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

融入生活的文学教育令人神往

2022-05-18 08:41 光明日报  

文学教育既是当今社会舆论场上的一个熟悉的旧话题,也是在公共文化领域不断抽出枝芽的新景观。从字面来看,文学教育以文学为工具和载体,自然先是文学的然后才是教育的,归根到底重在精神的多重感受与繁复的人间体验。它以文学、教育为双重根底,本身又不断开疆拓土而跨越了不同职业的樊篱,自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如何打开文学教育这一宝藏,最为关键的乃是融入生活。可以说,融入生活的文学教育令人神往。

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与教育如何结合,是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前提。像一匙晶莹剔透的盐融入一杯澄澈的清水,表面上看似乎一晃而过、不留痕迹,但舌尖不会骗人,盐的咸味让人的味蕾得到别样的体验。

在“文学教育”这一术语的释义中,文学作为前缀和限定词,让这一复合体生出无限可能,因为文学既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承载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美。语言是存在之家,通向语言的路永远诱惑着我们。与实用的、功利的价值相比,文学内在的、审美的、非功利的价值尤其引人注目。那些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才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正可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学如此,教育何尝不是同样如此?取其广义,教育是有目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词源来看,在西方,“教育”一词有“引出”“导出”之意,以知识为工具来升华生命个体精神。文学遇上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学+教育”,而是双向赋能的比翼齐飞,是文学与教育发挥各自优势的有机结晶。

在人牙牙学语之时,文学以童话、歌谣、故事、寓言、古诗、动画等形式,成为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定位也让文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至于历经风雨的成人阶段,文学教育更是无孔不入,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教育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呈现的是发出璀璨光芒的不同球面,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多重折射和反光。即使因为社会分工的迥异,每个人触摸文学和拥抱教育的机会与频次因人而异,但文学教育并没有挥手远去,而是像忠诚的影子一样不离不弃。

文学教育与生活具有高度的重构性,不但重叠于某个阶段,而且贯通于人的一生。以消遣闲适为阅读目的的普通读者如此,畅游书海精于此业的专家学者也同样如此。

突然记起这么一则小故事。当代文学史研究专家洪子诚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讲“当代文学史问题”课程,讲过一个现实的故事片段。一次,他和诗评家谢冕先生一起参加教材讨论会,议题包括评议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当代文学等不同课程。当讨论到会计学等课程时,他和谢冕都不敢发言,只能洗耳恭听。轮到讨论当代文学时,经济学、会计学等非文学专业教授争先恐后发言,言下之意是他们对文学也懂很多。对这一小故事有多种解读,包括文学教育打破了专业壁垒,其低门槛、多融通的特征足够让不同专业的人进进出出。

作为一名高校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我在与全国不少同行交流中有此共识,不管是大学生或研究生,如果不深入、系统地读书,接受纯正健康的文学教育和学术训练,与一些没有高学历的人相比,可能在文学阅读、感受、表达上并不占优势。因为文学教育的大门始终向大众敞开,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完全靠自学都可以赶超。

文学的力量绵延不绝,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文学教育为什么能融入生活呢?

人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与提高,需要文学的介入。以语言为筏、文字为桨,文学通过文字审美地记录生活,可以让不同读者跨越时空的种种局限,增加生命的长度、厚度,想象和体验别处的生活,并以之作为借鉴。徜徉其间,或忘情于山水风物,或沉迷于叙事抒情,或有感于故事细节,或动心于人物形象,岂不乐哉!

作家叶辛当初离开繁华的上海,前往穷乡僻壤的贵州乡下当知青,随身携带了装满世界文学名著的两个木箱,在贫困的乡间暗自咀嚼文学的食粮,终于成长为新时期贵州文坛的一棵大树,后来走进当代文坛的重要殿堂。

人的情感、意志和以此为核心的心灵世界,给予文学一个特殊的位置。文学是韧性的、温情的,也是形象的、直观的,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暗自吻合,像徐志摩笔下快乐的雪花一样消融在人的心胸。每当文学与特殊人群或人的特殊时期邂逅之时,比如人处于情绪低潮时,文学的力量更是绵延不绝,或者内化为心中的堡垒让人固守,或者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记得几年前,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校方为入学的新生赠送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告诫清华骄子在未踏入大学之前汲取文学的营养,体会人生奋斗、理想追求。其实,20世纪80年代,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就曾引起青年的轰动。显然,文学既是青春的教科书,也为平凡的世界增添光彩。无论是古代士人生活的泛文学化,还是当今营造书香氛围的全民阅读,文学教育始终在场。

文学教育的本真力量还能让人不断地认识你自己,打通内心精神自愈的甬道,安顿或疲倦或孤独的心灵。“认识你自己。”这是西方哲学家的一句名言,通过文学教育的启迪同样可以达到。鲁迅对文学与教育的看法均是“立人”。他说:“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些见解表达的都是类似的意思。换言之,不是文学教育有理由融入生活,而是生活无理由地需要文学教育。在这一逻辑起点上,文学教育启发人的心智,让人的心灵有所凭借,改变人的命运,让人拥有无穷的力量。这些都是文学沿途中不断变化的风景。

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与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前提、理由等相比,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方式则更为迫切,也更为具体。

充分挖掘文学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存在形态和经验,立足传统与创造的二元结构,从“传统的发明”中汲取方法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是以文学为根基,“学而优则仕”的格局为文学教育创造了光明前途。科举取士的内容大多是儒家经典,《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多半以文学为内涵,传统家学、私学和历代书香之家,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都让文学教育大放异彩。大凡一个家族的壮大、儿辈的成才,无不受到文学教育或深或浅的影响。比如,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杜甫给儿子宗武一诗中有“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之语,企盼以诗书传家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在新文学史上,以笔者熟悉的贵州本土作家为例,蹇先艾受到家学渊源的熏陶,少年时期远赴北京接受新学,这样的历程才让他拥有《水葬》《贵州道上》等留世作品;何士光从贵州大学毕业后,蛰居黔北乡间十多年,在贵州文学先贤的影响下挑灯夜读、埋首笔耕,为改革文学发出“乡场上”小人物的呼声;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敲狗》获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时,动情地回忆了他与《聊斋志异》的缘分:“小时候,每逢夜深人静,母亲总是给我讲《聊斋》故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肖江虹的《傩面》在创作札记中不断追认作为中学老师的父辈给他的教诲……这一切,都是文学教育传统在不同路径上的承继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今,文学教育日渐与现代生活同步。尽管也有文学落后于生活,文学教育不断后退,文学教育和生活存在分离悖反等现象,但总体趋势是同步跟进。同步,不是走上一条崎岖的窄路,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及时得到多重印证和检验,不断向生活敞开怀抱。人生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徘徊,捷径与弯路之间的选择,亲情与友情之间的交融,都饱含着“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人生况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在文学教育与生活之间往返,并落脚于生活,两者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正如现代诗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诗句一样,“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另外,应切实重视文学经典的教育路径,追求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功效。熟悉新文学的读者不难发现,不论是高雅文学还是通俗文学,不论是影视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在新文学史上追踪一个重要作家的产出十分困难,比如鲁迅、茅盾、张恨水、金庸、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等著作等身的作家。文学类书籍越来越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望书兴叹,不能再像饥饿的孩子扑在面包上那样读书了。其实,开卷未必全部有益,少读书才能读好书。在阅读文学书籍时,在多与少、快与慢、滥与精这几组对立物之上,我们主张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尽量在少、慢、精上下功夫,因为绝大多数普通读者并非专业人员。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一旦你抽空认真读几本心仪的经典文学书,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根基,人生就有了诗意和温度,精神就有了宽度和纵深。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用来滋养自己,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自然就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文学教育需要无条件地融入生活、沉浸生活才能拥抱文学;文学教育寻找活泼的生命,像一汪静水寻找并安抚一尾容易受到惊吓的鱼。文学教育与生活各自安好,正如你坐在窗明几净的桌前,聆听并享受手指划过纸面的沙沙之声,或者如你度过喧嚣繁杂的白天,在夜里寻一静处坦然地步入文学的另一个世界,心灵平静而充实。

(作者:颜同林,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当代小说资料整理与研究”〔21GZZD24〕阶段性成果)

文学教育既是当今社会舆论场上的一个熟悉的旧话题,也是在公共文化领域不断抽出枝芽的新景观。从字面来看,文学教育以文学为工具和载体,自然先是文学的然后才是教育的,归根到底重在精神的多重感受与繁复的人间体验。它以文学、教育为双重根底,本身又不断开疆拓土而跨越了不同职业的樊篱,自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如何打开文学教育这一宝藏,最为关键的乃是融入生活。可以说,融入生活的文学教育令人神往。

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与教育如何结合,是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前提。像一匙晶莹剔透的盐融入一杯澄澈的清水,表面上看似乎一晃而过、不留痕迹,但舌尖不会骗人,盐的咸味让人的味蕾得到别样的体验。

在“文学教育”这一术语的释义中,文学作为前缀和限定词,让这一复合体生出无限可能,因为文学既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承载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美。语言是存在之家,通向语言的路永远诱惑着我们。与实用的、功利的价值相比,文学内在的、审美的、非功利的价值尤其引人注目。那些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才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正可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学如此,教育何尝不是同样如此?取其广义,教育是有目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词源来看,在西方,“教育”一词有“引出”“导出”之意,以知识为工具来升华生命个体精神。文学遇上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学+教育”,而是双向赋能的比翼齐飞,是文学与教育发挥各自优势的有机结晶。

在人牙牙学语之时,文学以童话、歌谣、故事、寓言、古诗、动画等形式,成为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定位也让文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至于历经风雨的成人阶段,文学教育更是无孔不入,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教育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呈现的是发出璀璨光芒的不同球面,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多重折射和反光。即使因为社会分工的迥异,每个人触摸文学和拥抱教育的机会与频次因人而异,但文学教育并没有挥手远去,而是像忠诚的影子一样不离不弃。

文学教育与生活具有高度的重构性,不但重叠于某个阶段,而且贯通于人的一生。以消遣闲适为阅读目的的普通读者如此,畅游书海精于此业的专家学者也同样如此。

突然记起这么一则小故事。当代文学史研究专家洪子诚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讲“当代文学史问题”课程,讲过一个现实的故事片段。一次,他和诗评家谢冕先生一起参加教材讨论会,议题包括评议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当代文学等不同课程。当讨论到会计学等课程时,他和谢冕都不敢发言,只能洗耳恭听。轮到讨论当代文学时,经济学、会计学等非文学专业教授争先恐后发言,言下之意是他们对文学也懂很多。对这一小故事有多种解读,包括文学教育打破了专业壁垒,其低门槛、多融通的特征足够让不同专业的人进进出出。

作为一名高校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我在与全国不少同行交流中有此共识,不管是大学生或研究生,如果不深入、系统地读书,接受纯正健康的文学教育和学术训练,与一些没有高学历的人相比,可能在文学阅读、感受、表达上并不占优势。因为文学教育的大门始终向大众敞开,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完全靠自学都可以赶超。

文学的力量绵延不绝,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文学教育为什么能融入生活呢?

人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与提高,需要文学的介入。以语言为筏、文字为桨,文学通过文字审美地记录生活,可以让不同读者跨越时空的种种局限,增加生命的长度、厚度,想象和体验别处的生活,并以之作为借鉴。徜徉其间,或忘情于山水风物,或沉迷于叙事抒情,或有感于故事细节,或动心于人物形象,岂不乐哉!

作家叶辛当初离开繁华的上海,前往穷乡僻壤的贵州乡下当知青,随身携带了装满世界文学名著的两个木箱,在贫困的乡间暗自咀嚼文学的食粮,终于成长为新时期贵州文坛的一棵大树,后来走进当代文坛的重要殿堂。

人的情感、意志和以此为核心的心灵世界,给予文学一个特殊的位置。文学是韧性的、温情的,也是形象的、直观的,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暗自吻合,像徐志摩笔下快乐的雪花一样消融在人的心胸。每当文学与特殊人群或人的特殊时期邂逅之时,比如人处于情绪低潮时,文学的力量更是绵延不绝,或者内化为心中的堡垒让人固守,或者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记得几年前,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校方为入学的新生赠送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告诫清华骄子在未踏入大学之前汲取文学的营养,体会人生奋斗、理想追求。其实,20世纪80年代,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就曾引起青年的轰动。显然,文学既是青春的教科书,也为平凡的世界增添光彩。无论是古代士人生活的泛文学化,还是当今营造书香氛围的全民阅读,文学教育始终在场。

文学教育的本真力量还能让人不断地认识你自己,打通内心精神自愈的甬道,安顿或疲倦或孤独的心灵。“认识你自己。”这是西方哲学家的一句名言,通过文学教育的启迪同样可以达到。鲁迅对文学与教育的看法均是“立人”。他说:“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些见解表达的都是类似的意思。换言之,不是文学教育有理由融入生活,而是生活无理由地需要文学教育。在这一逻辑起点上,文学教育启发人的心智,让人的心灵有所凭借,改变人的命运,让人拥有无穷的力量。这些都是文学沿途中不断变化的风景。

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与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前提、理由等相比,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方式则更为迫切,也更为具体。

充分挖掘文学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存在形态和经验,立足传统与创造的二元结构,从“传统的发明”中汲取方法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是以文学为根基,“学而优则仕”的格局为文学教育创造了光明前途。科举取士的内容大多是儒家经典,《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多半以文学为内涵,传统家学、私学和历代书香之家,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都让文学教育大放异彩。大凡一个家族的壮大、儿辈的成才,无不受到文学教育或深或浅的影响。比如,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杜甫给儿子宗武一诗中有“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之语,企盼以诗书传家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在新文学史上,以笔者熟悉的贵州本土作家为例,蹇先艾受到家学渊源的熏陶,少年时期远赴北京接受新学,这样的历程才让他拥有《水葬》《贵州道上》等留世作品;何士光从贵州大学毕业后,蛰居黔北乡间十多年,在贵州文学先贤的影响下挑灯夜读、埋首笔耕,为改革文学发出“乡场上”小人物的呼声;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敲狗》获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时,动情地回忆了他与《聊斋志异》的缘分:“小时候,每逢夜深人静,母亲总是给我讲《聊斋》故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肖江虹的《傩面》在创作札记中不断追认作为中学老师的父辈给他的教诲……这一切,都是文学教育传统在不同路径上的承继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今,文学教育日渐与现代生活同步。尽管也有文学落后于生活,文学教育不断后退,文学教育和生活存在分离悖反等现象,但总体趋势是同步跟进。同步,不是走上一条崎岖的窄路,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及时得到多重印证和检验,不断向生活敞开怀抱。人生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徘徊,捷径与弯路之间的选择,亲情与友情之间的交融,都饱含着“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人生况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在文学教育与生活之间往返,并落脚于生活,两者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正如现代诗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诗句一样,“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另外,应切实重视文学经典的教育路径,追求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功效。熟悉新文学的读者不难发现,不论是高雅文学还是通俗文学,不论是影视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在新文学史上追踪一个重要作家的产出十分困难,比如鲁迅、茅盾、张恨水、金庸、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等著作等身的作家。文学类书籍越来越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望书兴叹,不能再像饥饿的孩子扑在面包上那样读书了。其实,开卷未必全部有益,少读书才能读好书。在阅读文学书籍时,在多与少、快与慢、滥与精这几组对立物之上,我们主张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尽量在少、慢、精上下功夫,因为绝大多数普通读者并非专业人员。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一旦你抽空认真读几本心仪的经典文学书,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根基,人生就有了诗意和温度,精神就有了宽度和纵深。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用来滋养自己,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自然就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文学教育需要无条件地融入生活、沉浸生活才能拥抱文学;文学教育寻找活泼的生命,像一汪静水寻找并安抚一尾容易受到惊吓的鱼。文学教育与生活各自安好,正如你坐在窗明几净的桌前,聆听并享受手指划过纸面的沙沙之声,或者如你度过喧嚣繁杂的白天,在夜里寻一静处坦然地步入文学的另一个世界,心灵平静而充实。

(作者:颜同林,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当代小说资料整理与研究”〔21GZZD2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何淼)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