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文化

“雨水沿河边”蕴含什么故事?

2022-02-23 09:15 华西都市报  

“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北京时间2月19日0时43分,迎来“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这一时期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关于雨水的农谚“雨水沿河边”是什么意思?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为您解读“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南北不同

王立为介绍,雨水节气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时至雨水节气,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从气象学角度来说,“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虽然进入春季的雨水节气,但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在下雪,尚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

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2月下旬的“雨水”节气。

不过,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此时都是一派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田野青青。华南地区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了。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农谚中的“雨水沿河边”到底指的啥?得从黄河流域说起。

“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北京时间2月19日0时43分,迎来“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这一时期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关于雨水的农谚“雨水沿河边”是什么意思?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为您解读“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南北不同

王立为介绍,雨水节气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时至雨水节气,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从气象学角度来说,“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虽然进入春季的雨水节气,但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在下雪,尚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

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2月下旬的“雨水”节气。

不过,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此时都是一派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田野青青。华南地区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了。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农谚中的“雨水沿河边”到底指的啥?得从黄河流域说起。

王立为介绍,黄河流域地区到了雨水这个季节,就开始逐渐降雨了。我国劳动人民充分利用了这个天时,在那一地区广泛种植冬小麦。

冬小麦其实是在前一年的秋末就播种了的,在下雪前,大概已经长出一寸多高。整个冬季,麦苗都在雪的呵护下度过寒冷的冬天,但由于天寒而且缺水,麦苗是不长的。到第二年的雨水季节,要借助充沛的雨水,还有融化的雪水,小麦才能开始返青,也就是长出新苗。

所以劳动人民也期盼着在雨水这个节气能有充足的水来灌溉,雨水和融水充满了河流和小溪,这就预示今年小麦将获得丰收。

王立为介绍,我国汉代的《淮南子》中,第一次出现了二十四节气名称。元代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其中涉及雨水节气的部分写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至农事忙

对农业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土壤中的水汽不断上升,凝聚在土壤表层,夜冻日融,开始返浆。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灌溉,才能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基本进入了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四川地区此时气温在10℃左右,只有覆膜作物开始进行春播的准备,大部分春播作物还要等到3月中下旬才能开始播种。(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