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08:01 四川日报
行走新巴蜀
从数据中感受——
绵阳的活力与潜力
2021
绵阳GDP达3350.2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377.32亿元
●第二产业1352.65亿元
●第三产业1620.3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5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0元
2020
绵阳GDP达3020.5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370.97亿元
●第二产业1186.89亿元
●第三产业1462.6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8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
2019
绵阳GDP达2870.4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302.46亿元
●第二产业1161.75亿元
●第三产业1406.2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5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
2018
绵阳GDP达2613.3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266.96亿元
●第二产业1090.63亿元
●第三产业1255.7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1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1元
2017
绵阳GDP达2313.57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260.75亿元
●第二产业993.66亿元
●第三产业1059.1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2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2元
行走新巴蜀
从数据中感受——
绵阳的活力与潜力
2021
绵阳GDP达3350.2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377.32亿元
●第二产业1352.65亿元
●第三产业1620.3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5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0元
2020
绵阳GDP达3020.5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370.97亿元
●第二产业1186.89亿元
●第三产业1462.6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8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
2019
绵阳GDP达2870.4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302.46亿元
●第二产业1161.75亿元
●第三产业1406.2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5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
2018
绵阳GDP达2613.3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266.96亿元
●第二产业1090.63亿元
●第三产业1255.7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1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1元
2017
绵阳GDP达2313.57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260.75亿元
●第二产业993.66亿元
●第三产业1059.1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2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2元
数据来源:绵阳市统计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勇 整理)
4月8日上午,为采访绵阳市涪城区“涪城荟”招商联盟誓师大会,“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开启了导航找路模式。
跟着导航软件,驶入主干道进入涪城临港经济发展区,路两侧的景色有些陌生——原本路旁因施工建设而开挖的地面,如今已种上绿色的行道树和草坪;印象中总是布满施工机械的厂区,如今已化身为整洁厂房……
来参加活动的许多嘉宾也生出类似感慨:“不到一年,这里又大变样了!不用导航软件就找不到路了。”经过5年的蝶变,原来绵阳城区西侧、南侧的两片空地,如今已建起巨大厂房,并由龙头企业拓展为两大片园区。这里的出产物,从蔬菜粮油变为显示面板,成就了两家年产值破百亿元的新型显示产业企业。随着重大项目持续落地、产能升级,预计到2025年,绵阳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将超千亿元。
近年来,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绵阳沿着“导航”前进,实现了由引进大项目到延长产业链,继而成长为大园区的“三级跳”。
寻路
电子信息产业如何焕发“第二春”
在大会现场,采访小分队注意到,近40家成员单位中,不只有涪城区相关部门,还有一些绵阳企业界的新面孔,如创业黑马、联东U谷、中南高科等。
拥有长虹、九洲两大龙头企业,绵阳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早,但也面临“如何寻找到下一个巨头”的难题——2017年,以长虹为代表的数字家庭产业占了绵阳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的绵阳,暴露了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缺屏少芯”的产业短板。
改变从大项目的到来开始。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柔性面板项目、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液晶面板项目接踵而至。
当天,采访小分队一行特意驱车环临港经济发展区绕行一圈,曾经一览无余的空地,如今一栋栋层次有序的厂房已拔地而起。在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外绕行一周,即便开车也需要七八分钟,而在上班时段,路边的停车位都是满满当当。
探路
龙头企业的朋友竞相而至
龙头企业一到,其“朋友圈”——配套企业也随之而来。
惠科液晶面板项目的厂区向东几百米外,一个园区正在建设中——这是投资50亿元的惠科模组项目。在京东方柔性面板项目不远处,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一期项目正在进行桩基础施工,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此外,锐坤电子、法液空等10余个配套项目则落户更早。
由“点”变“链”,龙头企业延伸了产业链。在此推动下,绵阳“招大引强”成效显著: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绵阳累计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411个。
在当天的大会上,该联盟组建了一支150人的招商团队,其中相当部分来自企业。涪城区希望通过企业渠道,围绕当地产业发展所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精准招引。2022年,招商联盟将力争签约金额达到600亿元、签约项目达200个。
驶离临港经济发展区时,采访小分队特意多看了一眼园区的路牌,猜想下次再来采访时,这里又会多出几个企业名字。
铺路
“园区提质”撑起未来发展
途经临港经济发展区的美食街,正值午餐时间,街上人来人往。采访小分队发现,美食街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不是餐饮企业,而是园区的企业服务中心。中心的公示栏上,列明了各类可向企业及企业员工提供的服务。
在采访小分队与园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服务意识”被采访对象反复提及。“最大的变化,就是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职能。通过4名服务专员的入驻,就近满足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需求。”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最近,绵阳启动“园区提质 企业满园”行动,一系列专项政策正在制定起草中,既要在绵阳各个产业园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还将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释放活力。
打开卫星地图,高空俯瞰绵阳,从西侧的京东方项目到南侧的惠科项目,两者相距约20公里,如今两地纷纷涌现出一个个专业园区,预计下次来采访时,导航又将带采访小分队看到一片新天地。(李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