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深圳>文化

韩望喜:友善是人类道德核心内容

2022-06-21 09:38 深圳特区报  

■ 韩望喜

人是天地的心,为人之本,就是为善去恶。依此良心,眼见他人陷入困境而心中不忍,看见他人重拾希望而满怀欣喜,对自己的付出永不懊悔。

友善是人类道德的核心内容。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开辟了伦理学理性主义传统,但是,理性并没有穷尽道德的全部意蕴,对于生命意义和自身价值的追寻,都不只是纯粹的认识论问题,情感体验在任何时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生命、生存、死亡、善良和关爱,这些主题直指人心,更直接地触动人的现实存在,人在这些命题面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关于生命、生活、道德情感体验,构成了伦理学的另一面。道德不仅与意识的高度理性概念相联系,也必须与情感的深刻体验相联系。道德不仅要用理性去认识,也要用心灵去体悟。人与人的关系,人对人的态度,就是情感体验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有一个通病,就是人际关系的疏离。中国文化始终追求社会的和谐,提倡友善,倡导尊重、关爱、关心、良知。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文明礼貌风气,对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相当重要。现代社会的交往建立在具有现代社会文化意识的人群之上,对道德价值的尊崇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灵魂。

传统道德,教人如何成为一个“仁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与仁爱。君臣、父子、 夫妻、兄弟、朋友之间,都要和谐友善。孔子释“仁”,一为 “爱人”,一为“克己”。仁者,爱人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有仁人,才能真爱人,乐人之所乐,悲人之所悲。这是爱心之袒露,良知之呈现。孟子谓人皆有仁、义、礼、智 “四心”,而“仁心”,即“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友善在人际关系中是互动的。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能近取譬,将心比心,才能沟通情感,以自己的友善和仁爱赢得他人的爱戴和尊重。有人不注意修身,仁心泯灭殆尽,沦为禽兽;而这种恻隐之心在善于修养的人身上则涵泳、发扬光大,璞玉生辉,将善念、爱心从个人推及家庭,扩而充之,到他人、社会、国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境界,构建和谐美好的现代社会。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善意就是天理。人是天地的心,为人之本,就是为善去恶。依此良心,眼见他人陷入困境而心中不忍,看见他人重拾希望而满怀欣喜,对自己的付出永不懊悔。仁爱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克己者,自制也。一个人如果有一颗仁爱善良的心,他就会以德行为幸福,对自己的欲望有自制、自律,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友善是人类道德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人与人之间,要大力发扬仁爱的精神,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是伦理学的核心规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提倡友善,提倡人与人的沟通、人对人的热情和尊重。正如法国哲学家伯格森所言,生命是一种不息的、继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河流。“当我正在感受它们的时刻, 它们是由一种共同的生命紧紧地结合着,深深地鼓动着的。”万物一体,共生共荣。只要人类存在,人性不曾泯灭,在任何环境中,尊重、沟通和友善是永远必要的。

(作者系文化学者)

■ 韩望喜

人是天地的心,为人之本,就是为善去恶。依此良心,眼见他人陷入困境而心中不忍,看见他人重拾希望而满怀欣喜,对自己的付出永不懊悔。

友善是人类道德的核心内容。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开辟了伦理学理性主义传统,但是,理性并没有穷尽道德的全部意蕴,对于生命意义和自身价值的追寻,都不只是纯粹的认识论问题,情感体验在任何时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生命、生存、死亡、善良和关爱,这些主题直指人心,更直接地触动人的现实存在,人在这些命题面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关于生命、生活、道德情感体验,构成了伦理学的另一面。道德不仅与意识的高度理性概念相联系,也必须与情感的深刻体验相联系。道德不仅要用理性去认识,也要用心灵去体悟。人与人的关系,人对人的态度,就是情感体验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有一个通病,就是人际关系的疏离。中国文化始终追求社会的和谐,提倡友善,倡导尊重、关爱、关心、良知。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文明礼貌风气,对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相当重要。现代社会的交往建立在具有现代社会文化意识的人群之上,对道德价值的尊崇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灵魂。

传统道德,教人如何成为一个“仁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与仁爱。君臣、父子、 夫妻、兄弟、朋友之间,都要和谐友善。孔子释“仁”,一为 “爱人”,一为“克己”。仁者,爱人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有仁人,才能真爱人,乐人之所乐,悲人之所悲。这是爱心之袒露,良知之呈现。孟子谓人皆有仁、义、礼、智 “四心”,而“仁心”,即“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友善在人际关系中是互动的。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能近取譬,将心比心,才能沟通情感,以自己的友善和仁爱赢得他人的爱戴和尊重。有人不注意修身,仁心泯灭殆尽,沦为禽兽;而这种恻隐之心在善于修养的人身上则涵泳、发扬光大,璞玉生辉,将善念、爱心从个人推及家庭,扩而充之,到他人、社会、国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境界,构建和谐美好的现代社会。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善意就是天理。人是天地的心,为人之本,就是为善去恶。依此良心,眼见他人陷入困境而心中不忍,看见他人重拾希望而满怀欣喜,对自己的付出永不懊悔。仁爱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克己者,自制也。一个人如果有一颗仁爱善良的心,他就会以德行为幸福,对自己的欲望有自制、自律,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友善是人类道德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人与人之间,要大力发扬仁爱的精神,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是伦理学的核心规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提倡友善,提倡人与人的沟通、人对人的热情和尊重。正如法国哲学家伯格森所言,生命是一种不息的、继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河流。“当我正在感受它们的时刻, 它们是由一种共同的生命紧紧地结合着,深深地鼓动着的。”万物一体,共生共荣。只要人类存在,人性不曾泯灭,在任何环境中,尊重、沟通和友善是永远必要的。

(作者系文化学者)

(责任编辑:陈育柱)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