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来自一些粮食主产区的新变化

2022-06-25 11:05 新华社  

粮食安全的根基在耕地,在第32个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深入黑龙江、山东、四川、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发现,各地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创新举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增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气。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红线必须放在首要和优先位置。

保护黑土,让黑龙江绥化市绥棱县九井村党支部书记蒋庆财多了一个新头衔:田长。他从今春起管理全村1万多亩黑土。

今年,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的责任分工体系。

黑龙江黑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5.7%。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黑龙江把耕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用“长牙齿”措施保护每一寸耕地。

5月18日拍摄的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山东,有12.6万名田长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些田长由乡镇干部、村“两委”委员、基层党员担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动态巡查,为的就是每一块地都有人管。

针对耕地违法行为各地加大监测力度。山东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载体,将各类数据汇聚整合为一体化的自然资源“一张图”,统筹运用人工智能、物联感知、5G等技术,建立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网格员“地上巡”、公众参与“随手拍”的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动态监测监管体系。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孟庆峰介绍,山东对耕地违法现象“零容忍”,有了智能化监测手段,就像“长了翅膀、长了眼睛”一样,大大增强了监管能力。

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保质量。耕地质量提高,厚植丰收底气。

在地处河套灌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黄羊村,许多村民正在几个月前平整的土地上,给玉米施肥、浇水。村民王巨成说:“种的60亩玉米,都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每亩增产100公斤没问题。”

记者现场看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呈网格状布局,田成方、渠相通,集中连片的玉米拔节生长。干召庙镇镇长乔晓庆说:“全镇利用秋收后和春播空闲,将7万多亩分散种植的碎片化耕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

内蒙古河套地区粮食生产基地。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增至4589万亩。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说,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0%-20%,亩均可节本增效约300元。

提高耕地质量,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各地在发力。

记者了解到,山东今年已安排资金99.54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补助标准由1500元提高至1950元;到今年底,黑龙江省将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

此外,推进地力恢复提升,多地结合实际做出探索。黑龙江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截至去年底,黑龙江省全省耕地质量等级3.46等,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

向科技要产量

各地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应用力度,向科技要产量。

设置好经纬度坐标,无人收割机就开始作业,遇到障碍物自动避让,走到地头自行转弯,满仓后会停到一旁自主卸货,然后再回到地里继续收割作业……

这一幕发生在麦收季节的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里。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打造了这家生态无人农场,实现对农业生产和科研育种的智能感知、预警和分析。

6月7日拍摄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麦收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四川产粮大县中江县77%的土地为丘陵,2022年计划宜机化改造土地面积5万亩。6月中旬,记者在中江县永太镇长河村看到,经过宜机化改造后的浅丘环绕中,玉米已经长至齐腰“挂须”,绿油油的大豆苗也长到了20厘米左右。

在开展宜机化改造的同时,四川还在多地开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融合。据介绍,今年,四川还将在20多个县投入1亿余元资金,继续在土地上“做文章”。

眼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园区,村民们正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玉米,促进肥料高效利用、耕地地力提升。

内蒙古耕地保有量超过1亿亩,今年粮食生产在稳面积、挖潜力、提单产上下功夫的同时,重点开展农业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广使用高标准农业节水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粮食安全的根基在耕地,在第32个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深入黑龙江、山东、四川、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发现,各地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创新举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增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气。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红线必须放在首要和优先位置。

保护黑土,让黑龙江绥化市绥棱县九井村党支部书记蒋庆财多了一个新头衔:田长。他从今春起管理全村1万多亩黑土。

今年,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的责任分工体系。

黑龙江黑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5.7%。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黑龙江把耕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用“长牙齿”措施保护每一寸耕地。

5月18日拍摄的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山东,有12.6万名田长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些田长由乡镇干部、村“两委”委员、基层党员担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动态巡查,为的就是每一块地都有人管。

针对耕地违法行为各地加大监测力度。山东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载体,将各类数据汇聚整合为一体化的自然资源“一张图”,统筹运用人工智能、物联感知、5G等技术,建立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网格员“地上巡”、公众参与“随手拍”的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动态监测监管体系。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孟庆峰介绍,山东对耕地违法现象“零容忍”,有了智能化监测手段,就像“长了翅膀、长了眼睛”一样,大大增强了监管能力。

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保质量。耕地质量提高,厚植丰收底气。

在地处河套灌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黄羊村,许多村民正在几个月前平整的土地上,给玉米施肥、浇水。村民王巨成说:“种的60亩玉米,都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每亩增产100公斤没问题。”

记者现场看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呈网格状布局,田成方、渠相通,集中连片的玉米拔节生长。干召庙镇镇长乔晓庆说:“全镇利用秋收后和春播空闲,将7万多亩分散种植的碎片化耕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

内蒙古河套地区粮食生产基地。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增至4589万亩。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说,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0%-20%,亩均可节本增效约300元。

提高耕地质量,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各地在发力。

记者了解到,山东今年已安排资金99.54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补助标准由1500元提高至1950元;到今年底,黑龙江省将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

此外,推进地力恢复提升,多地结合实际做出探索。黑龙江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截至去年底,黑龙江省全省耕地质量等级3.46等,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

向科技要产量

各地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应用力度,向科技要产量。

设置好经纬度坐标,无人收割机就开始作业,遇到障碍物自动避让,走到地头自行转弯,满仓后会停到一旁自主卸货,然后再回到地里继续收割作业……

这一幕发生在麦收季节的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里。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打造了这家生态无人农场,实现对农业生产和科研育种的智能感知、预警和分析。

6月7日拍摄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麦收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四川产粮大县中江县77%的土地为丘陵,2022年计划宜机化改造土地面积5万亩。6月中旬,记者在中江县永太镇长河村看到,经过宜机化改造后的浅丘环绕中,玉米已经长至齐腰“挂须”,绿油油的大豆苗也长到了20厘米左右。

在开展宜机化改造的同时,四川还在多地开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融合。据介绍,今年,四川还将在20多个县投入1亿余元资金,继续在土地上“做文章”。

眼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园区,村民们正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玉米,促进肥料高效利用、耕地地力提升。

内蒙古耕地保有量超过1亿亩,今年粮食生产在稳面积、挖潜力、提单产上下功夫的同时,重点开展农业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广使用高标准农业节水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单芳)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