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成都新闻

“科创中国”成都试点

2022-01-11 11:19 成都日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021年12月15日—17日,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举行。成都专场以“1+5+N”为主线,以“保姆式”服务推动科技难题攻关等科创项目供需对接,促进达成初步合作意向98个,达成交易66笔。

2020年12月,成都成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中,首个全链条打造、全要素聚集、全体系构建、全域全境开展“科创中国”试点的城市。自试点以来,成都创新构建起“3+3+3”创新服务模式,力促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行程万里,初心如磐。成都市科协坚持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强化“政治引领”、开展“学术强基”、实施“蓉城聚星”、推动“科智赋能”、打造“科普场景”等工作为具体抓手,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单一策”全程跟踪服务

直到每个项目落地见效

“科创会”活动期间,为期三天的成都专场分别设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乡村振兴等5个项目推介专场,集中推介成都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科研难题等科创项目,同时集中组织金融、法律和科技服务等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并设置专区供意向合作单位洽谈交流,力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新技术广泛推广、科研难题加速攻克。

“为破解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勘探难题,项目组对过去主要用于矿产勘察的航空电磁法勘察技术进行适应性改进,于国内外首次实现了航空电磁法铁路隧道工程勘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组在航空电磁硬件装备、数据处理算法及成果资料选线应用等方面有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从而构建了“艰险山区铁路隧道航空电磁勘察技术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021年12月15日—17日,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举行。成都专场以“1+5+N”为主线,以“保姆式”服务推动科技难题攻关等科创项目供需对接,促进达成初步合作意向98个,达成交易66笔。

2020年12月,成都成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中,首个全链条打造、全要素聚集、全体系构建、全域全境开展“科创中国”试点的城市。自试点以来,成都创新构建起“3+3+3”创新服务模式,力促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行程万里,初心如磐。成都市科协坚持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强化“政治引领”、开展“学术强基”、实施“蓉城聚星”、推动“科智赋能”、打造“科普场景”等工作为具体抓手,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单一策”全程跟踪服务

直到每个项目落地见效

“科创会”活动期间,为期三天的成都专场分别设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乡村振兴等5个项目推介专场,集中推介成都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科研难题等科创项目,同时集中组织金融、法律和科技服务等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并设置专区供意向合作单位洽谈交流,力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新技术广泛推广、科研难题加速攻克。

“为破解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勘探难题,项目组对过去主要用于矿产勘察的航空电磁法勘察技术进行适应性改进,于国内外首次实现了航空电磁法铁路隧道工程勘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组在航空电磁硬件装备、数据处理算法及成果资料选线应用等方面有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从而构建了“艰险山区铁路隧道航空电磁勘察技术体系”。

边坡防护网是一种在高速公路和铁路滑坡中使用的防护设备。打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西南交大等实施技术攻关,历经12年研发,形成高性能柔性防护结构开发与关键技术,引领全球行业由“拦截”向“拦截+疏导”过渡。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条高铁线路及省内高速公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本次活动促成现场洽谈408人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98个,达成交易66笔。“项目从引进到落地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搭一次平台,而是要真正推动项目落地。”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科协为每个项目都配备了一对一专属“保姆”,为其提供“一单一策”全程跟踪服务,直到每个项目落地见效。

“科技保姆”

护航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科学家手握创新成果需要转化,企业面临科技难题需要攻关,如何架起供需对接立交桥,使“科技服务”与“科技需求”有效对接?市科协形成23个云服务中心、151位科协保姆、101个专业团队……

为促进科创供需高效对接,成都市科协以2021“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科技服务重点项目为牵引,面向全国各级学会、产业功能区科协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围绕科技攻关与创新、成果转化与项目落地、战略咨询与规划、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广泛征集科技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服务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和食品饮料等产业。经专家评审,择优对27个团队、32个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此次活动中,这些“科技保姆”服务项目团队代表与市科协签约。

此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项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成都市科协与攀枝花市科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助力解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金融难题,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签订科技创新服务合作协议。

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保姆”是指市科协依托全市23个云服务中心、151位干部职工、101个专业团队组成,围绕促进科技供需对接、达成合作,秉持“一人一策”“一单一策”“一企一策”服务理念,为产业、企业以及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服务的“科协保姆+专业保姆”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成都在“天府科技云”平台上累计注册科技工作者26.7万人、注册企事业单位5.4万家,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科创项目21242件,促成交易5414件,示范案例等7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链通人才、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等要素的“科协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保姆化”科创服务态势成效初显。

成都“科创中国”

试点城市工作稳步推进

自试点以来,成都系统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构建链状融合的会地联合创新中心、块状融合的海智创新基地、点状融合的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三大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市内外科技资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落地成都,助力人才链与技术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走进位于成都芯谷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三楼的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四川成都芯谷),这里已经建成人才工作站13个,为海外人才项目提供服务。

持续引“智”来蓉,成都以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支撑,按照“七有”标准推进海智基地、产业功能区、科技企业、海外站点等打造“1+2+1”服务平台,布局建设1个离岸基地、3个海智基地、3个服务中心、42个海内外站点,发展天府海智专家214人,“区域性上下联动、海内外互联互通”的引才引智创新服务网络初见成效。

以柔性引才,推动产业发展。成都支持建设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219家,先后引入75位两院院士和781位专家,开展研发项目1233项,撬动研发经费46亿余元,“学科交叉融合、产业上下互通、企业左右相连”的“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服务体系已成为成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阵地。

推动会地联合创新,成都已搭建44个国家级学会与48个产业功能区对接联络桥梁,依靠各级学会组织和人才优势,按照研发机构、会地联合创新中心和科创中心三大层级,聚焦科技攻关与创新、战略咨询与规划等“五大能级”,力促20个国家级、省级学会、科研院所与13个区(市)县开展会地合作,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在各产业功能区细分领域的精准耦合。

奋斗新起点,快马加鞭未下鞍。聚焦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成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正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