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5 05:25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张鹏禹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象、物候变化,形塑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而节日更富于多样的民俗内涵与纪念意义。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在清明交汇,令这个日子意义特别。它在万物滋长、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提醒我们停下脚步,驻足回望,与逝去的亲人、先贤、英烈进行沟通与交流。在追忆与思念中,我们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解放出来,重新打量生命的意义、感受时间的珍贵。清明节带给我们的,是对过去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校准。
清明至,怀亲人。《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这一天,人们踏青、扫墓,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怀念曾经与我们相伴的亲人,追忆赐予我们生命的祖先。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体现。尽管时代更迭,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提倡文明祭扫、线上祭扫,但民俗仪式背后的节日内核没有变,那就是对先祖的感恩和怀念。我们感念他们给我们生命,教我们做人,也从他们的家训、叮咛和嘱托中不断校准前行的方向。
清明至,念先贤。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传统盛事。这一天,炎黄子孙礼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溯源寻根,凝心铸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如满天星斗般傲然闪耀的往圣先贤,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对传统的回眸中,我们走近历史,原其理、悟其心、行其道,更明白了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象、物候变化,形塑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而节日更富于多样的民俗内涵与纪念意义。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在清明交汇,令这个日子意义特别。它在万物滋长、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提醒我们停下脚步,驻足回望,与逝去的亲人、先贤、英烈进行沟通与交流。在追忆与思念中,我们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解放出来,重新打量生命的意义、感受时间的珍贵。清明节带给我们的,是对过去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校准。
清明至,怀亲人。《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这一天,人们踏青、扫墓,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怀念曾经与我们相伴的亲人,追忆赐予我们生命的祖先。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体现。尽管时代更迭,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提倡文明祭扫、线上祭扫,但民俗仪式背后的节日内核没有变,那就是对先祖的感恩和怀念。我们感念他们给我们生命,教我们做人,也从他们的家训、叮咛和嘱托中不断校准前行的方向。
清明至,念先贤。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传统盛事。这一天,炎黄子孙礼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溯源寻根,凝心铸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如满天星斗般傲然闪耀的往圣先贤,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对传统的回眸中,我们走近历史,原其理、悟其心、行其道,更明白了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清明至,祭英烈。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百多年来,在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关口,无数英烈用奋斗与牺牲点燃了通向未来的希望之火。他们中,有觉醒年代里献身信仰的先驱;有战火纷飞中马革裹尸的战士;有隐蔽战线上隐姓埋名的英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有为家国安危和人民周全献出生命的楷模,有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战役中,被永远定格的榜样。祭奠英烈、追思英雄,是为了铭记他们、学习他们、弘扬他们的精神,更是为了不负他们,不负家国,不负人民,凝聚起迈向未来的力量。
历史、现时和未来在清明交叠,连接起古人与今人,逝者与生者。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怀着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迎接着未来的曙光与可能的挑战。前路漫漫,一时的驻足回望是为了积蓄力量、辨认方向。回首来路,我们更加明白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砥砺前行,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与纪念。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