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08:58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 轶
长城脚下,冬奥列车一路疾驰。车窗外,高高竖立的五环标志、憨态可掬的吉祥物、迎风飘扬的欢迎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大国办大事,大担当有大作为。从“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到“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冰雪宏图成为现实,就在短短几年间。
从2015年申冬奥成功那一刻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筹办工作一步步踏实前行。一个个精益求精的细节,汇聚成令世人赞叹的冬奥大手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通过筹办冬奥,不仅把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也追上去了,体育运动的质和量都提高了。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它的意义,小中见大。”
“小中见大”看冬奥,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奇迹的密码蕴藏其中。
筹办之路
可持续,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再一次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6年多前,北京冬奥组委成立时,面对的是一份涵盖51个业务领域、分解为3000多项任务的工作总清单。数以万计的冬奥人倒排工期,撸起袖子加油干。
长城脚下,冬奥列车一路疾驰。车窗外,高高竖立的五环标志、憨态可掬的吉祥物、迎风飘扬的欢迎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大国办大事,大担当有大作为。从“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到“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冰雪宏图成为现实,就在短短几年间。
从2015年申冬奥成功那一刻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筹办工作一步步踏实前行。一个个精益求精的细节,汇聚成令世人赞叹的冬奥大手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通过筹办冬奥,不仅把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也追上去了,体育运动的质和量都提高了。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它的意义,小中见大。”
“小中见大”看冬奥,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奇迹的密码蕴藏其中。
筹办之路
可持续,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再一次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6年多前,北京冬奥组委成立时,面对的是一份涵盖51个业务领域、分解为3000多项任务的工作总清单。数以万计的冬奥人倒排工期,撸起袖子加油干。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奥运会可能是这个星球最复杂的一项活动,仿佛一个巨大而又非常困难的拼图游戏。
时光流转,“冬奥拼图”如期完成。
国际舆论里有惊叹,“尽管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几乎就是奇迹”;也有探寻,从冬奥之路行稳致远中感受“中国为什么能”。
冬奥筹办千头万绪,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放眼望去,挑战艰巨:延庆赛区,群山莽莽,无水、无路、无电、无通信;张家口崇礼古杨树场馆群,工程量大,当地10月即入冬,严寒中施工难上加难……
突破口在哪?“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科学合理制定规划,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冬奥筹办找到了解题思路。
道路对了不怕遥远。两地三赛区“赶早不赶晚”,一盘棋、一张图、一股劲,交出亮点纷呈的成绩单。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通过智慧管理实现气温分层,五棵松体育中心6小时完成“冰篮转换”,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将融化雪水回收存储用于再造雪……一个个饱含绿色和科技含金量的细节,凝结着冬奥建设者的匠心。
北京冬奥会算的大账,既有坚持百年大计、打造世界一流精品工程的脚踏实地,也传递出“可持续、可利用、可受益”的中国经验。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赛道下方1/3处,比较平缓的道边特意预留一个入口。这个专为大众设计的出发区,方便冬奥会后向社会开放,让更多人能亲身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将赛后利用方案前置,让冬奥遗产融入举办地发展的轨迹,造福百姓,长留生活。“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化为实实在在看得到、用得着的民生福祉。
冬奥筹办是一项系统工程。“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筹办工作强大合力”“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自筹办之始,办奥理念一以贯之。“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的要求,落实在一环扣一环的筹办进程中。
走进延庆赛区山地新闻中心,抬头望去,屋顶的一扇扇天窗让人好奇:为何用来透光的窗是深色?原来,这些天窗装备了深色光伏发电组件,兼具采光与发电双重功能。经测算,这一设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6.7吨。
创新之举比比皆是。“冰丝带”里,碳排放趋近于零的“一块冰”;“雪游龙”上,打破国外混凝土喷射工艺垄断的“一个弯道”……北京冬奥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呼应着国际奥委会“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续”的改革方向,为奥运会筹办和运行树立起新的标杆。
在北京西郊的首钢园区,巴赫曾登上三号高炉俯瞰。他有感而发:“谈到可持续发展,你只需要在这里看一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首钢搬离北京,为“还首都一片蓝天”作出贡献。而今,这座百年工业遗存,借冬奥东风“华丽变身”。北京冬奥组委入驻,废旧车间改造为冰雪项目训练基地。首钢园区的焕然新生,也是双奥之城续写辉煌的缩影。
申办北京冬奥会时,在可持续性目标、场馆建设、生态保护、碳中和等领域提出一系列可持续性承诺,至今已实现98%,剩余2%将在赛时赛后完成。“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北京冬奥会给出越来越清晰的模样。
改变之路
促转型,惠民生
北京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速滑馆,这里是国家队的驻训基地,也陈列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展”。
伴随冬奥筹办的脚步,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飞入寻常百姓家,奏响一曲“四季歌”。
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的非凡历程,正是由一个个平凡的冰雪“小故事”汇聚而成。
延庆张山营镇村民郎恩鸽,几年前还是个放着300多头羊的“羊倌”。自从家门口成了冬奥会高山滑雪、雪车雪橇比赛的举办地,他带领乡亲们办起全国首支农民滑雪队,当上了滑雪教练。过去拿羊铲,现在穿雪板,“没想到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冰雪少年”侯雨辰,小学二年级时参加滑雪冬令营,一颗“冰雪种子”从此生根发芽。5年间,他的滑雪技术晋升到大众滑雪等级7级,还当上了学校冬奥知识宣讲“小老师”。
因冬奥筹办而获益、而成长,冰雪运动的火炬燃亮神州大地。
上海黄浦江的商圈建起户外冰场,内蒙古响沙湾里藏着沙漠滑雪场,新疆阿勒泰的游客体验“毛皮滑雪板”……新建冰雪场地设施如雨后春笋,大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全民健身有了新抓手。
2015年申冬奥成功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3.46亿人。在这样一个个鲜活的冰雪故事里,数据“亮了起来”。
55岁的崇礼人赵春新,一看到雪花飘舞,就忙活起来。崇礼存雪期长达150天,以前大雪封山只能待在家里,现在“雪经济”成了“金饭碗”。太子城冰雪小镇建成后,赵春新一家人都干起了和冰雪经济相关的工作。从村里的平房搬到亮堂的大三居,日子越过越红火。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全城一条路,到“一条高铁、多条干线”;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脱贫摘帽推进乡村振兴;从大山里的小镇,到全球聚焦的滑雪胜地。崇礼今昔巨变,当地百姓发自内心“感谢冬奥会”。
发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牵引作用,落子点睛,满盘生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京张两地联动发力,点点滴滴的探索,融汇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样本。
一张直流电网,将张北的清洁能源与北京冬奥会紧紧连在一起。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的建成使用,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工程涉及的1110座光伏扶贫电站,惠及104896户贫困户。“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条科技创新之路,也是民生福祉之路。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大礼包”里,有京张“一小时经济圈”的便捷,也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风景;有蒸蒸日上的冰雪产业园,也有潜力无限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有带着温度的城市无障碍设施,也有润物细无声的低碳生活方式……
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征程上,冬奥会按下了“加速键”。
机遇之路
冬奥梦,强国梦
北京冬奥会举办之时,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历史的巧合,描绘出梦想的轮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引作用。”
回首筹办路,一批批冬奥建设者铆足干劲、只争朝夕。面对疫情挑战,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冬奥竞赛场馆提前完工,京张高铁全线通车,背后是多少次日以继夜、攻坚克难。经历过双奥场馆建设的武晓南感慨:“在家门口赶上两次奥运,是我们的幸运。”
一声“招募令”,冬奥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百万。近两万名赛会志愿者,约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展现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每个岗位的点点微光,照亮了“微笑的名片”。冬奥测试活动期间,他们频频收获点赞:“这是一批有担当的年轻人。”
冰场雪原,各支冰雪项目国家队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冬奥会申办成功时,109个冬奥小项中约1/3在我国尚是空白,而今,“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一些原先的弱势项目,短短两年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出征在即,冰雪健儿豪情满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个人的梦、体育强国梦与民族复兴梦汇入时代洪流中,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激荡起无数人“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豪情。
开放的中国,敞开胸怀办冬奥。北京冬奥组委聘任的首位外国专家伯恩哈德·鲁西,先后16次来到延庆赛区,与筹办团队一起踏勘赛道、研究设计方案。“我喜欢中国人做事的风格,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博采众家之长,开放之路上美美与共,折射出“合作共赢”的万千气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
宣布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时,巴赫曾说,奥运会“交给了放心的人”。伴着光荣与梦想前行,这座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言必信,行必果”。这既是中国兑现承诺、不断自我升华的过程,更是全面展示发展成就、为世界作出新贡献的过程。
当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全球体坛的节奏,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信心。“榜样力量”“里程碑”“开创新境界”……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高度赞许,正是“中国担当”的又一次彰显。
“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从场馆设计到冬奥标识,细微之处,皆有寓意:“冰丝带”“雪如意”等将现代化场馆的特色进行诗意表达;奖牌寓意“同心”;火种灯取“长信”之义;两支“飞扬”火炬交接,顶部如“握手”般紧紧相扣,象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从容自信的文化诉说,泱泱大国的气度与底蕴跃然眼前。
回溯过往、聚焦当下、放眼未来。正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为世界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时代强音。
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的学生们跳起《一起向未来》手势舞,俄罗斯一家电视台主播带着孩子用汉语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当冬奥会“邂逅”中国春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和期盼,汇聚成一股股暖流,带来希望与力量。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令人惊艳。而今,全世界正在期待,四年一度的冰雪传奇,由中国展开全新的华彩篇章。
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0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