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成都新闻

成都出台“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 到2025年营收超2.5万亿元

2022-01-11 07:33 成都日报  

以新经济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由跟跑承接到创新引领的角色转变。记者昨日从市新经济委获悉,经市政府批复,《成都市“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已正式出台。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规划》以“培育新兴动能,增强比较优势,提高治理能力”为核心思路,主要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新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2035年全市新经济远景目标,为未来5—15年成都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纲领性指引,为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目标 到2035年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经济标杆城市

纲举方能目张。就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开局重大战略机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成都如何做好新经济“答卷”?

经反复调研、多方论证、科学研判,《规划》明确“十四五”目标:到2025年,成都新经济营收达2.5万亿元以上,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济发展经验。同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成都重要新经济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全球新经济领域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行业走向的新经济头部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经济标杆城市。

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目标设定有现实基础,也有机遇支撑。经过4年实践,成都构建了“1+6+7+N”新经济政策框架,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场景营城成效明显;新经济要素供给日益完备,企业梯队不断壮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该负责人进一步分析道,在机遇支撑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颠覆性、创新性、融合性技术持续涌现,多节点、多中心、多层级的全球产业创新网络正在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跨越经济领域向城市治理、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广泛渗透,呈现出全要素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数据将成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新资源新要素。

以新经济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由跟跑承接到创新引领的角色转变。记者昨日从市新经济委获悉,经市政府批复,《成都市“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已正式出台。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规划》以“培育新兴动能,增强比较优势,提高治理能力”为核心思路,主要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新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2035年全市新经济远景目标,为未来5—15年成都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纲领性指引,为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目标 到2035年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经济标杆城市

纲举方能目张。就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开局重大战略机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成都如何做好新经济“答卷”?

经反复调研、多方论证、科学研判,《规划》明确“十四五”目标:到2025年,成都新经济营收达2.5万亿元以上,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济发展经验。同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成都重要新经济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全球新经济领域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行业走向的新经济头部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经济标杆城市。

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目标设定有现实基础,也有机遇支撑。经过4年实践,成都构建了“1+6+7+N”新经济政策框架,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场景营城成效明显;新经济要素供给日益完备,企业梯队不断壮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该负责人进一步分析道,在机遇支撑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颠覆性、创新性、融合性技术持续涌现,多节点、多中心、多层级的全球产业创新网络正在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跨越经济领域向城市治理、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广泛渗透,呈现出全要素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数据将成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新资源新要素。

路径 提出“五新”方法 布局新赛道放在了首位

目标既定,未来五年,循着《规划》,成都新经济发展路径已然清晰。提出新赛道、新场景、新主体、新载体、新生态的“五新”方法,构建起成都新经济发展方式。《规划》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布局新赛道,锚定新经济发展重点;聚焦业态模式创新营造新场景,形成城市高质量供给;聚焦增强产业核心能力培育新主体,汇聚新经济“城市合伙人”;聚焦赛道落位布局建设新载体,提升产业集聚效应;聚焦资源要素协同构建新生态,激发城市创新创造能力和市场活力。

而这其中,新赛道被摆在了第一位。《规划》明确,新赛道是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特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新赛道已成为集国家战略考量、科学技术革命、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供需平衡等众多因素于一体的新承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对新赛道的布局,意味着对新经济发展方向的锚定。布局新赛道,要把握科技变革趋势、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功能定位和赛道成长逻辑。

赛道越是可感可知,《规划》越能提供参考指引。按照基础赛道、优势赛道、未来赛道三大类型,成都将聚焦技术型、支撑型、战略型等9种功能,列出了赛道名录,并结合每个赛道的“赛场”“赛手”等信息,给出了发展建议。以无人机赛道为例,《规划》指明要以技术突破、产品研制、应用示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同时还分析了成都作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的优势,以及产业链部分环节相对薄弱等面临的挑战。

新赛道具有无固定跑道、无法定赛手、无绝对规则、无终极杀招的基本特征,时刻面临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从旧到新、从有到精的产生或变化。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指出,《规划》中的两个“动态”,第一个“动态”,是根据新兴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动态调整重点赛道方向。第二个“动态”,是按照动态调整新赛道布局的总体原则,鼓励各区(市)县结合自身基础和区域定位,以“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合理规划载体空间布局。(成都日报记者 程怡欣)

(责任编辑:李强强)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