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社会

专家提醒“暑期+汛期”出行勿忘安全

2022-08-15 16:3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专家提醒“暑期+汛期”出行勿忘安全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黄垚、张海磊

暑期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也正处我国主汛期,是强降水、高温等高发时段。专家提醒,公众出行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高温及相关安全风险。

近期,局地强降雨引发山洪成灾快、危害大。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5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截至15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26天发布高温预警。

高温、强降水等高影响天气不仅会给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等带来不利影响,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也不容小觑。如持续强降雨易造成洪涝灾害,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牛若芸建议,公众在出行前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及途经地的天气预报,特别要关注是否会出现暴雨、强对流及与之相关联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行程。

业内专家进一步提示,在汛期暴雨多发时段,游客最好不要在山沟、河滩上宿营。要警惕山洪预兆,包括流水浑浊、有泡沫,山谷里有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遇到山洪时,要迅速向两侧山坡高地逃离,不要贪恋装备;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被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应耐心等待救援,或等待洪水消退。

炎炎夏日,不少人喜欢去河边戏水或游泳,若不慎也可能导致溺水。同时,高温天气下出行,除了要警惕中暑等外,也要留心火灾风险。

近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高温安全提示,机动车辆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发动机油污严重,加之高温天气以及发动机舱通风不畅等原因,容易导致机动车自燃事故发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车辆的日常保养和检修,按照规范要求配备车载灭火器具,不在仪表盘、手套箱等车内部位放置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受热膨胀后容易爆炸引发火灾的物品。

此外,受高温天气影响,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影院、图书馆、密室逃脱等室内活动场所受到广泛青睐,因此要严防发生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事件。业内人士提示,外出购物、住宿、娱乐时,要注意熟悉场所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留意灭火器、防烟面罩等器材存放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专家提醒“暑期+汛期”出行勿忘安全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黄垚、张海磊

暑期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也正处我国主汛期,是强降水、高温等高发时段。专家提醒,公众出行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高温及相关安全风险。

近期,局地强降雨引发山洪成灾快、危害大。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5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截至15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26天发布高温预警。

高温、强降水等高影响天气不仅会给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等带来不利影响,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也不容小觑。如持续强降雨易造成洪涝灾害,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牛若芸建议,公众在出行前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及途经地的天气预报,特别要关注是否会出现暴雨、强对流及与之相关联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行程。

业内专家进一步提示,在汛期暴雨多发时段,游客最好不要在山沟、河滩上宿营。要警惕山洪预兆,包括流水浑浊、有泡沫,山谷里有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遇到山洪时,要迅速向两侧山坡高地逃离,不要贪恋装备;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被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应耐心等待救援,或等待洪水消退。

炎炎夏日,不少人喜欢去河边戏水或游泳,若不慎也可能导致溺水。同时,高温天气下出行,除了要警惕中暑等外,也要留心火灾风险。

近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高温安全提示,机动车辆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发动机油污严重,加之高温天气以及发动机舱通风不畅等原因,容易导致机动车自燃事故发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车辆的日常保养和检修,按照规范要求配备车载灭火器具,不在仪表盘、手套箱等车内部位放置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受热膨胀后容易爆炸引发火灾的物品。

此外,受高温天气影响,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影院、图书馆、密室逃脱等室内活动场所受到广泛青睐,因此要严防发生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事件。业内人士提示,外出购物、住宿、娱乐时,要注意熟悉场所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留意灭火器、防烟面罩等器材存放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责任编辑:岳弘彬)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