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社会

引进外来树种 只看“颜值”就够?

2022-04-06 07:32 四川日报  

近日,位于成都市简阳市的东麓花溪,黄花风铃木进入盛花期。

继蓝花楹后,又一个外来树种火了!“满城尽是‘黄金甲’。”4月3日,正在成都温江区蓝枫园赏花的市民曾娴,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些“黄金甲”原产于中美洲、南美洲,后引进到中国,因花色艳黄、花形酷似风铃,得名黄花风铃木。

这个春天,除成都,省内泸州、乐山、自贡等地大街小巷的黄花风铃木也进入盛花期。“怎么突然一下就火了!”带着疑问,记者展开调查。

引进

根据自身环境 需要3到5年观察期

成都东部新区海螺镇两河村是四川黄花风铃木早期种植基地之一。“这里的黄花风铃木大部分有10年树龄了。”拿出随身携带的软尺,苗木商毛家勇随机量了一棵树的胸径——11厘米。他说:“每株能卖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毛家勇与黄花风铃木“结缘”是在2010年。当时,他和合伙人何鹏飞等调研苗木市场时发现,黄花风铃木的价格是桂花等苗木的2到3倍。这促使他们决定将这种树引到成都。

“引进外来树种,需要根据自身的地域条件、气候环境来选择,涉及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潘远智介绍,试种是观察外来树种与生态环境适配度的关键,至少需要3到5年观察期。

毛家勇等人先在成都流转100亩土地,试种了多花和少花两个品种。经过3年观察,他们发现,虽然多花品种比少花品种生长周期长,但抗寒性更好、开花量更大。另外,受气温等因素影响,黄花风铃木入川后,一般3月下旬进入盛花期,“如果雨水天气少,花期最长达20天。”

近日,位于成都市简阳市的东麓花溪,黄花风铃木进入盛花期。

继蓝花楹后,又一个外来树种火了!“满城尽是‘黄金甲’。”4月3日,正在成都温江区蓝枫园赏花的市民曾娴,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些“黄金甲”原产于中美洲、南美洲,后引进到中国,因花色艳黄、花形酷似风铃,得名黄花风铃木。

这个春天,除成都,省内泸州、乐山、自贡等地大街小巷的黄花风铃木也进入盛花期。“怎么突然一下就火了!”带着疑问,记者展开调查。

引进

根据自身环境 需要3到5年观察期

成都东部新区海螺镇两河村是四川黄花风铃木早期种植基地之一。“这里的黄花风铃木大部分有10年树龄了。”拿出随身携带的软尺,苗木商毛家勇随机量了一棵树的胸径——11厘米。他说:“每株能卖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毛家勇与黄花风铃木“结缘”是在2010年。当时,他和合伙人何鹏飞等调研苗木市场时发现,黄花风铃木的价格是桂花等苗木的2到3倍。这促使他们决定将这种树引到成都。

“引进外来树种,需要根据自身的地域条件、气候环境来选择,涉及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潘远智介绍,试种是观察外来树种与生态环境适配度的关键,至少需要3到5年观察期。

毛家勇等人先在成都流转100亩土地,试种了多花和少花两个品种。经过3年观察,他们发现,虽然多花品种比少花品种生长周期长,但抗寒性更好、开花量更大。另外,受气温等因素影响,黄花风铃木入川后,一般3月下旬进入盛花期,“如果雨水天气少,花期最长达20天。”

试种结果让毛家勇有了信心。10余年来,他们已在成都建立了7个多花黄花风铃木种植基地,规模达3000余亩近8万株。产品不仅供给川内,还销往云南、海南、贵州等省份。

影响

不能只顾“好看”要科学评估利弊

不只是黄花风铃木,近年来,蓝花楹、美国红枫、科罗拉多蓝杉、加拿利海枣、红叶石楠等外来景观树,纷纷出现在四川的城市景观中。

“这反映了一个趋势:城市景观从最初以绿化为目的,过渡到画境、意境审美境界。”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张杰说。

潘远智也持同样观点,在他看来,人们通常对土生土长的树种习以为常,而对一些外来树种非常感兴趣。

但城市绿化若只顾“好看”,也可能烦恼不断。

张杰举例,小叶榕、天竺桂等树木生长快,四季常青,观赏效果好,曾在四川多地广为引进。可好景不长,几年前,由于极端低温天气,大量小叶榕、天竺桂被冻伤,甚至枯死。

有的植物换地方后,长势不好;而长得太好的植物,则变成强势的“入侵者”,威胁本土植物生长,如前些年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需要科学评估利弊。”张杰表示,在引进过程中,应对外来树种的各种特性、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尤其关注对引入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反思

外来树种热 别忘了留住城市乡愁

街上五颜六色的树多了,老成都人余理却怀念起“四十里为锦绣”的木芙蓉。在他看来,行道树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

如何留住城市居民的乡愁?“如同城市建筑不能千人一面,城市绿化树种也不能忽略地域性和特色化。”张杰认为,四川生物多样性丰富,大量乡土树种经过本地气候环境的长期考验,“练就”了一身适应本地水土的“特殊本领”,易种、易活、易管。

这样的观点得到城市规划者的认同。“我们在规划中明确,在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特色,兼顾植物多样性。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70%以上,比如常见的银杏、香樟、桢楠等。”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把植物‘植入’城市文化中。”潘远智表示,应梳理本地历史中相关植物文化资源,营造公园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如成都打造望江楼公园“竹文化”、桂湖“桂树文化”、都江堰“银杏文化”,既能提高文化感知度,还能展现文脉特色。(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莎 文/图)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