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7 21:15 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9月7日电(乔姝) 9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直部门首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统筹机构编制资源 服务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情况。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高尚山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山东省强化“四个力保”,精准投放机构编制资源提效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同向配置,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落实力。
一是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保重大战略。着眼于推动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明确专门推进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研究组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完善黄三角农高示范区体制机制,省级调剂150名周转编制保障示范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组建4个省级新区管理机构,压实管发展、管保障、管保护、管安全职能。着眼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将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入党委农委,调整组建乡村振兴局,保持队伍总体稳定,工作力量不减。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率先出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更好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着眼于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牵头制定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了53个省级单位252项安全生产任务分工、125个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为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核增编制2000余名。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民生事业。优先保障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各级向中小学调剂增加事业编制5.7万余名,其中省级下达周转编制1.12万名。截至2021年底,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共计81.4万余名,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今年3月,省委编办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推动全面达标的若干措施》,建立县级调、市级补、省级统的制度机制,确保各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达标。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增加事业编制2800余名,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0.8万余名,相应充实了专业人员。加强文物事业工作力量,为省市县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单位增加编制1100余名,其中省级为文物大市、文物大县(市、区)下沉107名,全力保障引进专业人才。
三是坚持强基固本,保基层一线。聚焦基层所需,实行“省级带头、市县配套、减上补下”,推动编制资源向镇街倾斜,累计为镇街增加行政编制2800余名、事业编制3万余名。随着编制资源和人员力量下沉,镇街普遍补充了“新鲜血液”,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
四是坚持第一资源理念,保人才引育。服务“人才兴鲁”战略,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省级统筹事业编制1万名、16市统筹8000名,支持满编超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全省使用周转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2800余名。今年5月,省委编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明确范围、放宽条件、创新办法,积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对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离岗创新创业有关规定到省内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可使用周转编制继续纳入原单位实名制管理,解除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人民网济南9月7日电(乔姝) 9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直部门首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统筹机构编制资源 服务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情况。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高尚山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山东省强化“四个力保”,精准投放机构编制资源提效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同向配置,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落实力。
一是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保重大战略。着眼于推动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明确专门推进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研究组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完善黄三角农高示范区体制机制,省级调剂150名周转编制保障示范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组建4个省级新区管理机构,压实管发展、管保障、管保护、管安全职能。着眼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将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入党委农委,调整组建乡村振兴局,保持队伍总体稳定,工作力量不减。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率先出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更好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着眼于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牵头制定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了53个省级单位252项安全生产任务分工、125个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为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核增编制2000余名。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民生事业。优先保障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各级向中小学调剂增加事业编制5.7万余名,其中省级下达周转编制1.12万名。截至2021年底,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共计81.4万余名,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今年3月,省委编办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推动全面达标的若干措施》,建立县级调、市级补、省级统的制度机制,确保各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达标。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增加事业编制2800余名,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0.8万余名,相应充实了专业人员。加强文物事业工作力量,为省市县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单位增加编制1100余名,其中省级为文物大市、文物大县(市、区)下沉107名,全力保障引进专业人才。
三是坚持强基固本,保基层一线。聚焦基层所需,实行“省级带头、市县配套、减上补下”,推动编制资源向镇街倾斜,累计为镇街增加行政编制2800余名、事业编制3万余名。随着编制资源和人员力量下沉,镇街普遍补充了“新鲜血液”,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
四是坚持第一资源理念,保人才引育。服务“人才兴鲁”战略,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省级统筹事业编制1万名、16市统筹8000名,支持满编超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全省使用周转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2800余名。今年5月,省委编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明确范围、放宽条件、创新办法,积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对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离岗创新创业有关规定到省内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可使用周转编制继续纳入原单位实名制管理,解除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