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大山深处的“石榴籽” 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2022-04-12 17:32   作者:李平 赵祖乐

有着“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下辖乡镇20个,人口18.7万,辖区内有藏、羌、回、汉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36%。因多民族聚居、地势偏远、基础条件薄弱等突出问题,当地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始终是个难题。近年来,平武县人民法院以“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为着力点,以特色法庭为抓手,立足实际,从众多案件调解实践中找获了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的最优答案。

平武县人民法院共辖江油关、水晶、平通、龙安4个人民法庭,每年法庭处理案件800余件,其中民事调解占大幅比例,近600余件。平武县法院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经济等多方因素,从加强民族团结、助推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入手,力促“石榴团结花”在大山深处绽放。

从尊重“声望者”发力,提升调解员库质量。民族的多元性为平武县带来了丰富的风土人情,为充分尊重当地民族民俗,保护民族文化多样化,平武县人民法院将地域文化与法治文化融入法庭审判,邀请民族头领、阿訇、家族族长、村社干部进入“石榴籽”调解员库,充分提升“石榴籽”调解库的质量。如今“石榴籽”调解员库人数已有40余名,达到全县少数民族地区全覆盖。通过积极鼓励“石榴籽”调解员发挥其群众信任、基层经验丰富、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开展联络、调解、普法等工作,带动辐射所辖乡镇、村社力量,实现借乡土文化、用乡音乡情、靠乡土办法化解纠纷高效化。

特色文化孕育特色法庭,多民族大家庭诞生“石榴籽”调解室。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和对当地文化的不断深入了解,平武县人民法院将法庭布局进行了优化,以“阳光型、服务型、效能型”三型法庭为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江油关镇浓厚的三国文化孕育了“三国文化”法庭、独具魅力的藏式法庭诞生在擅长歌舞、热情好客的水晶、“纳吉纳鲁”的祝福则是来自茶味飘香的平通羌式法庭。特色法庭与“石榴籽”调解室相结合也让法庭收获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强烈的认同感,有问题找特色法庭,有矛盾找“石榴籽”调解室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共识。平武县人民法院在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前,联合诉讼服务站点,片区法庭运营,充分发挥“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先行参与案件调解的作用,在办理的案件中,石榴籽调解室调解率达98%,已办结案件的群众满意度高达100%。

有着“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下辖乡镇20个,人口18.7万,辖区内有藏、羌、回、汉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36%。因多民族聚居、地势偏远、基础条件薄弱等突出问题,当地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始终是个难题。近年来,平武县人民法院以“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为着力点,以特色法庭为抓手,立足实际,从众多案件调解实践中找获了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的最优答案。

平武县人民法院共辖江油关、水晶、平通、龙安4个人民法庭,每年法庭处理案件800余件,其中民事调解占大幅比例,近600余件。平武县法院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经济等多方因素,从加强民族团结、助推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入手,力促“石榴团结花”在大山深处绽放。

从尊重“声望者”发力,提升调解员库质量。民族的多元性为平武县带来了丰富的风土人情,为充分尊重当地民族民俗,保护民族文化多样化,平武县人民法院将地域文化与法治文化融入法庭审判,邀请民族头领、阿訇、家族族长、村社干部进入“石榴籽”调解员库,充分提升“石榴籽”调解库的质量。如今“石榴籽”调解员库人数已有40余名,达到全县少数民族地区全覆盖。通过积极鼓励“石榴籽”调解员发挥其群众信任、基层经验丰富、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开展联络、调解、普法等工作,带动辐射所辖乡镇、村社力量,实现借乡土文化、用乡音乡情、靠乡土办法化解纠纷高效化。

特色文化孕育特色法庭,多民族大家庭诞生“石榴籽”调解室。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和对当地文化的不断深入了解,平武县人民法院将法庭布局进行了优化,以“阳光型、服务型、效能型”三型法庭为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江油关镇浓厚的三国文化孕育了“三国文化”法庭、独具魅力的藏式法庭诞生在擅长歌舞、热情好客的水晶、“纳吉纳鲁”的祝福则是来自茶味飘香的平通羌式法庭。特色法庭与“石榴籽”调解室相结合也让法庭收获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强烈的认同感,有问题找特色法庭,有矛盾找“石榴籽”调解室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共识。平武县人民法院在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前,联合诉讼服务站点,片区法庭运营,充分发挥“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先行参与案件调解的作用,在办理的案件中,石榴籽调解室调解率达98%,已办结案件的群众满意度高达100%。

从深化换位思考找方法,提供司法便捷最大化。为照顾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与平武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活用少数民族节庆日、赶集日营造轻松氛围,定分止争促进和谐;法官的身影出现在民族村寨里、农户屋舍中、田间地头上,“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的名字出现在少数民族同胞的口头上、心田里。“石榴籽”调解室的调解员与特色法庭的法官们利用巡回办案的方式,深化“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案件警示作用。平武县人民法院每年都会开展至少3次以上调解员专项培训,并坚持每季度在“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持续提升调解员专业法律素养。

发挥基层优势,大力推广“石榴籽”成功经验。近年来,平武县人民法院发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优势,将白马藏族乡和平通羌族乡建立的“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乡镇矛调中心、村居社区设立的24个“零距离”诉讼服务站点,就地快速解决纠纷,真正做到“让法官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各法庭积极探索多元化解机制,以“石榴籽”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全力推行“枫桥经验”和“无讼村社”活动,使纠纷在源头化解、在诉前解决。平武县人民法院还依据自身实际,以片区为单位,设立驻村法官工作室和“云上参审室”,方便偏远地区群众诉讼,实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到司法服务“零距离”的转型升级。

平武县人民法院以“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为着力点,以特色法庭为抓手,立足实际,做到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这就是该院交给社会的一张实践答卷。平武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为平武县乡村振兴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法治力量,以“刀刃内向”的勇气,持续推进深化改革。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