件不好,既有不利的气象条件,又有不利的地理条件。

“我们的经济总量比较大,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相应的比较大;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0多万辆,每一年增加30万辆左右,所以秋冬季的大气攻坚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张军坦言,这是一种考验,怎么预防不出现重污染天或者是减少重污染天,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为应对秋冬季成都重污染天的增加,张军说,成都制定了重污染天的应急预案,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提前预测在哪一个阶段可能会出重污染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案里面具体提出了工业源、移动源、工地怎么来减排。这一系列措施有一个延缓积累的过程,为的是提前减少污染物的积累。”

不少市民疑惑:晴朗的日子,成都提前重污染预警到底为什么?

“一旦当污染已经形成时,再采取这些措施,实际上已经晚了。”张军说:“要控制污染量添加,必须提前采取这些措施,减少整个社会污染物的排放量。气象条件比较恶劣的时候,PM2.5或其他污染物就不至于飙升到重度污染的程度,所以说控制前端的污染积累尤为重要。”

举措: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谋划重点领域碳达峰时序路径

12月27日至28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在分组讨论会上,张军介绍了目前成都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情况:“十三五”期间,成都市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120万吨左右,尚未显现明显减缓趋势。从能源种类来看,油品碳排放量最大,占比达48.3%,且排放量近5年持续上升;从重点领域来看,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包括建筑业、居民生活和服务业)、能源生产领域碳排放占比较高,分别为29.01%、28.67%、21.88%、19.45%,是成都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深化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谈到具体如何从结构上、源头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于以上形势,张军表示,成都提出了“化石能源—清洁电力+天然气—清洁电力+氢”进程和“梯次、有序、协同达峰”原则,谋划重点领域碳达峰时序路径。

针对能源及工业领域,成都希望通过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合理布局天然气项目、大力发展氢能和新能源产业、实施电能替代等措施,计划率先实现碳达峰,为全市民生改善、服务业发展以及新区建设腾挪一定排放空间;针对交通领域,通过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进货运公转铁、建设低碳交通示范区等措施,计划2030年前与全市同步实现碳达峰;针对建筑及居民生活领域,通过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提升绿色建筑执行标准、实施建筑和生活领域“气改电”等措施,计划在2030年后尽早实现碳达峰,确保全市碳排放稳中有降。碳排放平台期结束后,依托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和新能源技术革命性突破,碳排放总量将进入快速降低阶段。

承诺:“十四五”末,成都争取优良天能达到300天以上

可能没有哪座超大城市,像成都这样,市民喜欢用看到雪山的次数来衡量生态建设的成就。最近几年,雪山在成都天际线上出现的次数越来愈多,2016年是35次,2020年是70次。

今年以来,成都市民期盼更多推窗见雪山、仰首赏流云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一座能远眺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人口大城市,成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让市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不断提升。

不过,对于成都市的生态环保工作者而言,一个新的“目标”等待着他们去实现。

“‘十四五’期间,争取成都的pm2.5的浓度要持续下降;争取空气的优良率要不断提升,去年是280天,今年我们努力在290天以上,‘十四五’末的时候,成都争取能够做到300天以上。”谈及目标,张军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成都不仅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更不忘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专项提升方案,着力打造成都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总体来讲,‘十四五’期间,我们在大气、水、土壤这三个目标都要持续改善不断向好。”

张军表示,下一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将牢牢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从结构上、源头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努力为市民群众供给更优生态产品、创造更多生态福祉,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率先实现碳达峰,努力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这样天府蓉城才能更加漂亮,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李强强)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