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09:01 广州日报
展览名称: “越华路的故事” (下图为海报)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29日~ 2023年3月26日 展览地点: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越华路小东营5号)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3月29日,由广州博物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主办的“越华路的故事”展在“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专题展厅正式开幕。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所在地就在越华路,这条路上留下了很多值得铭记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这个展览中,通过一张张老地图、老照片,被娓娓道来。
展览分三部分 展示城市变迁的缩影
“越华路的故事”展览围绕“因书院而得名的历史老街”“明清时期的城市中心街道”“城市近代化进程的缩影”三个部分展开,带观众一起重温越华路的历史,展示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越华路西连吉祥路,东接仓边路,与正南路、广仁路相交,全长570多米。越华路是两千年来广州的城市中心区域,南越、南汉王宫距其咫尺,紧挨着明清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此创建越华书院,得名越华路,沿用至今。
主办方介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展到越秀山,史称老城或内城。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和经济发展,明朝又在老城南边加建城墙,史称新城或外城。清初在明城两侧增筑两翼,形成北倚越秀山镇海楼、南临五仙门、东抵大东门、西达西门口的城垣范围。今越华路正处于内城中心,明清时,此地因位于明清广州布政司署后方,东段(从今仓边路至正南路)称为司后街;西段因有一座东岳庙,亦称东岳街。2003年,考古人员在中山四路发掘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遗址,发现这是一座朝南向、中轴对称的三进三开间院落,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为“司后街”之名增添了实物佐证。
展览亮点 清代中后期广州形成了书院教育网络
展览名称: “越华路的故事” (下图为海报)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29日~ 2023年3月26日 展览地点: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越华路小东营5号)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3月29日,由广州博物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主办的“越华路的故事”展在“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专题展厅正式开幕。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所在地就在越华路,这条路上留下了很多值得铭记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这个展览中,通过一张张老地图、老照片,被娓娓道来。
展览分三部分 展示城市变迁的缩影
“越华路的故事”展览围绕“因书院而得名的历史老街”“明清时期的城市中心街道”“城市近代化进程的缩影”三个部分展开,带观众一起重温越华路的历史,展示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越华路西连吉祥路,东接仓边路,与正南路、广仁路相交,全长570多米。越华路是两千年来广州的城市中心区域,南越、南汉王宫距其咫尺,紧挨着明清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此创建越华书院,得名越华路,沿用至今。
主办方介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展到越秀山,史称老城或内城。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和经济发展,明朝又在老城南边加建城墙,史称新城或外城。清初在明城两侧增筑两翼,形成北倚越秀山镇海楼、南临五仙门、东抵大东门、西达西门口的城垣范围。今越华路正处于内城中心,明清时,此地因位于明清广州布政司署后方,东段(从今仓边路至正南路)称为司后街;西段因有一座东岳庙,亦称东岳街。2003年,考古人员在中山四路发掘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遗址,发现这是一座朝南向、中轴对称的三进三开间院落,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为“司后街”之名增添了实物佐证。
展览亮点 清代中后期广州形成了书院教育网络
广州是广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岭南文化中心所在。旧址位于今越秀区药洲遗址的广东提督学政署,是主管全省文教的地方官署,简称学政、学院等,对广东文教影响很大。
在展览中我们得知,以广东提督学政署为中心,至清代中后期,在广州形成了一个书院教育网络,其中越华书院与粤秀书院、羊城书院、应元书院并称清代广州四大书院。
而越华书院之影响,还不仅在教育领域。
1839年初,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主持禁烟,即以越华书院为驻节行辕,带领地方官员体察民情,制定禁烟措施,并推行查烟贩、筑炮台、练水勇等一系列举措。曾任广州越华书院及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堂长的著名学者、史学家、地理学家梁廷枏,也出谋划策,给林则徐很大支持。
鸦片战争之后,曾经由商人捐资、接收商人子弟的越华书院大不如前,其地位渐被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取代。20世纪初,越华书院的历史宣告终结,越华路则带着这段荣光留存至今。
留下很多光辉记忆
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之后开始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广州逐渐由一个古老的都会向近代城市转变。越华路及周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1919年竣工的广东省财政厅大楼,就是在原明清两代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旧址上修建的,这是一幢仿欧洲流行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是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新式建筑中杰出的代表。
一条不长的越华路,还见证了广州的城市发展变迁,留下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记忆。
1911年,“三·二九”起义爆发,以今越华路小东营5号之地为起义指挥部。1958年,位于小东营5号的辛亥“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被辟为纪念馆,在此举办专题展览纪念辛亥“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
不远处,位于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是广州党组织早期活动的重要地点。2019年4月杨匏安旧居修缮竣工,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文:记者 卜松竹 图:“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提供 通讯员: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