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科技

利用新媒体 科普路子新(深度观察)

2022-02-14 07:38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辉

估计您想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的科普做得如此火爆:他们运营的各类新媒体账号粉丝量超过800万,在哔哩哔哩网站(B站)的视频直播最多时有144万人同时观看;2022跨年科学演讲连办3个晚上,约700万人次在线观看,热点话题整体曝光量超4亿……

一个以严谨著称的传统研究所,做的科普节目为什么能频频走红、出圈?

起步

“我们要做的话,必须做点不一样的”

2014年11月,物理所创办微信公众号,并由当时刚毕业留所不久的成蒙博士来运维管理。做了一番调研后,成蒙和同事发现,当时注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科研机构还很少,且发布的多是一些和管理工作、科研进展相关的内容,点击量有限。

“我们要做的话,必须做点不一样的。”成蒙说,“像招生、科研类的信息,其实所里的官网上都有,而且很全,没必要换个地方再发一遍。微信公号的内容,大家喜欢在朋友圈里转一转、传一传,内容最好要有一定的普及性。”

什么样的内容具有普及性?成蒙和同事们分析、思考后,认为是科普。“站在公众角度来看,他们和科学、中科院、物理所的‘交集’就是科普。”成蒙说。

研究所做科普公众号看似轻松,实则不然。粉丝数量、内容持续输出、较高的更新频率,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然而,在物理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一向都投入在科研和学术上,多出重大科研成果才是主要目标,想要做到以上三点并不容易。

估计您想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的科普做得如此火爆:他们运营的各类新媒体账号粉丝量超过800万,在哔哩哔哩网站(B站)的视频直播最多时有144万人同时观看;2022跨年科学演讲连办3个晚上,约700万人次在线观看,热点话题整体曝光量超4亿……

一个以严谨著称的传统研究所,做的科普节目为什么能频频走红、出圈?

起步

“我们要做的话,必须做点不一样的”

2014年11月,物理所创办微信公众号,并由当时刚毕业留所不久的成蒙博士来运维管理。做了一番调研后,成蒙和同事发现,当时注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科研机构还很少,且发布的多是一些和管理工作、科研进展相关的内容,点击量有限。

“我们要做的话,必须做点不一样的。”成蒙说,“像招生、科研类的信息,其实所里的官网上都有,而且很全,没必要换个地方再发一遍。微信公号的内容,大家喜欢在朋友圈里转一转、传一传,内容最好要有一定的普及性。”

什么样的内容具有普及性?成蒙和同事们分析、思考后,认为是科普。“站在公众角度来看,他们和科学、中科院、物理所的‘交集’就是科普。”成蒙说。

研究所做科普公众号看似轻松,实则不然。粉丝数量、内容持续输出、较高的更新频率,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然而,在物理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一向都投入在科研和学术上,多出重大科研成果才是主要目标,想要做到以上三点并不容易。

成蒙认为,时间不等人,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做起来。在最初的一年里,他和同事决定先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涨粉”上。

因为人手严重不足,他们只能先“取巧”。大家就尝试把喜欢的物理类科普文章转载到公众号上,以保障公众号的日常运营。结果,一年多的持续更新,为公众号带来了10万粉丝。

粉丝量有了一定基础,内容就被摆上了首位。毕竟,一个新媒体公众号想要站稳脚跟、长远发展,还得靠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来支撑。但仅靠物理所的科研人员,无法满足高频次的内容输出需求。成蒙想:何不在所里在读的研究生群体中挖掘一下?他们既有不错的物理学功底,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潜力巨大。

2015年底,物理所举办了第一届科普展品创意大赛,吸引了20多名选手参加,还有不少观众,气氛相当热烈。

在现场,当时在读的博士生李治林为大家展示了名为“带你悬浮带你飞”的作品。他先让石墨薄片在磁场中悬浮,然后用激光控制光照条件使得石墨片运动起来。整个过程既直观又有趣,生动阐释了悬浮背后的物理学原理。最终,这个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没想到大家的水平都这么高,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赛后,成蒙把李治林和其他几位获奖者召集在一起,把初步想法告诉他们,几个人一拍即合。

出圈

一个个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一场场充满奇思妙想的直播,让大家了解到“科学也可以很可爱”

随着粉丝量的增加,后台开始收到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问题:“太阳为什么没有蒸发掉?”“穿越回古代怎么发电?”“电磁辐射是否无害?”……

团队特地做了调查,发现关注公众号的人中,70%以上是14至26岁的青少年。“我们觉得对这些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可能会成为让更多年轻人喜爱科学的契机。”李治林说。

于是,他们就开设了公众号的第一个专栏“问答”,每周在后台选出一些最有趣、最受关注,同时也最有科学意义的提问进行解答。之后,公众号又相继开设了“正经玩”和“线上科学日”两个专栏,前者演示和讲解物理小实验、说明某个物理常识或现象,后者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和趣闻轶事。

其中,“正经玩”栏目的灵感来自于一段视频。有一次,一名科研人员往物理所的微信群里传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他在外面吃饭时,用两个空饮料杯制作了一个连通器,给孩子演示“水往高处流”。

“其实,这属于一种气压现象。我们觉得这种形式挺棒的,可以在公众号里尝试一下,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就能完成一个物理小实验,既易上手操作,又有趣好玩。”成蒙说。

团队成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开会,琢磨、设计小实验。

“我们的设计核心理念就是,孩子们看了小实验后,自己在家就能动手做,材料都是身边的东西,不需要去买一些特别的零件。”李治林告诉记者,“同时,为了能体现新媒体的互动优势,我们也希望网友把自己做实验的过程拍成视频发给我们,再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和展示。”

试了两期之后,效果很好,网友们参与的热情很高,“正经玩”栏目就此固定下来。

在微信公众号上小有成绩后,团队继续不断探索和拓展科普的更多可能性。

2019年3月14日,物理所以“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的账号名正式入驻B站。第二天,第一个视频直播超导体的磁悬浮演示刚刚出炉,便收获36.5万观看量。不到一个月,他们在B站的粉丝就涨到了10.5万。直播人气最高的一次,有144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晚上8点一直播到凌晨。

2019年12月30日,物理所又策划和推出了“新年悟理”跨年科学演讲,超百万网友在线收看了当天的演讲。此后,跨年科学演讲从物理所走向了中科院,并成为保留节目。其中,2022跨年科学演讲一连举办了3个晚上,总共约700万人次在线观看,活动热点话题在“新浪微博热搜榜”累计曝光量超过2.3亿,“抖音热榜”上曝光量1.34亿,整体曝光量超4亿。

就这样,他们用一个个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一场场充满奇思妙想的直播,把科普做“出圈”,让大家了解到“科学也可以很可爱”。

创新

环境和努力缺一不可。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家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成功出圈后,团队成员们有时会被邀请分享成功经验。他们的答案是:环境和努力缺一不可。

出书、开讲座、建科普基地是“常规科普”,最初也有人对做公众号、开直播提出质疑,认为这样不符合物理所严肃、严谨的特征,但是物理所的领导们仍以宽容的态度,给予年轻人空间。

物理所副所长顾长志认为:“新媒体时代,科普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学校、科技馆,科研机构不该把自己框住,要适应新事物,勇于革新。”

为鼓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物理所还在人文必修环节设置了相应的学分。每年新生入学前,科普团队的负责人会为团队招新,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和科研人员被吸纳进来。

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家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我们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了解互联网语境,知道该怎么表达。”团队成员袁嘉浩说。

2017年,物理所第一次在公众科学日做直播。当时,刚刚加入科学传播协会的袁嘉浩自告奋勇做了主播,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创造了连续直播近8个小时的纪录。此后,他成了团队的主力。

在袁嘉浩看来,好的科普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还是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看见、接受。“所以,推广传播的渠道和表达创新同样重要,要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

李治林认为,做科普不必避讳复杂的原理和公式,这样人们才会对科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包容的文化,造就了这些年轻人轻松、幽默的直播风格。“每次直播,我们都不会事先特别设计什么,都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袁嘉浩说。

直播间是由一个小房间改造而成,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实验器材和道具,想要什么随时就能拿到。

一次直播恰逢火险高发季节,他们就给观众演示了一个反直觉的实验——烧纸产生的烟没有向上飘,而是像水流一样顺着纸筒向下流动。通过这个实验,他们解释了火灾中窒息的危险,强调遇到火灾时一定要用湿布捂住口鼻。

因为事先不进行专门设计,直播时也难免有卡壳的时候。李治林说:“一开始会觉得很尴尬,但从弹幕的反馈看,大家都特别喜欢看我们‘翻车’,可能因为这样很真实吧。”

在选题方面,他们更喜欢关注跟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雨滴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为什么不会砸伤人?都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闪电为什么不走直线?

有时也会紧追热点。2021年7月,我国滑板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取得佳绩。物理所科普团队成员秦坤很快写了一篇介绍滑板运动中物理原理的科普文章,瞬间成为爆款。

当然,也有过不太成功的尝试,比如最初入驻短视频平台。“有的科普视频我们事先并不寄予厚望,推出后却‘火了’;有的费了很多心思制作,却反响一般。这让我们一度有些迷茫。”成蒙说,“后来我们发现,短视频平台更适合播出一些不超过1分钟的作品,不需要把来龙去脉讲得特别完整清楚,截取最精彩的那一段,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效果反而更好。”

拓展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他们还想把科普延伸到更多的地方,去影响更多的人

2021年12月31日晚,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迎来最后一场直播。虽然“拖堂”了近1个小时,但物理所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依然热情不减,最终观看人次超过130万。

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作为这场演讲的主讲人,从大家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四元数、规范场论等数学和物理理论。演讲内容既有严谨复杂的科学知识,也有对历史上各阶段顶尖科学家的致敬。

这是曹则贤连续第三年做跨年科学演讲直播。此前,他对用新媒体方式进行科普并不太接受。在他看来,科普应该是“向上”的,把大众的认知能力往上提升,而不是把科学“压低”了去给大众看:“科学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试图去把它简约化、庸俗化甚至碎片化,要坚持用原本的科学语言。”

虽然对新媒体科普的一些语言风格等不太认可,但曹则贤也坦陈,新媒体介入科普的优势不容小觑。“面对的受众更多,传播面更广,表现形式更丰富,表现力也更强,这些是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

在物理所新媒体平台上做科普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于渌。2020年5月,当时已83岁高龄的于渌第一次参加物理所公众科学日的线上直播活动,为大家作了题为《对称破缺的物理“美”在何方?》的科普报告。“要做真正的原始创新,必须培养优秀的年轻一代,所以科普是非常重要的。”于渌说。

“物理所在新媒体科普方面的成功探索,还源于多年来在科普领域里的深耕细作。”顾长志介绍,“这些年来,我们由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组成的科普团队,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文化传播。”

2017年,物理所所长方忠院士在人大附中的开学典礼上,给高一新生讲的一堂物理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点燃了师生迎接新课改的激情,为在校园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一课程也引发社会关注“高考物理选考”问题,相关话题网络点击量超2亿次。

“正是这些深厚的积淀,为物理所科普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宽松的氛围。”顾长志认为。

不做直播、不写专栏的时候,李治林、袁嘉浩和团队成员的时间基本都花在实验上。毕竟在物理所,科研才是他们的主业。他们做科普的初衷,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令他们欣慰的是,如今这些愿望也都有了回响。有山区的小学生留言说,每期“问答”栏目他都看,还会和同学分享;有中学的物理老师直接“下载”,每周都带学生做“正经玩”的实验;还有许多大学生表示,以后要考物理所,和这些有趣的人一起搞科研……

不久前,物理所科普团队又跨界推出12集科普轻喜剧《闹起来,费先生》。“学物理的人都比较喜欢创新,不喜欢循规蹈矩,别人走过的路,我们总想着再选一条路走。”成蒙说,未来,他们还想把科普拓展到更多的地方,去影响更多的人。

■记者手记

科普创新大有可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种多样的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体验的同时,也为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新媒体快速发展,忽视新媒体就意味着错过了最广泛的受众。中科院物理所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主动用好新媒体,才得以在科普领域脱颖而出。在理念上敢于革新,在实践上勇于尝试,做公众号、拍短视频、开直播……他们借助各种最流行的新媒体,带领大家走近科学,同时向大众传递“科学也可以很可爱,很好玩”的理念。

创新是科研的永恒主题,科普也是如此。在“把厚的学问变薄、深的学问变浅”的同时,中科院物理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式,总有奇思妙想迸发,精彩创意涌现,让科普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高校院所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功探索,无疑为国内的众多科研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4日 19 版)

(责任编辑:袁菡苓)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