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09: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谷业凯 赵永新
发现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受体、揭示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找到男性生殖系统衰老的奥秘、孵化出6个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公司……许多人知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在原创性科研和成果转化上独树一帜,却不知道该所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可圈可点——
截至2021年8月底,北生所已累计培养博士681人,其中15人获得吴瑞奖学金、2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已经毕业的385名博士中,除了大量目前还在做博士后研究的,已有95人成为清华、北大、中科院、剑桥等知名高校院所的教授或实验室主任,接近毕业生总人数的1/4。
2005年才挂牌成立的北生所,“成才”率为何如此之高?
一个共识——
让老师围着学生转,而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
走进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生所,走廊里隆隆的仪器运转声清晰可闻。原研究生院院长(兼)、高级研究员董梦秋的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样:里面的小房间是自己的办公室,外边的大房间是学生的共用办公室;两个办公室之间的门始终敞开着,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进来。
“其实我跟学生是一起成长的。”说到研究生培养,董梦秋更愿意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容为“同事之间探讨问题”,“不要让学生觉得和老师是上下级,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科学探索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科研探索的主体,不仅是北生所所有实验室主任的共同理念,并且有一系列的创新性制度保障。
发现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受体、揭示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找到男性生殖系统衰老的奥秘、孵化出6个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公司……许多人知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在原创性科研和成果转化上独树一帜,却不知道该所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可圈可点——
截至2021年8月底,北生所已累计培养博士681人,其中15人获得吴瑞奖学金、2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已经毕业的385名博士中,除了大量目前还在做博士后研究的,已有95人成为清华、北大、中科院、剑桥等知名高校院所的教授或实验室主任,接近毕业生总人数的1/4。
2005年才挂牌成立的北生所,“成才”率为何如此之高?
一个共识——
让老师围着学生转,而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
走进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生所,走廊里隆隆的仪器运转声清晰可闻。原研究生院院长(兼)、高级研究员董梦秋的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样:里面的小房间是自己的办公室,外边的大房间是学生的共用办公室;两个办公室之间的门始终敞开着,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进来。
“其实我跟学生是一起成长的。”说到研究生培养,董梦秋更愿意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容为“同事之间探讨问题”,“不要让学生觉得和老师是上下级,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科学探索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科研探索的主体,不仅是北生所所有实验室主任的共同理念,并且有一系列的创新性制度保障。
自2005年暑期开始,北生所每年都举办“本科生暑期训练计划”,其目的在于早早为那些对生命科学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播下科学的种子。如今在北生所,有3位实验室主任是当年参加过这项计划的学生。
去年新入职的巴钊庆一直记得2007年在北生所参加暑期训练时的一个情景: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端着餐盘坐到所长王晓东身边,同他讨论起自己正在做的一项课题。“直到现在,这个传统还一直延续着。”
“那时候我读大三,学的是工程机械专业,生物学的知识主要靠自学。但北生所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科研潜质和精耕细作的劲头。”巴钊庆说。
研究生部主任李学真老师的一句话,让巴钊庆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所不会放弃每个真正想做科研的学生。”
对于申请读研的学生,北生所更关注的,是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进取心、思维敏锐性和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技能等。
在采访现任研究生院院长(兼)陈婷时,她告诉记者,面试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读文献”的能力。学生从3至5篇文献中任选1篇,在2小时内阅读、理解;之后,由5位实验室主任组成的面试小组,围绕这篇文献问学生问题。“通过这个环节,老师就能够对学生的科研素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有个比较明确的判断。”陈婷说。
北生所的实验室不单独招生,由所里统一面试招生,入学后都要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轮转”;每个学生轮转2至3轮,每轮2个月。之后,学生与导师(实验室主任)各自递交一份按优先次序排列的选择名单,双向自愿选择;各个实验室主任每年招收学生的上限为2人(新实验室第一年可以到4人)。导师确定后,所里还为学生配备3人以上的导师指导小组;学生对导师或指导小组有意见时,可向研究生部申请调换。
“这些制度对导师的压力很大,因为你的口碑很重要,口碑不好的很容易招不到学生。”陈婷告诉记者,北生所是国内最早实行轮转和双向选择的科研单位之一。对比传统的“一对一”招生模式,轮转制度相当于给了师生双方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在最终选择之前对导师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的学术生涯的规划也更清晰、更合理。
“所有这些探索,只有一个目的:让老师围着学生转,而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王晓东说。
一个目标——
鼓励学生做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翻开董梦秋实验室的《博士生培养规划》,第一页是几条“知情声明”——
原创性探索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请做好心理准备;
导师承诺尽心尽力培养每个学生,但不能承诺到什么时候一定发文章,发什么点数(影响因子)的文章;
怕苦莫来,求稳莫来……
在《实验室管理、教与学问题调查》中,第一部分是一道问答题:“科研活动中你犯过的印象最深刻的错误有哪些?”
在学生反馈的26个答案中,有“电磁炉里煮样品忘记收”“普通枪头吸挥发性液体”“天平称量前没有清扫表面”……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董梦秋看得很重。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离不开动手做实验。如果基本的实验操作不过关,一些不易察觉的失误很可能毁掉精心设计的实验,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误导实验方向,给课题进展人为地制造困难。”董梦秋说。
在董梦秋的实验室,常规实验操作培训是一门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课。几年下来,学生们对其重要性更加了解:帮助自己提高实验效率,拿到可靠的数据,为发表高质量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能力培养上,除了每个实验室主任言传身教,北生所还常年举办“我爱科研”系列讲座,其中就包括各种“实验室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比如,韩霆讲的是“如何做好实验记录”,蔡涛讲的是“二代和三代测序”,汤楠讲的是“如何作图”,陈婷讲的是“如何做学术报告”……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北生所的培养目标:做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这也是北生所最吸引我的地方。”吴瑞奖学金获得者、2021年刚做完博士后研究的李蛟告诉记者,“北生所不会因为发文章的压力,让学生去选择比较容易的课题。比如某个肿瘤里的A分子,我们除了要搞清楚‘它在另一种肿瘤里有没有起作用’,更要知道它在里面是怎样起作用的,其机理是什么。”
李蛟坦言,做原创性基础研究对研究生而言的确“很苦很难”:“我记得读博士阶段最困难的要数2014年冬天,当时要做一个小鼠肺胚胎的活体成像系统。这个事全世界都没有人做过,所有设备、手段都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做了几个月都没有进展。我哭丧着脸去找导师汤楠,她对我说,没事儿,你尽管去试,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
“汤老师的话给我很大的鼓励。快到年底的时候,有一天我睡到半夜,突然想到:可能是系统里的某个细节在作怪,第二天马上跟汤老师讲,她听完后说‘完全有可能,你再试一把’。这个问题解决后,系统运转就正常了。最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某知名杂志的封面文章,至今还被国际同行奉为经典。”李蛟笑着说。
除了激发内生动力,北生所也尝试用一些制度性设计引导研究生做有挑战性的课题。比如,入学第二年进行的“博士生资格考试”,每个博士生需提交1份6000—10000字的课题研究报告,面对3位导师进行答辩。
“3位导师在下面坐着打分,所里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都会去听,大家可以自由提问。如果课题的成色不足,很容易下不来台。”陈婷坦言,“这样做其实很浪费时间,答辩前后学生差不多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导师也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参加答辩。但在我们看来,这是值得的。”
一个理念——
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玫瑰,才是最珍贵的
说起“好学生”,王晓东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我突然间想起一个主意,就去找学生,咱是不是能试试这个?他会跟我说,这东西我早试过了,不行。二是有时学生会跟我说,咱们能不能试试这个?他说的这个想法,我得花两个礼拜才明白为什么。”
由此可见,要想成为北生所的“好学生”,并不容易。
然而,北生所的大多数学生做到了。出生于陕西农村、即将到某知名科研机构做博士后研究的刘珊珊,刚到北生所时“眼前一抹黑、啥都不懂”。在蒋辉老师的指导下,她已经成长为“啥都不怕”的科学新星。在去年的“格物致知”学生论坛上,她凭借精彩的学术报告获得一等奖,成功“上墙”。
“在北生所,如果发了知名学术杂志的封面文章,或者拿到了‘格物致知’学生论坛一等奖,就有机会‘上墙’——名字和照片一同出现在一楼大厅的墙上。”刘珊珊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前段时间妈妈来所里看我,看到我的照片‘上墙’了,激动得要流泪!”
“许多人认为,做科研的都是天资过人,其实真不是这样。”董梦秋说,在北生所,她看到的是更多普通人靠着踏实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既有老师也有学生。“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玫瑰,才是最珍贵的。”
当然,刘珊珊们的进步,并不是“天上掉馅饼”。
在一份有关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清单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些内容:“食堂一份菜太单调,两份又太多”“建议增加四年级研究生科研进展报告,每次有一个实验室主任在场”“增加羽毛球场”……
“只要是学生提的意见,研究生部都会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李学真告诉记者,“北生所希望给研究生创造一流的环境,发现、释放他们的潜力,让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每天两点一线,常年夜以继日,做原创性科研的艰难困苦,远非局外人所能想象。
在北生所,导师们的一大工作,就是让学生们“苦中作乐”。
在学术报告会上,他们拟定的题目,多半妙趣横生:“老而不衰是为王,王者何在?”“肤浅的认知:略懂皮毛”“如何得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学术大咖来做报告,中午所里会安排他们和学生一起吃饭、讨论、聊天;为缓解压力,所里常年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远足、球赛、节日联欢、自导自演搞笑幽默的MTV……
“我最开心的时刻是凌晨1点。”从昔日的学生到如今的导师,巴钊庆品到了科研的“真味”,“等机器扫描的结果出来的时候,那两个‘条带’和我预想的一样,我就知道我是世界上第一个看到这一现象的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奖赏!”
在北生所新生入学手册的附页,有老师写给学生的一首诗——
谁没有过失、迷惘与困惑?
我们也曾幼稚和无知。
我们尊重包容每一个你。
我们虚心向你学习,迫不及待传授我们的知识……
我们愿意见证你的成长,直到你飞起的那一刻,去天空翱翔。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第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