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6 08:18 江西日报
一座博物馆,一部发展史。
江西师范大学师范教育博物馆是一座以本校历史讲述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博物馆。馆设“师传”“师业”“师承”“师德”4个主题,陈展面积2000余平方米,展品1万余件。
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向众人描绘着师者的模样。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博物馆,聆听它建设背后的故事。
“从0到1”,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师范教育博物馆策划工作组组长梁洪生如是评价博物馆的建设。
2021年初,江西师范大学青山湖校区经过资源优化后,原本作为行政楼的校园标志性建筑指挥塔楼调整了出来。这时,梁洪生接到了学校派下的任务:将指挥塔楼改建成一座博物馆。
梁洪生有过参与建设博物馆的经验,学校60周年校庆时,他带领学生整理出100余万字的校史资料,但他深知,无论是实物的收集,还是展品的陈列,博物馆建设并非易事。
博物馆想表达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梁洪生心头萦绕。
指挥塔楼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刚劲挺拔。有人建议,这类建筑建博物馆,选择严肃、理性的主题更为合适,更何况是在大学校园的醒目位置,梁洪生深受启发。之后的一个多月里,筹建团队反复推敲、多次调研论证,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意见征求会,最终明确了博物馆的主题——建成以本校历史讲述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博物馆。
2021年4月,师范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就此拉开序幕。消息传开,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当然也包括毕业离校多年的校友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梁洪生同其团队征集建校以来各个时期的实物和图文资料,还有师生的个人资料共计1万余件。
今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师范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
镌刻在博物馆序厅中央的“师教如金”四个隶书大字,古朴凝重。这四字,是师范教育博物馆的主题词,由该校文学院退休教授宋易麟题写,饱含了对教师职业的尊崇,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序厅内正对进口的“讲义墙” 长6米,宽2.4米,引人注目。这面“讲义墙”由22名教师的手写讲义原件装裱而成,共200页,泛黄的纸张、褪色的墨迹、细致的标注……
对“讲义墙”的设置,梁洪生有着自己的认识。“这些手写讲义不仅仅承载了时光,还有着学术与情感的双重意义。循着一笔一画,我们可以静心感受书写者当初之心境。这足以唤起人们对学术和教育本身的温情与敬意。”
像“讲义墙”这样的匠心展陈还有很多。博物馆二楼西段,复原了江西著名音乐家刘天浪等3位教授的居家环境。“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呀么好地方呦嗨,安源罢工名声扬,八一起义在南昌……”走进刘天浪教授的“家”,音符随着脚步在空气中跃动。屋内陈设简单,摆有多个木制书柜,柜子上的书,书页泛黄且多有折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案台上,稿纸旁的茶杯和食盒静静守候在那里,仿佛刘天浪教授一会儿就要回来继续他的音乐教育事业。
博物馆还陈展了一辆摩托车,其主人是该校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樊明轩。数年前,樊明轩在贵州省望谟县支教。充实的授课之外,他骑着这辆摩托车辗转于望谟县乡镇村落,义务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补课。博物馆布展时,他将这辆摩托车捐赠给了学校。
“师范教育博物馆的陈展理念基本可以归纳为‘三个尊重’。”梁洪生介绍,一是尊重历史,尽力征集每个历史时期的实物和人物故事,客观解读,努力达到“目及道存”的效果;二是尊重师范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如实反映不同时期从事师范教育的场地、规模、做法、效果及其难免的时代局限等;三是尊重师生,尽可能说明是“谁在做师范教育”“怎么做师范教育”,使观众在各个展室都能看到有血有肉的“人”。
“文化重在传承,重在活态传承。”为了这份传承,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出一份力。
“不忘来时路是我辈的责任,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事情。”梁洪生坦言,开馆只是下一个历程的“开头”,师范教育博物馆的建设还需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这座博物馆的内容会愈加丰富,更好地展示师道传承。(记者 齐美煜 实习生 涂怡卉)
一座博物馆,一部发展史。
江西师范大学师范教育博物馆是一座以本校历史讲述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博物馆。馆设“师传”“师业”“师承”“师德”4个主题,陈展面积2000余平方米,展品1万余件。
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向众人描绘着师者的模样。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博物馆,聆听它建设背后的故事。
“从0到1”,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师范教育博物馆策划工作组组长梁洪生如是评价博物馆的建设。
2021年初,江西师范大学青山湖校区经过资源优化后,原本作为行政楼的校园标志性建筑指挥塔楼调整了出来。这时,梁洪生接到了学校派下的任务:将指挥塔楼改建成一座博物馆。
梁洪生有过参与建设博物馆的经验,学校60周年校庆时,他带领学生整理出100余万字的校史资料,但他深知,无论是实物的收集,还是展品的陈列,博物馆建设并非易事。
博物馆想表达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梁洪生心头萦绕。
指挥塔楼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刚劲挺拔。有人建议,这类建筑建博物馆,选择严肃、理性的主题更为合适,更何况是在大学校园的醒目位置,梁洪生深受启发。之后的一个多月里,筹建团队反复推敲、多次调研论证,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意见征求会,最终明确了博物馆的主题——建成以本校历史讲述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博物馆。
2021年4月,师范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就此拉开序幕。消息传开,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当然也包括毕业离校多年的校友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梁洪生同其团队征集建校以来各个时期的实物和图文资料,还有师生的个人资料共计1万余件。
今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师范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
镌刻在博物馆序厅中央的“师教如金”四个隶书大字,古朴凝重。这四字,是师范教育博物馆的主题词,由该校文学院退休教授宋易麟题写,饱含了对教师职业的尊崇,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序厅内正对进口的“讲义墙” 长6米,宽2.4米,引人注目。这面“讲义墙”由22名教师的手写讲义原件装裱而成,共200页,泛黄的纸张、褪色的墨迹、细致的标注……
对“讲义墙”的设置,梁洪生有着自己的认识。“这些手写讲义不仅仅承载了时光,还有着学术与情感的双重意义。循着一笔一画,我们可以静心感受书写者当初之心境。这足以唤起人们对学术和教育本身的温情与敬意。”
像“讲义墙”这样的匠心展陈还有很多。博物馆二楼西段,复原了江西著名音乐家刘天浪等3位教授的居家环境。“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呀么好地方呦嗨,安源罢工名声扬,八一起义在南昌……”走进刘天浪教授的“家”,音符随着脚步在空气中跃动。屋内陈设简单,摆有多个木制书柜,柜子上的书,书页泛黄且多有折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案台上,稿纸旁的茶杯和食盒静静守候在那里,仿佛刘天浪教授一会儿就要回来继续他的音乐教育事业。
博物馆还陈展了一辆摩托车,其主人是该校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樊明轩。数年前,樊明轩在贵州省望谟县支教。充实的授课之外,他骑着这辆摩托车辗转于望谟县乡镇村落,义务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补课。博物馆布展时,他将这辆摩托车捐赠给了学校。
“师范教育博物馆的陈展理念基本可以归纳为‘三个尊重’。”梁洪生介绍,一是尊重历史,尽力征集每个历史时期的实物和人物故事,客观解读,努力达到“目及道存”的效果;二是尊重师范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如实反映不同时期从事师范教育的场地、规模、做法、效果及其难免的时代局限等;三是尊重师生,尽可能说明是“谁在做师范教育”“怎么做师范教育”,使观众在各个展室都能看到有血有肉的“人”。
“文化重在传承,重在活态传承。”为了这份传承,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出一份力。
“不忘来时路是我辈的责任,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事情。”梁洪生坦言,开馆只是下一个历程的“开头”,师范教育博物馆的建设还需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这座博物馆的内容会愈加丰富,更好地展示师道传承。(记者 齐美煜 实习生 涂怡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