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 09:03 新华社
这是被码放在凯斯冰壶厂外的冰壶(1月24日摄)。
这是1月24日拍摄的艾尔莎·克雷格岛远景。
凯斯冰壶厂的经理吉姆·英格利什向记者介绍从艾尔莎·克雷格岛开采回来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拍摄的一块待加工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拍摄的完成切割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处理切割过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处理从花岗岩上切下的石块(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制作冰壶(1月24日摄)。
这是凯斯冰壶厂内景(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拍摄的待加工的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对冰壶进行测量(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冰壶表面标写编号(1月24日摄)。
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工作(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制作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拿起一只标记了编号的冰壶(1月24日摄)。
一名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忙碌(1月24日摄)。
一名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忙碌(1月24日摄)。
一名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忙碌(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制作冰壶(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内放置的冰壶(1月24日摄)。
2021年年底,96个精心挑选的冰壶运抵中国,等待在北京冬奥会上为参与较量的运动员服务。和以往多届冬奥会一样,这些冰壶都出自英国苏格兰莫赫林的一家百年老店——凯斯冰壶厂。
从1924年首届冬奥会时冰壶亮相,到1998年长野冬奥会起保持正式比赛“编制”,凯斯冰壶厂的冰壶几乎不曾缺席。苏格兰西海岸附近的艾尔莎·克雷格岛是目前奥运冰壶的原材料唯一产地。从切割原石到打磨、粘合、手工抛光等,一个冰壶的生产大约要经历20道工序。
为了北京冬奥会,凯斯工厂生产了190多个冰壶,然后精选出96个送上赛场。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这是被码放在凯斯冰壶厂外的冰壶(1月24日摄)。
这是1月24日拍摄的艾尔莎·克雷格岛远景。
凯斯冰壶厂的经理吉姆·英格利什向记者介绍从艾尔莎·克雷格岛开采回来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拍摄的一块待加工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拍摄的完成切割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处理切割过的花岗岩(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处理从花岗岩上切下的石块(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制作冰壶(1月24日摄)。
这是凯斯冰壶厂内景(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拍摄的待加工的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对冰壶进行测量(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冰壶表面标写编号(1月24日摄)。
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工作(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制作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打磨冰壶(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拿起一只标记了编号的冰壶(1月24日摄)。
一名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忙碌(1月24日摄)。
一名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忙碌(1月24日摄)。
一名工人在凯斯冰壶厂内忙碌(1月24日摄)。
在凯斯冰壶厂,工人在制作冰壶(1月24日摄)。
这是在凯斯冰壶厂内放置的冰壶(1月24日摄)。
2021年年底,96个精心挑选的冰壶运抵中国,等待在北京冬奥会上为参与较量的运动员服务。和以往多届冬奥会一样,这些冰壶都出自英国苏格兰莫赫林的一家百年老店——凯斯冰壶厂。
从1924年首届冬奥会时冰壶亮相,到1998年长野冬奥会起保持正式比赛“编制”,凯斯冰壶厂的冰壶几乎不曾缺席。苏格兰西海岸附近的艾尔莎·克雷格岛是目前奥运冰壶的原材料唯一产地。从切割原石到打磨、粘合、手工抛光等,一个冰壶的生产大约要经历20道工序。
为了北京冬奥会,凯斯工厂生产了190多个冰壶,然后精选出96个送上赛场。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