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旅·体育

大漠深处 解密千载时光(为梦想奔跑)

2022-05-24 05:28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韩立群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一楼整理室内,研究馆员胡兴军正专心致志查看着木简。木简长的有20多厘米,短的只有1厘米,有些甚至只有指甲盖大小。“这些东西都是宝贝。有些是前不久才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发掘现场运回来的。”胡兴军拿起一枚木简对记者说。

今年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名列其中。“得知这个项目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团队每个人都激动不已。10年辛苦,终于收获。”胡兴军说。他连夜写了一副对联:大漠孤烟甘寂寞,长河落日自辉煌。横批:一烽十年。

2011年3月,胡兴军和同事第一次进入天山南麓孔雀河流域,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勘探。2016年,为配合维修保护,他们又对这个烽燧进行了试掘。2019年9月底,他作为领队,正式对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3年时间,其中田野发掘时间长达17个月。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那里夏季蚊虫肆虐,冬季寒冷刺骨,沙尘有时一刮就是几个月。在这里挖掘考古,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筛沙子是最苦的活。重要的区域筛了6遍,我们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连指甲盖大小的文书残片等都不遗漏。”胡兴军说,大家争分夺秒,几乎一天也不休息。在现场,即便戴着两层口罩也挡不住沙尘往口鼻耳中灌。

风季来临,沙尘暴是家常便饭。发掘了60多天,有40天是沙尘暴天气。风沙一起,昏天黑地,飞沙走石,10米外看不到人。只要风小一点,团队成员又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干了起来。

胡兴军介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项目目前共整理出1500多件(组)文物。新发现的883件文书,为国内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填补了多项历史文献的空白。它为深入研究唐代西域边防体系、丝绸之路交通保障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42岁的胡兴军,头上已有了白发。“干我们这行,一年有六七个月在荒郊野岭,想想前辈们的努力,我们这点苦算不了什么。”谈及十几年考古经历,胡兴军只是微微一笑,而谈起考古成果,他语气中透着兴奋:“我们今年要拿出20篇左右的研究成果,期待这座历经千年的唐代烽燧遗址成为讲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4日 13 版)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一楼整理室内,研究馆员胡兴军正专心致志查看着木简。木简长的有20多厘米,短的只有1厘米,有些甚至只有指甲盖大小。“这些东西都是宝贝。有些是前不久才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发掘现场运回来的。”胡兴军拿起一枚木简对记者说。

今年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名列其中。“得知这个项目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团队每个人都激动不已。10年辛苦,终于收获。”胡兴军说。他连夜写了一副对联:大漠孤烟甘寂寞,长河落日自辉煌。横批:一烽十年。

2011年3月,胡兴军和同事第一次进入天山南麓孔雀河流域,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勘探。2016年,为配合维修保护,他们又对这个烽燧进行了试掘。2019年9月底,他作为领队,正式对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3年时间,其中田野发掘时间长达17个月。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那里夏季蚊虫肆虐,冬季寒冷刺骨,沙尘有时一刮就是几个月。在这里挖掘考古,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筛沙子是最苦的活。重要的区域筛了6遍,我们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连指甲盖大小的文书残片等都不遗漏。”胡兴军说,大家争分夺秒,几乎一天也不休息。在现场,即便戴着两层口罩也挡不住沙尘往口鼻耳中灌。

风季来临,沙尘暴是家常便饭。发掘了60多天,有40天是沙尘暴天气。风沙一起,昏天黑地,飞沙走石,10米外看不到人。只要风小一点,团队成员又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干了起来。

胡兴军介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项目目前共整理出1500多件(组)文物。新发现的883件文书,为国内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填补了多项历史文献的空白。它为深入研究唐代西域边防体系、丝绸之路交通保障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42岁的胡兴军,头上已有了白发。“干我们这行,一年有六七个月在荒郊野岭,想想前辈们的努力,我们这点苦算不了什么。”谈及十几年考古经历,胡兴军只是微微一笑,而谈起考古成果,他语气中透着兴奋:“我们今年要拿出20篇左右的研究成果,期待这座历经千年的唐代烽燧遗址成为讲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4日 13 版)
(责任编辑:白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