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08:09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婀娜 吴 月
数据来源:教育部
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为什么要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如何吸引和培养拔尖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本版今起推出“两会后探落实·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系列报道,聚焦各高校在选拔、培养、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编 者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拔尖计划”毕业生宫勇吉,毕业后留学深造,并在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如今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眼下,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毕业生田恩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回忆本科时光,最难忘的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了多个科研训练项目,在他看来,“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坚定了我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信念”。
如何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
“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谈及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说。
“发展强大的基础学科,需要一大批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青年才俊。”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深有同感,“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基础能力是关键,而基础学科所构建的就是这样一种‘底层能力’。”
基于对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迫切性的深刻认识,近年来,教育部以及相关高校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做了一系列探索。
开辟多元渠道,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202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起步阶段遴选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试点,两年来共录取新生1万余人。
同时,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厚植土壤。“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拔尖计划”)持续推进,在77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培养基地,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96%的本科毕业生继续在基础学科深造。通过实施“英才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6000余名中学生走进大学参与科研实践,推进科教融合育人。
此外,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2012年以来增设数据计算及应用、量子信息科学等10个理学新专业和古文字学等冷门本科专业,认定建设1189个基础学科一流专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要为杰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科学设计、协同配合。
围绕选拔,“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和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培养、评价与使用、保障等环节,教育部深入实施“拔尖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探索建设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区”,形成了“选拔设通道、培养留空间、评价长周期”的育人模式。
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实行全员导师制,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拔尖学生荣誉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思考,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天津大学与校内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合作,引导学生加强需求导向的自由探索……
“我国本科生具有‘高均值,低方差’的整体性特征,一流大学本科生则呈现‘个体差异性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如何让有潜质的未来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是不能回避的难题。”在南开大学伯苓学院副院长段文斌看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应更多依靠专家主导的多维度评价和遴选。“同时,在学生培养上,强调‘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一桶水’。”段文斌认为,学校应注重因材施教,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成为主导。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曾这样形容。古典语文学项目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但常常自发组织读书会、研讨会;生命科学学院通过鹿鸣书院开辟400余平方米活动空间,均在学术名师的实验室附近……通过种种举措,北京大学给予拔尖人才适宜的成长空间。
在复旦大学,开放性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5年起,复旦启动高挑战度和高开放性的“本科荣誉项目”,面向全校所有院系,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设计相关专业。项目不设门槛,动态管理,学生基于自愿修读高挑战度的荣誉课程,教学管理上采用灵活的选课退课机制,允许学生中途在荣誉课程和对应普通课程中相对自由地切换,鼓励学生大胆挑战高难度荣誉课程。
“要为杰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看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持续探索、汇聚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等特点,需要持续探索、汇聚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选拔上,需要创设多元渠道,多阶段、多方式发现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优秀苗种”,探索建立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建议拓展基础学科人才选拔通道,进一步选拔更多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不断总结各个高校二次选拔的经验,为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更多优秀本科生攻读基础学科研究生,加快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储备。”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建议。
在培养上,需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间。“我们的想法是:宁愿多留白,绝对不超载。”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介绍,为改变以往部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较满,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的问题,书院强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模块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课程修读方案,为有学术志趣、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评价上,需要“长周期”观测。有专家表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遵循“长周期培养、长周期评价、长周期支持”的原则。“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创新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徐雷建议,破除用唯绩点、唯论文来评价学生,应通过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力、刨根问底的钻研力、发自内心的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形成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此外,在保障上,还需稳定经费支持。专家建议,应当建立国家、地方、学校、社会联动的多元化经费支持机制,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师资配备、科研实践、国际交流等方面给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提供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和优质资源供给。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已加大对基础学科建设的布局,日前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基础学科相关建设学科共124个(不含北大、清华),占公布名单中全部433个建设学科的29%。
“下一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超常规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为重点,坚持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全方位谋划,坚持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全要素改革,坚持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职业发展阶段全周期支持,坚持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等全链条衔接,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来源:教育部
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为什么要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如何吸引和培养拔尖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本版今起推出“两会后探落实·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系列报道,聚焦各高校在选拔、培养、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编 者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拔尖计划”毕业生宫勇吉,毕业后留学深造,并在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如今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眼下,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毕业生田恩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回忆本科时光,最难忘的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了多个科研训练项目,在他看来,“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坚定了我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信念”。
如何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
“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谈及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说。
“发展强大的基础学科,需要一大批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青年才俊。”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深有同感,“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基础能力是关键,而基础学科所构建的就是这样一种‘底层能力’。”
基于对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迫切性的深刻认识,近年来,教育部以及相关高校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做了一系列探索。
开辟多元渠道,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202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起步阶段遴选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试点,两年来共录取新生1万余人。
同时,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厚植土壤。“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拔尖计划”)持续推进,在77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培养基地,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96%的本科毕业生继续在基础学科深造。通过实施“英才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6000余名中学生走进大学参与科研实践,推进科教融合育人。
此外,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2012年以来增设数据计算及应用、量子信息科学等10个理学新专业和古文字学等冷门本科专业,认定建设1189个基础学科一流专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要为杰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科学设计、协同配合。
围绕选拔,“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和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培养、评价与使用、保障等环节,教育部深入实施“拔尖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探索建设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区”,形成了“选拔设通道、培养留空间、评价长周期”的育人模式。
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实行全员导师制,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拔尖学生荣誉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思考,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天津大学与校内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合作,引导学生加强需求导向的自由探索……
“我国本科生具有‘高均值,低方差’的整体性特征,一流大学本科生则呈现‘个体差异性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如何让有潜质的未来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是不能回避的难题。”在南开大学伯苓学院副院长段文斌看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应更多依靠专家主导的多维度评价和遴选。“同时,在学生培养上,强调‘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一桶水’。”段文斌认为,学校应注重因材施教,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成为主导。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曾这样形容。古典语文学项目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但常常自发组织读书会、研讨会;生命科学学院通过鹿鸣书院开辟400余平方米活动空间,均在学术名师的实验室附近……通过种种举措,北京大学给予拔尖人才适宜的成长空间。
在复旦大学,开放性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5年起,复旦启动高挑战度和高开放性的“本科荣誉项目”,面向全校所有院系,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设计相关专业。项目不设门槛,动态管理,学生基于自愿修读高挑战度的荣誉课程,教学管理上采用灵活的选课退课机制,允许学生中途在荣誉课程和对应普通课程中相对自由地切换,鼓励学生大胆挑战高难度荣誉课程。
“要为杰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看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持续探索、汇聚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等特点,需要持续探索、汇聚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选拔上,需要创设多元渠道,多阶段、多方式发现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优秀苗种”,探索建立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建议拓展基础学科人才选拔通道,进一步选拔更多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不断总结各个高校二次选拔的经验,为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更多优秀本科生攻读基础学科研究生,加快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储备。”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建议。
在培养上,需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间。“我们的想法是:宁愿多留白,绝对不超载。”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介绍,为改变以往部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较满,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的问题,书院强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模块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课程修读方案,为有学术志趣、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评价上,需要“长周期”观测。有专家表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遵循“长周期培养、长周期评价、长周期支持”的原则。“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创新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徐雷建议,破除用唯绩点、唯论文来评价学生,应通过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力、刨根问底的钻研力、发自内心的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形成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此外,在保障上,还需稳定经费支持。专家建议,应当建立国家、地方、学校、社会联动的多元化经费支持机制,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师资配备、科研实践、国际交流等方面给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提供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和优质资源供给。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已加大对基础学科建设的布局,日前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基础学科相关建设学科共124个(不含北大、清华),占公布名单中全部433个建设学科的29%。
“下一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超常规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为重点,坚持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全方位谋划,坚持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全要素改革,坚持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职业发展阶段全周期支持,坚持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等全链条衔接,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8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