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黄山之巅的坚守

2022-08-17 08:55 新华社  


8月15日,李培生(下)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胡晓春(上)在迎客松附近巡查。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左)与胡晓春在工作间隙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观察垃圾的落点。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放绳准备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5日,李培生(左)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完垃圾准备离开。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迎客松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例行巡查中用望远镜查看迎客松情况。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对迎客松的支撑杆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对迎客松的支撑杆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例行巡查中用望远镜查看迎客松情况。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撰写当天的《迎客松日记》,详细记录迎客松的生长数据,以及当天的气温、风力、湿度等气象信息。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整理自己多年来撰写的《迎客松日记》。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通过监控查看迎客松及周边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黄山以云海、奇石、迎客松著称。有这样一群人,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黄山的美丽。

为更好地保护迎客松,从20世纪80年代起,黄山为迎客松配备了专职“守松人”。2010年,胡晓春成为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12年来,他每年超过300天住在山上,与迎客松相守相伴。

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他常年攀爬在悬崖峭壁间清理垃圾或帮助游客捡拾失物,在责任区内与同事一起巡查清捡。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长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2012年,李培生被评为“中国好人”。2021年,胡晓春被评为“中国好人”。在黄山,还有许多像李培生、胡晓春这样的守护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8月15日,李培生(下)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胡晓春(上)在迎客松附近巡查。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左)与胡晓春在工作间隙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观察垃圾的落点。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放绳准备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5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5日,李培生(左)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清捡垃圾。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的悬崖峭壁间清捡完垃圾准备离开。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迎客松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例行巡查中用望远镜查看迎客松情况。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对迎客松的支撑杆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对迎客松的支撑杆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例行巡查中用望远镜查看迎客松情况。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撰写当天的《迎客松日记》,详细记录迎客松的生长数据,以及当天的气温、风力、湿度等气象信息。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在整理自己多年来撰写的《迎客松日记》。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8月14日,胡晓春通过监控查看迎客松及周边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黄山以云海、奇石、迎客松著称。有这样一群人,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黄山的美丽。

为更好地保护迎客松,从20世纪80年代起,黄山为迎客松配备了专职“守松人”。2010年,胡晓春成为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12年来,他每年超过300天住在山上,与迎客松相守相伴。

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他常年攀爬在悬崖峭壁间清理垃圾或帮助游客捡拾失物,在责任区内与同事一起巡查清捡。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长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2012年,李培生被评为“中国好人”。2021年,胡晓春被评为“中国好人”。在黄山,还有许多像李培生、胡晓春这样的守护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责任编辑:陈悦)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