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湖北>产业财经

钻研技术  破解难题(工匠绝活)

2022-04-15 08:14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摄影报道

【绝活看点】

薛魁:新疆第一代生产乙烯的技术人员,先后参与多项重点乙烯工程建设,发现并解决生产问题百余项,组织或参与创新创效项目20余项,为乙烯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扎根乙烯生产一线31年,薛魁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一大早,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里,气氛热烈……

“薛师傅,减粘塔塔釜泵入口过滤器要每三天清焦一次,太频繁了,能不能直接换个大点的过滤器呢?”“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焦的来源和近期焦量增大的原因。”针对徒弟们的疑惑,乙烯装置高级技师薛魁(见图)耐心作答。

刚走出工作室,薛魁又快步来到中心控制室。“这里是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大脑’,操作员可以用电脑操控现场的每个仪表和阀门。我需要在这里了解乙烯装置各项工艺参数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一个小时后,薛魁戴上安全帽,又奔波在塔林管廊,开始现场巡检……忙碌,是他的常态。

“乙烯产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薛魁一边检查现场设备一边说,乙烯装置集高温、高压、深冷等多种严苛条件于一身,并具有裂解原料构成多样、裂解反应机理复杂、反应和分离工艺条件变化大等技术难点,“这要求操作工人具备严谨的职业技能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1991年,新疆年产14万吨乙烯工程落户独山子,刚刚参加工作的薛魁成为新疆第一代“乙烯人”。为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薛魁深深扎在一线,不断跨岗位、跨工段学习,光学习笔记就记下几十万字。几年下来,薛魁全面掌握了分离、裂解和压缩三个工段的技术,成为乙烯装置的全能操作手。

2001年,他通过定性和大量的定量分析,解决困扰乙烯装置生产的多个技术难题,使独山子石化公司的乙烯燃动能耗、双烯收率和加工损失率稳居中国石油前三名;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增效近4.5亿元。

2005年,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获批开建。在技术资料审查中,薛魁清理出乙烯装置问题近400项,并对裂解气管道取消膨胀节等重大方案性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2018年底,独山子石化实施乙烯优化调整项目,新建一台裂解炉。薛魁白天泡在施工现场,晚上比对技术资料;最终,他检查出汽包升汽线设计和施工错误等多项重大问题。薛魁感慨道:“幸亏我们在施工阶段发现了这问题,否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学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经过反复推敲,薛魁总结摸索出“裂解炉问题炉管风门精准调节法”,该操作法极大地延长了轻烃裂解炉的运行周期,在行业中得到广泛推广。“裂解炉的运行周期会直接影响乙烯装置的效益,非常关键。”薛魁介绍。

现在的薛魁,在解决生产难题之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育新人上。他借助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为员工们提供技术指导。如今,他培养的徒弟们已在生产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新时代的工匠,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薛魁时常对徒弟们说的话。

【绝活看点】

薛魁:新疆第一代生产乙烯的技术人员,先后参与多项重点乙烯工程建设,发现并解决生产问题百余项,组织或参与创新创效项目20余项,为乙烯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扎根乙烯生产一线31年,薛魁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一大早,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里,气氛热烈……

“薛师傅,减粘塔塔釜泵入口过滤器要每三天清焦一次,太频繁了,能不能直接换个大点的过滤器呢?”“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焦的来源和近期焦量增大的原因。”针对徒弟们的疑惑,乙烯装置高级技师薛魁(见图)耐心作答。

刚走出工作室,薛魁又快步来到中心控制室。“这里是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大脑’,操作员可以用电脑操控现场的每个仪表和阀门。我需要在这里了解乙烯装置各项工艺参数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一个小时后,薛魁戴上安全帽,又奔波在塔林管廊,开始现场巡检……忙碌,是他的常态。

“乙烯产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薛魁一边检查现场设备一边说,乙烯装置集高温、高压、深冷等多种严苛条件于一身,并具有裂解原料构成多样、裂解反应机理复杂、反应和分离工艺条件变化大等技术难点,“这要求操作工人具备严谨的职业技能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1991年,新疆年产14万吨乙烯工程落户独山子,刚刚参加工作的薛魁成为新疆第一代“乙烯人”。为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薛魁深深扎在一线,不断跨岗位、跨工段学习,光学习笔记就记下几十万字。几年下来,薛魁全面掌握了分离、裂解和压缩三个工段的技术,成为乙烯装置的全能操作手。

2001年,他通过定性和大量的定量分析,解决困扰乙烯装置生产的多个技术难题,使独山子石化公司的乙烯燃动能耗、双烯收率和加工损失率稳居中国石油前三名;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增效近4.5亿元。

2005年,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获批开建。在技术资料审查中,薛魁清理出乙烯装置问题近400项,并对裂解气管道取消膨胀节等重大方案性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2018年底,独山子石化实施乙烯优化调整项目,新建一台裂解炉。薛魁白天泡在施工现场,晚上比对技术资料;最终,他检查出汽包升汽线设计和施工错误等多项重大问题。薛魁感慨道:“幸亏我们在施工阶段发现了这问题,否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学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经过反复推敲,薛魁总结摸索出“裂解炉问题炉管风门精准调节法”,该操作法极大地延长了轻烃裂解炉的运行周期,在行业中得到广泛推广。“裂解炉的运行周期会直接影响乙烯装置的效益,非常关键。”薛魁介绍。

现在的薛魁,在解决生产难题之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育新人上。他借助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为员工们提供技术指导。如今,他培养的徒弟们已在生产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新时代的工匠,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薛魁时常对徒弟们说的话。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5日 06 版)
(责任编辑:王郭骥)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