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08:14 四川日报
传承人的非遗绝活5
与林栩相视而坐,你会不经意地打量他的手——宽大、厚实,异于常人。这似乎为那一幅幅生于指尖的山河旖旎增添了一个佐证。
对于此,他却不以为意。“手也好,笔也好,只是介质。”在林栩眼里,画作释放的是心里“那团火”。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指画”,林栩用心中的“那团火”将这门濒临失传的绘画技艺带回了大众视线,并一步步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位峨眉山指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将‘峨眉山指画’这项省级非遗技艺推向更高更广的舞台。”
“直接用手指作画,更能直观地表达内心”
“我对画画,一直很‘贪’。”在林栩的自述里,绘画始终是一件随心而好玩的事。
出生于峨眉山书香世家,父亲林木是当地的文化名人。从记事起,林栩的童年就弥漫着墨汁和颜料的味道。“看到父亲画海报,心里手里就痒,想上去描两笔,不囿于某一种特定的画技。”林栩形容自己的少年时代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痴”,看到“好武功”就想上去学两招。后来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画国画。
高中毕业后,林栩进入县文化馆工作,这让他有了更多机会与画家前辈们接触。“张志成、李道熙、吴一峰、黄纯尧、岑学恭……老先生们不吝赐教,令我受益匪浅。”后来,机缘之下,林栩又拜艺于齐白石第四子齐良迟门下,笔墨功力与造型功底也更加精进。
传承人的非遗绝活5
与林栩相视而坐,你会不经意地打量他的手——宽大、厚实,异于常人。这似乎为那一幅幅生于指尖的山河旖旎增添了一个佐证。
对于此,他却不以为意。“手也好,笔也好,只是介质。”在林栩眼里,画作释放的是心里“那团火”。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指画”,林栩用心中的“那团火”将这门濒临失传的绘画技艺带回了大众视线,并一步步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位峨眉山指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将‘峨眉山指画’这项省级非遗技艺推向更高更广的舞台。”
“直接用手指作画,更能直观地表达内心”
“我对画画,一直很‘贪’。”在林栩的自述里,绘画始终是一件随心而好玩的事。
出生于峨眉山书香世家,父亲林木是当地的文化名人。从记事起,林栩的童年就弥漫着墨汁和颜料的味道。“看到父亲画海报,心里手里就痒,想上去描两笔,不囿于某一种特定的画技。”林栩形容自己的少年时代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痴”,看到“好武功”就想上去学两招。后来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画国画。
高中毕业后,林栩进入县文化馆工作,这让他有了更多机会与画家前辈们接触。“张志成、李道熙、吴一峰、黄纯尧、岑学恭……老先生们不吝赐教,令我受益匪浅。”后来,机缘之下,林栩又拜艺于齐白石第四子齐良迟门下,笔墨功力与造型功底也更加精进。
1981年,林栩偶然听说峨眉山双福镇有一个农民画画得很好。求技心痒的他,当天便骑车去寻。而这个“农民”便是传授给他峨眉山指画技艺的李克雄。
一天,李克雄提到自己可以用手指画画,并展示了一番。指画的随性和创造力击中了林栩的心。看着李克雄在纸上翻飞的五指,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创作的症结。“毛笔始终隔了一层,直接用手指作画,更能直观地表达内心。”林栩当即向李克雄求教指画技艺,用他的话讲,老师教授的不是一门技艺而是将“一团火”传给了他。
“指画彻底点燃了我。”林栩讲,指画解放了自己对绘画的情感,也让他不再盲目贪恋画技,“我开始用画找寻一种对生命、对自由、对归宿的感悟。”
“指画拥有自己的绘画语言”
在林栩的画作上都留有“指痕”二字。这是他对指画特有的“执拗”。
“描绘相同的意境,指画往往很‘吃亏’。”林栩介绍,不同于毛笔画,指画受限于手指的吸墨能力和自身形状,画出的线条往往短促、平实还会留下指掌的印迹。“在感觉上仿佛就失了工整。”
正因如此,很多指画流派都在追求一种“以假乱真”,运用各种技法去营造一种毛笔的效果。对于此,林栩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样就失去了指画的意义。
“指画拥有自己的绘画语言。”蓄墨少,所以要下指无悔,一挥而就;难连贯,所以要掌指结合,水墨浸染。别人眼中指画的“拙”,恰恰是林栩眼里的“巧”。在他看来,掌指之间传递出的古拙感,为作品赋予了生命。
除了强调指画的绘画语言,林栩也对指画技法进行了大胆创新。从勾、染、皴、洒、抖等诸多技巧入手,林栩一改传统指画强于线条之“骨”,却弱于墨色之“姿”的陈规,在强“骨”的同时,也注重“墨”“色”的丰富,把“墨”“色”“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全墨、全色指画”。
这使得峨眉山指画突破了原有的瓶颈,不仅得以拥有更为丰富的色彩表达,还可以在熟宣纸以外的载体上进行绘制。林栩介绍,峨眉山指画现在可以用生宣、西画纸、复印纸、夏布等作画。
“只要真心热爱指画,有教无类”
“放着毛笔不用,非要用手指作画?”“你就是故弄玄虚,没太大意思。”……在林栩耳边,从来没有少过质疑声。
“手指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艺术。”对于指画的传承,林栩一向是自豪的。也正是这口豪气,让他闯过了指画创作推广之路上的一个个关卡。
2006年,乐山市举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林栩力荐峨眉山指画。“事实是最有力的佐证。”他回忆,那时别人质疑指画的艺术价值,他就拿出作品甚至现场作画,有人质疑历史传承,他就用史料现场辩论。“豁出去了。”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峨眉山指画”先后被申报为峨眉山市和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2014年,“峨眉山指画”入选“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峨眉山指画争取了更大的舞台,传承和保护成为林栩心头最重的一件事。林栩介绍,由于历史上指画技艺往往是画家的不传之秘,只会以单传的形式传给自己最亲密的弟子,这就导致了指画如今“人丁凋敝”的现状。
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林栩依然对指画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我已经收了6个学生。”林栩介绍,这6个学生既有20多岁的在校研究生,也有年逾花甲的农民画家。“只要真心热爱指画,有教无类。”
如今,只要有机会,林栩就会到学校、农村、部队等义务讲解和展示指画的魅力。对于指画未来,林栩还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峨眉山指画能以“中国指画”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人档案
林栩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山指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民间艺术(指书画工艺)大师。30多年里,他将峨眉山指画从濒危状况中解救出来,积极推荐其逐步成为县级、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技法传承上,林栩打破了指画强于线条勾勒,却弱于色彩铺陈的旧规,凸显了“指画”语言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完整意义的“指画”画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