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09:01 天津日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是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更是在农村。那么,如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携手迈向共同富裕?在津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津全国政协委员集思广益,贡献良策,就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让农业用水“细水长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追求的目标,切不能丢掉危机意识回避潜在风险。”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臧献甫建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中,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要推动种子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本土种业‘航空母舰’。”张金英、臧献甫建议,重点扶持实力较强的大型石化企业并购、参股种子企业,鼓励大型国有种子企业整合地方育种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资服务机构,打造“育繁推”一体化“航母企业”。
张金英、臧献甫建议,要加强饲料粮生产和储备,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因地制宜推进“粮改饲”政策实施,大力发展饲草型养殖业。同时,提升饲料粮储备调控能力,用好国际饲料粮市场。同时,提升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保险全覆盖,加强防御技术研究,开展区域性农业防灾减灾试验,加大技术推广应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是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更是在农村。那么,如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携手迈向共同富裕?在津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津全国政协委员集思广益,贡献良策,就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让农业用水“细水长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追求的目标,切不能丢掉危机意识回避潜在风险。”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臧献甫建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中,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要推动种子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本土种业‘航空母舰’。”张金英、臧献甫建议,重点扶持实力较强的大型石化企业并购、参股种子企业,鼓励大型国有种子企业整合地方育种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资服务机构,打造“育繁推”一体化“航母企业”。
张金英、臧献甫建议,要加强饲料粮生产和储备,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因地制宜推进“粮改饲”政策实施,大力发展饲草型养殖业。同时,提升饲料粮储备调控能力,用好国际饲料粮市场。同时,提升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保险全覆盖,加强防御技术研究,开展区域性农业防灾减灾试验,加大技术推广应用。
“要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计划,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张金英、臧献甫建议,适度扩大休耕轮作范围,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推进耕地污染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张金英、臧献甫建议,要保障储备粮质量安全,促进农药、化肥、地膜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修复治理,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的投入,健全储备运行机制。同时,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仓储加工园,逐步形成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并加强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形成更加公平稳定、可持续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加强约束变废为宝 让农业用水“细水长流”
水是农业的命脉。“进一步开辟非常规农业用水水源,加大城乡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置,达到农田灌溉用水要求后,安全回用于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业水资源的紧缺状况,降低由于缺水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市委会主委刘朝霞建议,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再生,让农业用水“细水长流”。
“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城市用水量激增,致使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迫在眉睫。”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刘朝霞说,大量的城乡生活污水一旦经适度处理,尽量保留氮磷等营养元素,达到农田安全回用标准回用后,不但弥补了农业用水的不足,同时推动氮磷循环利用,减少肥料投入,可以实现“变废为宝”。她建议,建立健全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再生回用农业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从立法上建立一种鼓励和支持城乡生活污水再生后回用农业的管理制度,约束和限制农区的污水灌溉。
“开展系统规划,统筹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和农田灌溉管网。”刘朝霞说,建议对拟采用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再生后进行灌溉的地区必须开展系统规划,规划的内容包含灌区的选择,污水的水量、水质及再生工艺,再生水的输送、储存、净化措施及水质的监督管理等,统筹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和农田灌溉管网的合理布局,确保安全回用。
同样关注农业用水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她发现我国部分地区在有效灌溉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量出现缓慢增长的趋势,“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农业和生态争水的情况,使得部分农业用水得不到完全保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抗旱能力不足。”周潮洪说。
对此,周潮洪建议应加强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各地应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和本地的《“十四五”农业节水专项规划》,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在缺水地区,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作物,发展高产作物,保证粮食安全,“一定要杜绝以需定供的不科学、不合理供水方式。加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监管及考核,建议把农业用水水资源考核与河长制考核结合起来。”周潮洪说。
同时,完善鼓励农业节水的政策,提高农业用水计量率,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节水;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业节水和水价改革;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大力推行低成本高效节水技术;建立农业节水奖惩机制。此外,周潮洪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农业节水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大力培养农业节水设施运维人员,积极探索推广市场化、专业化运管模式。
告别“空心化” 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全国人大代表、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宝玲说,如今,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在减少、年龄在老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
“农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的实质是传统农业效益比较低,缺乏吸引力,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为此,杨宝玲建议,应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
谈到具体举措,杨宝玲认为,应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对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进行资格认证,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农民提高素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其加快成长,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还应大力倡导‘返乡创业’,建议市级部门制定出台支持社会资本、城市市民到农村投入产业开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境外企业到农村投资建厂的具体政策,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加速推进城乡人才互动、要素流动。”杨宝玲说。(记者 孟若冰 刘平 韩雯 张雯婧 李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