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9 17:25 人民网-江西频道
“杨妈妈,原谅我不能回家看您。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和弟弟的照顾,海怡祝您节日快乐、万事顺意!”接听学生林海怡的来电后,萍乡市上栗县杨岐乡关下小学支教老师杨茜既感动又欣慰。每年的教师节,杨茜都会收到她的祝福。
杨茜为孩子辅导功课。曾俊摄
林海怡是杨茜2014年乡村小学支教期间,资助的第四个孩子,也是最粘她的一个。海怡的母亲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父亲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劳作,是当时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打小就懂事的她,不仅要照顾好父母和弟弟,还要努力完成学业。
自第一次家访,了解到海怡、海旭家庭的实际情况后,杨茜时不时就会给姐弟俩送些衣物和学习用品,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说来也巧,她从我这毕业后,她的弟弟也在我班上读小学二年级。”谈起海怡这一家子,杨茜如数家珍。
姐姐去外地上学后,弟弟林海旭缺少照顾,经常没有早饭吃,杨茜就会将她的早餐分给他。有时海旭因厌学不愿去学校上课,杨茜知道后第一时间将他带到学校来上课,同时耐心地和海旭交流谈心。
经过杨茜的努力,海旭学习也走上了正轨,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还成为了班级里的劳动委员。杨茜的关爱,让海旭重新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杨茜不仅是一名乡村支教老师,还是萍乡市麦田志愿者协会的党员志愿者。2015年与志愿服务结缘,她便一直致力于扶贫助学,公益时间600多个小时,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数十人。
“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普遍缺少关爱,我只是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杨茜老师眼里充满了怜爱:“好在社会都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许多爱心人士也和我一样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
做公益这么多年,杨茜心中最愧疚的还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家住萍乡市区的杨茜,从家里到所支教的小学有30多公里。因为支教,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后,杨茜待在家里的时间更少了。令人欣慰的是,杨茜做公益得到了丈夫和儿女的支持,这让她有了更多动力。
中秋临近,杨茜拿着精心挑选的生活用品和学习图书,又专程到了林海怡家中,看望其父母和弟弟林海旭。收到礼物的海旭很开心,“老师妈妈,我也想像您一样,成为一名老师。”稚嫩的林海旭扬起小脸,目光坚定。
放学了,看着山头渐渐升起的一轮圆月,杨茜想起自己的两个孩子,眼里满是思念:“马上放假了,妈妈也带了礼物给你们呢!”(周双萍、卢正江)
“杨妈妈,原谅我不能回家看您。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和弟弟的照顾,海怡祝您节日快乐、万事顺意!”接听学生林海怡的来电后,萍乡市上栗县杨岐乡关下小学支教老师杨茜既感动又欣慰。每年的教师节,杨茜都会收到她的祝福。
杨茜为孩子辅导功课。曾俊摄
林海怡是杨茜2014年乡村小学支教期间,资助的第四个孩子,也是最粘她的一个。海怡的母亲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父亲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劳作,是当时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打小就懂事的她,不仅要照顾好父母和弟弟,还要努力完成学业。
自第一次家访,了解到海怡、海旭家庭的实际情况后,杨茜时不时就会给姐弟俩送些衣物和学习用品,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说来也巧,她从我这毕业后,她的弟弟也在我班上读小学二年级。”谈起海怡这一家子,杨茜如数家珍。
姐姐去外地上学后,弟弟林海旭缺少照顾,经常没有早饭吃,杨茜就会将她的早餐分给他。有时海旭因厌学不愿去学校上课,杨茜知道后第一时间将他带到学校来上课,同时耐心地和海旭交流谈心。
经过杨茜的努力,海旭学习也走上了正轨,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还成为了班级里的劳动委员。杨茜的关爱,让海旭重新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杨茜不仅是一名乡村支教老师,还是萍乡市麦田志愿者协会的党员志愿者。2015年与志愿服务结缘,她便一直致力于扶贫助学,公益时间600多个小时,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数十人。
“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普遍缺少关爱,我只是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杨茜老师眼里充满了怜爱:“好在社会都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许多爱心人士也和我一样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
做公益这么多年,杨茜心中最愧疚的还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家住萍乡市区的杨茜,从家里到所支教的小学有30多公里。因为支教,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后,杨茜待在家里的时间更少了。令人欣慰的是,杨茜做公益得到了丈夫和儿女的支持,这让她有了更多动力。
中秋临近,杨茜拿着精心挑选的生活用品和学习图书,又专程到了林海怡家中,看望其父母和弟弟林海旭。收到礼物的海旭很开心,“老师妈妈,我也想像您一样,成为一名老师。”稚嫩的林海旭扬起小脸,目光坚定。
放学了,看着山头渐渐升起的一轮圆月,杨茜想起自己的两个孩子,眼里满是思念:“马上放假了,妈妈也带了礼物给你们呢!”(周双萍、卢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