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7 09:17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不断升级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生态——
引育并举,厚植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沃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东营人,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耿博伦这次回到家乡感受格外不同。8月16日,黄河流域知名高校师生“山东城市行”活动在东营启动,耿博伦和来自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11所高校的近百名师生一起,近距离感受家乡的发展脉动与人才环境。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胜利油田、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天的时间边走边看,更坚定了我今后回到家乡工作的决心。”耿博伦说。
如果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这一品牌活动重在“走出去”引才,那今年以来山东重点打造的另一特色引才活动平台——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突出的则是“请进来”体验。根据计划,今年全省16市将自行组织或联合组织1场以上沉浸式城市体验活动。这两大活动平台齐步发力相得益彰,旨在形成海内外高校毕业生了解山东、选择山东的虹吸效应。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引育一流创新人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梅建华表示,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始终将优秀青年人才作为赢得未来的重要战略力量,坚持引育并举,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创新人才来到山东,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
为积极支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引进青年人才,我省搭建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符合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特聘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事业单位可简化招聘程序,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聘用。首次聘用时可不受职称、任职年限的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直接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单位暂无相应岗位空缺的可申请使用特设岗位。上半年,全省事业单位共引进人才7239人,其中博士726人、硕士1681人。
在“好地段”布局建设人才房,拿出“真金白银”给青年人才发放补贴……齐鲁人才研究院院长吴强注意到,今年以来,全省16市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结合实际持续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人才政策“最优加一点”。济南市发布人才政策“双30条”,不但聚焦人才所急所需,提供服务“金卡”、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安置、医疗保健等暖心服务,还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平台载体支撑水平。淄博市实施二十万大学生集聚行动,对新引进的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每月给予5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连续支持5年。烟台市出台《烟台市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烟就业创业三年行动方案》,日照市印发《关于支持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的九条措施》,推出“无忧服务”计划,全力优化青年人才生态。
在人才政策加持下,一系列引才活动也不断发力:举办第二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二届“海洽会”,从6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连续举办60余场人才、项目对接交流活动,东营“人才周”、滨州“人才节”、威海“英创会”、青岛“蓝洽会”……全省各地的一系列“重磅”引才活动相继展开,广聚海内外智力,人才引育成果持续显现;创新开展2022年“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组织3000家左右用人单位,提供1.2万多个高质量就业岗位;今年以来,省市联动举办“人才直通车”线上线下引才活动1000余场,累计收到简历近40万份,签约人数近5万人。
博士后人才作为青年人才群体中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动力的一支力量,已成为领军人才的重要来源、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淄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王怡怡正在牵头进行一项高保型针织衬衫面料的研究。企业不仅为项目拿出专门科研经费,配备专业导师和技术人员,还为博士后依据项目研究成果和进度配备不同的股权。“有了专业团队和政策支持,我们团队研发的新产品也进入了试生产阶段,并销往了日本、德国等国家。”王怡怡说。
我省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对到省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从事研究的,提供最高30万元资助。截至目前,我省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08个。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14266人,在站博士后5617人,招收规模居全国前列。
眼下,升格后的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正在我省如火如荼开展,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的1230名博士后携创新创业项目参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推动实现博士后创新项目普惠制支持,加大博士后创业项目扶持力度,让每位来鲁博士后都能获得一笔科研启动资金,吸引更多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留鲁来鲁创新创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说。(张春晓 段永建)
不断升级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生态——
引育并举,厚植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沃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东营人,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耿博伦这次回到家乡感受格外不同。8月16日,黄河流域知名高校师生“山东城市行”活动在东营启动,耿博伦和来自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11所高校的近百名师生一起,近距离感受家乡的发展脉动与人才环境。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胜利油田、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天的时间边走边看,更坚定了我今后回到家乡工作的决心。”耿博伦说。
如果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这一品牌活动重在“走出去”引才,那今年以来山东重点打造的另一特色引才活动平台——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突出的则是“请进来”体验。根据计划,今年全省16市将自行组织或联合组织1场以上沉浸式城市体验活动。这两大活动平台齐步发力相得益彰,旨在形成海内外高校毕业生了解山东、选择山东的虹吸效应。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引育一流创新人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梅建华表示,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始终将优秀青年人才作为赢得未来的重要战略力量,坚持引育并举,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创新人才来到山东,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
为积极支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引进青年人才,我省搭建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符合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特聘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事业单位可简化招聘程序,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聘用。首次聘用时可不受职称、任职年限的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直接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单位暂无相应岗位空缺的可申请使用特设岗位。上半年,全省事业单位共引进人才7239人,其中博士726人、硕士1681人。
在“好地段”布局建设人才房,拿出“真金白银”给青年人才发放补贴……齐鲁人才研究院院长吴强注意到,今年以来,全省16市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结合实际持续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人才政策“最优加一点”。济南市发布人才政策“双30条”,不但聚焦人才所急所需,提供服务“金卡”、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安置、医疗保健等暖心服务,还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平台载体支撑水平。淄博市实施二十万大学生集聚行动,对新引进的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每月给予5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连续支持5年。烟台市出台《烟台市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烟就业创业三年行动方案》,日照市印发《关于支持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的九条措施》,推出“无忧服务”计划,全力优化青年人才生态。
在人才政策加持下,一系列引才活动也不断发力:举办第二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二届“海洽会”,从6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连续举办60余场人才、项目对接交流活动,东营“人才周”、滨州“人才节”、威海“英创会”、青岛“蓝洽会”……全省各地的一系列“重磅”引才活动相继展开,广聚海内外智力,人才引育成果持续显现;创新开展2022年“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组织3000家左右用人单位,提供1.2万多个高质量就业岗位;今年以来,省市联动举办“人才直通车”线上线下引才活动1000余场,累计收到简历近40万份,签约人数近5万人。
博士后人才作为青年人才群体中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动力的一支力量,已成为领军人才的重要来源、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淄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王怡怡正在牵头进行一项高保型针织衬衫面料的研究。企业不仅为项目拿出专门科研经费,配备专业导师和技术人员,还为博士后依据项目研究成果和进度配备不同的股权。“有了专业团队和政策支持,我们团队研发的新产品也进入了试生产阶段,并销往了日本、德国等国家。”王怡怡说。
我省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对到省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从事研究的,提供最高30万元资助。截至目前,我省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08个。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14266人,在站博士后5617人,招收规模居全国前列。
眼下,升格后的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正在我省如火如荼开展,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的1230名博士后携创新创业项目参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推动实现博士后创新项目普惠制支持,加大博士后创业项目扶持力度,让每位来鲁博士后都能获得一笔科研启动资金,吸引更多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留鲁来鲁创新创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说。(张春晓 段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