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文化

学者虞吉:成渝联动,预期又一个影视高地

2022-01-04 07:53 四川日报  

2020年,四川省电影局与重庆市电影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共同建立“巴蜀电影联盟”,启动实施“巴山蜀水情”电影工程,联合打造具有巴蜀文化特色、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就的巴蜀电影高地。

在一直密切关注川渝影视动态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虞吉看来,成渝两地独特的人文风貌,是发展影视产业特有的资源,双方重新形成合力,值得期待。

虞吉出生在四川南充,在重庆上大学然后留校工作。作为重庆市电影学学术技术带头人,他多次参与“中国电影史年会”“中国影视高端论坛”“中国电影金鸡奖”等活动,出版《大后方电影史》《电影门径》等多部专著。

发展影视产业,成渝拥有共同的文化底色

上世纪80年代,虞吉在重庆上大学,学校开设的一门影视选修课,让他发现了自己对于影视的兴趣。

那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迎来一个高潮,电影创作空前活跃,地处成都的峨眉电影制片厂,推出《十月的风云》《红衣少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一批经典优秀影片,展现全新的故事表达和美学姿态,引发观影潮。

其中,1988年,由日本田中制作公司、峨影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熊猫的故事》,深受欢迎。

虞吉沉浸在影像所营造的光影世界中,同时也阅读了大量影视理论相关书籍,开始进行影视理论研究,尤其着重于对中国电影发展、影视鉴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了《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史纲要》等专著。

2020年,四川省电影局与重庆市电影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共同建立“巴蜀电影联盟”,启动实施“巴山蜀水情”电影工程,联合打造具有巴蜀文化特色、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就的巴蜀电影高地。

在一直密切关注川渝影视动态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虞吉看来,成渝两地独特的人文风貌,是发展影视产业特有的资源,双方重新形成合力,值得期待。

虞吉出生在四川南充,在重庆上大学然后留校工作。作为重庆市电影学学术技术带头人,他多次参与“中国电影史年会”“中国影视高端论坛”“中国电影金鸡奖”等活动,出版《大后方电影史》《电影门径》等多部专著。

发展影视产业,成渝拥有共同的文化底色

上世纪80年代,虞吉在重庆上大学,学校开设的一门影视选修课,让他发现了自己对于影视的兴趣。

那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迎来一个高潮,电影创作空前活跃,地处成都的峨眉电影制片厂,推出《十月的风云》《红衣少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一批经典优秀影片,展现全新的故事表达和美学姿态,引发观影潮。

其中,1988年,由日本田中制作公司、峨影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熊猫的故事》,深受欢迎。

虞吉沉浸在影像所营造的光影世界中,同时也阅读了大量影视理论相关书籍,开始进行影视理论研究,尤其着重于对中国电影发展、影视鉴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了《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史纲要》等专著。

“成渝地区拥有发展影视行业的基础和优势,在这里走出了很多的好作品,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行业人才。”虞吉说,在如今背景下,其中一大优势,正是成渝所共有和特有的文化根脉。

虞吉说,从过去到现在,成都和重庆的行政关系虽然有着不同的变化,但巴与蜀一直有着同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长期的文化积累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说,成渝拥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色,但同时,成都是平原,重庆则是大山大水,不同的地理景观,也让两地在相同的文化底色上,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文化的交融一直没有中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从影视角度来说,独有的地域文化,为特色电影开发提供了一口富矿。

热气腾腾的火锅,活泼有趣的方言——这是大众对于巴蜀文化最为突出的印象,近年来,已有众多影视作品中采用这样的文化元素来为影片增添韵味。

同时,近年来,有不少影视作品来到成渝地区取景拍摄,也正是看中了这里独特的人文景观。例如,在四川取景拍摄的《我的姐姐》《前任攻略3》《功夫熊猫》,重庆取景拍摄的《少年的你》《疯狂的石头》《火锅英雄》等,成都的春熙路、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重庆的解放碑、洪崖洞、长江索道,都是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的热门打卡地,巴蜀的独有人文氛围,增添了独特的质感。

电影人才培育,成渝可以成为下一个高地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成渝地区的影视联动已频频行动。2021年9月,“重庆影视城·成都影视城”双城联盟行动推介会在重庆举行,重庆影视城与成都影视城共同签订了“重庆影视城·成都影视城”影视服务双城联盟行动计划,双方将联合举行招商推介、影视产业活动等。

“随着时代发展,成都和重庆,最为直观的首先是空间上带来的相隔在减少。”虞吉说,以前到成都参加活动,几乎要花一天时间,而现在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由此带来了人才的流动,也带来了智慧的流动。

虞吉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实并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文化也应该主动作为,为其赋能。在这之中,影视行业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值得期待。

作为高校教授,除了学术研究之外,青年影视人才培育也是虞吉一直在关注和实践的领域。近年来,他常常活跃在成渝两地与影视相关的学术会议、产业论坛等,主持举办了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承办“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等活动,担任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评委、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专家评委。

“实际上,成渝两地可以说已经是影视人才培育的一个重镇,许多所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为影视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虞吉告诉记者,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等高校都已设立相关专业,走出了一批知名影视人才。“成渝两地联合来看,这里应该是继北京、上海后又一个影视人才培养高地。”

在虞吉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人才能够留在成渝,为两地影视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虞吉说,如今在成渝两地,已经有新锐青年影视力量不断涌现,展现出创新力量,例如诞生于成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未来,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期待着两地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深度交流,重新形成合力。”

人物简介

虞吉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电影学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社科项目评审专家。编纂影视理论研究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多项,获国家级、省部级教研成果奖多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