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版权渠道>组织人事

“振臂”扬威 永不言弃

2022-01-12 08:41 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国产混凝土泵车总共不到200台,37米以上长臂架泵车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进口一台泵车需要600万元……20世纪90年代,建设一项大型混凝土浇筑工程,不仅要请“外援”,还得交出高昂“学费”。

“做不到”“不如人”的技术恐慌时常困扰着企业人,有个人却偏不服输,“我们一定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在世界上挺直腰杆说话!”

正是凭着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三一重工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二十余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下了混凝土高压泵送、超长臂架设计和工程机械核心液压部件三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创造了混凝土垂直泵送620米和86米超长钢制臂架等多项世界纪录,为我国混凝土高压泵送技术及产业从无到有、从跟随到超越、最终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重大贡献,让中国工程机械“振臂”扬威。

创新报国——

“如果不创新,只是模仿,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时针拨回1995年春,刚成立不久的三一重工遭遇发展困境。90%的混凝土泵市场和拖泵核心产品液压控制系统被国外垄断,想不受制于人,必须尽快实现技术革新!求贤若渴,董事长梁稳根在全国广发英雄帖。

彼时,易小刚已是一名液压专家。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作达十年,先后参与和主持开发的两个项目,分别获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临危受命。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到偏僻的长沙县星沙镇“拓荒”,易小刚的决定遭到亲友一致反对:“上赶着吃苦,傻子才干”“做不出来就什么都没了”……面对担忧和质疑,他没有退缩:“舒舒服服实现不了技术突破,国家和行业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国产混凝土泵车总共不到200台,37米以上长臂架泵车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进口一台泵车需要600万元……20世纪90年代,建设一项大型混凝土浇筑工程,不仅要请“外援”,还得交出高昂“学费”。

“做不到”“不如人”的技术恐慌时常困扰着企业人,有个人却偏不服输,“我们一定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在世界上挺直腰杆说话!”

正是凭着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三一重工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二十余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下了混凝土高压泵送、超长臂架设计和工程机械核心液压部件三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创造了混凝土垂直泵送620米和86米超长钢制臂架等多项世界纪录,为我国混凝土高压泵送技术及产业从无到有、从跟随到超越、最终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重大贡献,让中国工程机械“振臂”扬威。

创新报国——

“如果不创新,只是模仿,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时针拨回1995年春,刚成立不久的三一重工遭遇发展困境。90%的混凝土泵市场和拖泵核心产品液压控制系统被国外垄断,想不受制于人,必须尽快实现技术革新!求贤若渴,董事长梁稳根在全国广发英雄帖。

彼时,易小刚已是一名液压专家。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作达十年,先后参与和主持开发的两个项目,分别获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临危受命。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到偏僻的长沙县星沙镇“拓荒”,易小刚的决定遭到亲友一致反对:“上赶着吃苦,傻子才干”“做不出来就什么都没了”……面对担忧和质疑,他没有退缩:“舒舒服服实现不了技术突破,国家和行业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然而,等待他的是比想象中更恶劣的环境和技术难关。

白天与泥浆沙石为伴,夜晚与老鼠蚊虫同眠,易小刚没有半句怨言,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和雨靴,一头扎在工地上,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了第一时间查看调试结果,他放弃倒班,不分昼夜守在现场。

对混凝土输送泵机械、液压、电气系统进行彻底改造,把液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结合起来,解决了泵送高度低的问题,但泵送压力低的难题始终没能突破。

怎么突破技术壁垒?混凝土拖泵在进行高低压切换时,通常需要换接不同的管子。不用管子,做一个可以旋转90度的阀门,能否解决问题?易小刚的大胆设计受到从工人到车间主任的强烈反对:“国外一直都用管子,客户也没说不行,我们为什么要换?”

“国外没这么做过,我们也不能做吗?”“国外的方法风险高、出错率高,难道我们也跟着干吗?”易小刚连珠炮似地反问。终于,一个与原有产品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液压集流阀组设计落地,企业的第一个专利也由此诞生。

1998年,三一依靠拖泵在工程机械行业站稳脚跟,年收入超过2个亿。

同年,易小刚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37米长臂架混凝土泵车,打破了“臂架加长一米比登天还难”的魔咒,彻底摆脱国外垄断。

2002年11月,三一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406米世界纪录,三一被誉为中国泵王……

纪录不断被刷新,三一重工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那时候总有人觉得我们搞不来创新。”易小刚认为,这种技术恐慌源自对“创新”本身缺乏正确认识。“有时候创新没那么难,只是需要转变一下思路。”

“如果你不创新,只是去模仿,那永远只是跟在人家后面,永远不可能做到第一。要么就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第一。”创新不停,是易小刚矢志不渝的人生信条。在他的带动下,人人可以创新,人人都要创新,成为三一科研团队的共识。

攻坚克难——

“哪里卡脖子了,就从哪里下手”

在工程机械行业内,有一种抗压强度可达1400兆瓦和1500兆瓦高强度的钢板材料,而当时国内普遍只能达到批量生产800—900兆瓦的水平,必须从欧洲进口。

随着三一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又被摆了出来。2005年,与国外厂家签订的合约成一纸空文,国外原材料断货,迫使三一不得不停产。

又一次尝到受制于人的苦头,“当时觉得窝火极了。”高强度材料研制,势在必行!易小刚再一次挑起技术攻坚的重任。

研究并不熟悉的材料领域,对于擅长液压技术的易小刚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他把自己关进办公室,翻阅查找各类相关资料、手册;设定好方案后,待在40多度高温的热处理车间,一项一项记录参数变化,不断尝试调节温度、油状改水状提高强度……一个多月不分昼夜的艰辛实验,材料试验品终于成型。

不过,实验室成功到批量生产还有很大距离。“想要批量制作十几米长的高强度钢板,必须有大型的热车设备。”回想起设备制造过程,易小刚感慨万千。他们以整线滚转压制的办法,达到热处理要求,又对整个热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易小刚全身心投入,很少休息,在车间工作台上不慎踏空,身体被卡在了缝隙间,整个尾椎骨开裂。住院期间,易小刚依旧时刻关注和指导着工程进展,丝毫没有松懈。

失败了就爬起来,差一点就再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夏天,高强度材料从三一的生产车间新鲜出炉。

进口一吨高强度钢材需要28000元,自己生产一吨约7000元。制造一台泵车约需20吨左右钢材,一年生产6000台泵车,可节省24个亿……

“哪里卡脖子了,就从哪里下手”,从业二十余年,每当易小刚面临选择时,总会选择那条艰险难走的路。在他看来,“想到能把这个事业做下去,做出一点点成果,是工程师最大的幸福。”

应对“卡脖子”问题,易小刚总结出长远之策——对产业链上的基础零部件提前规划,提高制造能力;对有技术风险的领域提前布局……“现在再想卡住我们,是很难的。”

步入数字化时代,易小刚又积极投身智能制造的浪潮中,肩负起三一“灯塔工厂”升级改造的重任,带领长沙产业园18号厂房圆满完成达产、稳产,持续带动三一数字化转型,不断引领中国制造变革。

悉心帮带——

“个人思维是有局限的,团队的智慧是无限的”

近日,三一集团第一座智能换电站亮相。一台三一重卡驶入换电站,智能换电小车根据站控指令吊装更换电池,到满电驶出,仅2分钟。智能换电站适配多种车型,各项指标行业领先,标志着电动化战略取得重大突破,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电动化研究,是易小刚最新投入的技术战场。面对新技术、新领域,如何实现研发效果最大化?易小刚认为,“个人思维是有局限的,团队的智慧是无限的。”

每天早上8点,易小刚都会和团队集中讨论新产品研发问题,鼓励每个研究人员都参与思考,每个人都提出设计方案,最终用哪个,由团队集体投票决定。易小刚说:“我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经过反复讨论和检验的结果,才可能是最优解。”

未经采纳的方案在易小刚眼里也是“宝藏”。“我认为只要具备新颖性和创新性,有拓展的空间,都会帮助他们申请专利,公司也有相应奖励。”

而今,每日的研讨会成了团队成员最期待的学习交流会。“开会时,易总会用纸张投影随时对方案进行勾画,对于技术架构和设计方案,也总是耐心讲解。”集团制造运营本部部长王培说。易小刚常给团队成员吃定心丸:“碰到什么问题来找我,我来一起想办法。”

就在最近,易小刚团队的研讨会上出现一个技术难题。如何尽可能缩短换电时间?一名团队成员的方案让他眼前一亮:采用分段机械臂抓取的方式,可以将时间节约到1分50多秒,这比他最初的设想快了近一倍。“职位越高,不代表能力就越强,只要有利于产品研发,我举双手赞成!”

平等对话、倾囊相授,在三一重工,团队拧成一股绳,成为很多核心技术攻关破题的“金钥匙”。集智创新的背后,离不开像易小刚一样甘为人梯的优秀工程师,数十年如一日的悉心帮带。

十余年前,易小刚组建的12人技术团队,合力攻克了高强度材料的研发难题;十余年后,他们已经成为集团各领域院长级的领军人物,继续散发着光和热。(记者 方玉瑶)

(责任编辑:代晓灵)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