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山东

青岛即墨:防疫“夫妻档”,不一样的岗位,同样的坚守

2022-09-19 16:11 人民网-山东频道  

疫情反复,来势汹汹。近期,青岛市即墨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区40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近5万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共抗疫情。从清晨到午夜,从街头到巷尾,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守护者”。

这当中,有诸多“夫妻档”,他们闻令而动,践行初心,共写担当,用并肩作战诠释着别样的浪漫。

剥茧抽丝的“侦察兵”和主动“请战”的志愿者

鲁润志正在进行流调分析

鲁润志正在进行流调分析

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在手机上经常会看到关于密接者的活动轨迹报告。

短短几百字,背后却是流调处置专班工作人员抽丝剥茧、不分昼夜与病毒赛跑的努力成果。

鲁润志是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的民警,也是即墨区疫情流调处置专班中的一名负责人。9月5日清晨,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得知是疫情防控任务,匆忙穿上警服便冲出了家门。回到工作岗位,纷繁复杂的任务接踵而来,他迅速进入防控“战时状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流调处置工作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侦查围堵’,我们每位流调人员都是前沿阵地上的‘侦察兵’,任务就是在疫情未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找到密接者、次密接者,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的传播。”鲁润志说,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通过专业的敏锐度寻找每一条线索,精准锁定人员,以最短时间推送,最高效率流转,最快速度反馈,是他和同事们的首要任务,分秒必争是关键。  

累了眯一会,醒了接着干。截至发稿前,连续14天,他通宵达旦地折返于单位和中高风险区域,穿着防护服多次到确诊病例居住的小区、出入场所等风险点调取视频监控,开展随访工作。

总要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只有守护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怀着这样的责任感,鲁润志时刻坚守岗位不曾懈怠。

栾俊杰协助社区防疫

栾俊杰协助社区防疫

“请大家提前拿出身份证或者打开健康码,这样可以提高采样速度……”凌晨4点,即墨区丽山社区裕东新府小区广场上排起了核酸采样长队。妻子栾俊杰是即墨区人社局职工,她提前半小时穿上防护服走出家门,协助社区进行核酸采样。

拿起喇叭提醒居民准时采样、来回巡查维持秩序、弯腰蹲地贴警示线、帮助采样人员提前拆好棉签……连日来,栾俊杰反复重复着这些工作。从满天星光到艳阳高照,每天在一线服务五六个小时。在“大白”们的努力下,小区疫情防控井然有序。

由于丈夫日夜坚守在公安一线不能回家,家有两个3岁和7岁的孩子,父母身体有恙,全区封控期间,单位领导特意准许她在家待命。

“身为机关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哪能袖手旁观!”于是,她第一时间辗转联系上了所在社区的网格员,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

“跟在中高风险区域参与疫情防控,还有在单位24小时加班值守的同事相比,我做的这些太微不足道了,希望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能为全区的防疫工作添一把火、助一份力。”

忍痛守岗的“孤勇者”和连轴转的“白衣天使”

兰恭一正在进行采样信息检录

兰恭一正在进行采样信息检录

疫情之初,家里老人过世,从简丧事后,即墨区移风店镇机关干部兰恭一当天调整状态重返疫情防控一线。第一天就去了中风险封控区中张院网格核酸检测点。

500余户常住人口的大村,采样点工作量大。他掌握好节奏,在信息登记和秩序维持的工作中来回切换,及时为准备不足的群众补充登记信息,安抚凌晨采样部分群众的焦躁情绪。

初秋的凌晨带着寒意,但连续几小时高强度精准操作,他的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长时间站立双脚发麻,不敢多喝水,嗓子干渴难忍,但兰恭一没有怨言。

9月14日,中张院网格降为低风险地区。他便深夜十点在高速路执勤点坚守,协助检查过往车辆行程码,连续7天凌晨2点“守夜”在电脑前调试设备,核对1000多名采样人员信息检录,确保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兰恭一的妻子赵艳在即墨区中医医院儿科,守护幼儿健康。由于工作环境要求高,每天两点一线、6小时或12小时轮班制非常辛苦。

“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工作再忙,压力再大,都要互相鼓励,坚信疫情终会过去。”兰恭一动情地说道。

与病毒赛跑的“追阳人”和高效运转的核酸采样员

张立伟在运送密接人员路上

张立伟在运送密接人员路上

张立伟是龙山街道的机关干部,疫情防控被编入“追阳组”,负责接送辖区密接、次密接人员。

连日来,由于经常需要凌晨接送密接人员,他和同事日夜颠倒,睡觉不关灯,手机音量调成最响并振动,始终握在手上,“因为和病毒赛跑的工作一分钟也不敢耽搁。快一分,扩散的风险就减一分;准一分,防控的效果就好一分。”

妻子史淑君是龙山卫生院医生,每天凌晨3点就抵达核酸采样点调试设备。为做到全员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她仔细认真的核对人员名单,耐心通知还未检测人员及时检测。采样时,抬手示意、拆开采样器、采集咽拭子、放入试管掰断、一人一手消……虽然是简单的几个动作,但在几个小时内连续重复成千上万次,也是不小的体力活。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人汗流不止,胳膊早已酸麻,可手中的“武器”不能放下。

小两口都是从9月5日一直坚持在一线,承受着通宵达旦工作的超负荷、高风险任务。他们把6岁的儿子交给父母,暂别“小家”,守护“大家”。

谈及和丈夫共同在一线战“疫”的感受,妻子史淑君笑着说道,“并肩作战也是一种浪漫”。

从最严峻时的100多个中高风险区,到每日慢慢递减,即墨区的疫情正在逐日向好。一对对战疫夫妻遍布社会各个岗位,他们在家是伉俪,走上“战场”披上“战袍”,便变身不同的角色,秉持相同的信念,微光成炬,温暖可及,让城市回归正常的日子快一些,再快一些。(张涛)

疫情反复,来势汹汹。近期,青岛市即墨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区40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近5万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共抗疫情。从清晨到午夜,从街头到巷尾,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守护者”。

这当中,有诸多“夫妻档”,他们闻令而动,践行初心,共写担当,用并肩作战诠释着别样的浪漫。

剥茧抽丝的“侦察兵”和主动“请战”的志愿者

鲁润志正在进行流调分析

鲁润志正在进行流调分析

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在手机上经常会看到关于密接者的活动轨迹报告。

短短几百字,背后却是流调处置专班工作人员抽丝剥茧、不分昼夜与病毒赛跑的努力成果。

鲁润志是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的民警,也是即墨区疫情流调处置专班中的一名负责人。9月5日清晨,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得知是疫情防控任务,匆忙穿上警服便冲出了家门。回到工作岗位,纷繁复杂的任务接踵而来,他迅速进入防控“战时状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流调处置工作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侦查围堵’,我们每位流调人员都是前沿阵地上的‘侦察兵’,任务就是在疫情未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找到密接者、次密接者,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的传播。”鲁润志说,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通过专业的敏锐度寻找每一条线索,精准锁定人员,以最短时间推送,最高效率流转,最快速度反馈,是他和同事们的首要任务,分秒必争是关键。  

累了眯一会,醒了接着干。截至发稿前,连续14天,他通宵达旦地折返于单位和中高风险区域,穿着防护服多次到确诊病例居住的小区、出入场所等风险点调取视频监控,开展随访工作。

总要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只有守护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怀着这样的责任感,鲁润志时刻坚守岗位不曾懈怠。

栾俊杰协助社区防疫

栾俊杰协助社区防疫

“请大家提前拿出身份证或者打开健康码,这样可以提高采样速度……”凌晨4点,即墨区丽山社区裕东新府小区广场上排起了核酸采样长队。妻子栾俊杰是即墨区人社局职工,她提前半小时穿上防护服走出家门,协助社区进行核酸采样。

拿起喇叭提醒居民准时采样、来回巡查维持秩序、弯腰蹲地贴警示线、帮助采样人员提前拆好棉签……连日来,栾俊杰反复重复着这些工作。从满天星光到艳阳高照,每天在一线服务五六个小时。在“大白”们的努力下,小区疫情防控井然有序。

由于丈夫日夜坚守在公安一线不能回家,家有两个3岁和7岁的孩子,父母身体有恙,全区封控期间,单位领导特意准许她在家待命。

“身为机关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哪能袖手旁观!”于是,她第一时间辗转联系上了所在社区的网格员,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

“跟在中高风险区域参与疫情防控,还有在单位24小时加班值守的同事相比,我做的这些太微不足道了,希望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能为全区的防疫工作添一把火、助一份力。”

忍痛守岗的“孤勇者”和连轴转的“白衣天使”

兰恭一正在进行采样信息检录

兰恭一正在进行采样信息检录

疫情之初,家里老人过世,从简丧事后,即墨区移风店镇机关干部兰恭一当天调整状态重返疫情防控一线。第一天就去了中风险封控区中张院网格核酸检测点。

500余户常住人口的大村,采样点工作量大。他掌握好节奏,在信息登记和秩序维持的工作中来回切换,及时为准备不足的群众补充登记信息,安抚凌晨采样部分群众的焦躁情绪。

初秋的凌晨带着寒意,但连续几小时高强度精准操作,他的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长时间站立双脚发麻,不敢多喝水,嗓子干渴难忍,但兰恭一没有怨言。

9月14日,中张院网格降为低风险地区。他便深夜十点在高速路执勤点坚守,协助检查过往车辆行程码,连续7天凌晨2点“守夜”在电脑前调试设备,核对1000多名采样人员信息检录,确保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兰恭一的妻子赵艳在即墨区中医医院儿科,守护幼儿健康。由于工作环境要求高,每天两点一线、6小时或12小时轮班制非常辛苦。

“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工作再忙,压力再大,都要互相鼓励,坚信疫情终会过去。”兰恭一动情地说道。

与病毒赛跑的“追阳人”和高效运转的核酸采样员

张立伟在运送密接人员路上

张立伟在运送密接人员路上

张立伟是龙山街道的机关干部,疫情防控被编入“追阳组”,负责接送辖区密接、次密接人员。

连日来,由于经常需要凌晨接送密接人员,他和同事日夜颠倒,睡觉不关灯,手机音量调成最响并振动,始终握在手上,“因为和病毒赛跑的工作一分钟也不敢耽搁。快一分,扩散的风险就减一分;准一分,防控的效果就好一分。”

妻子史淑君是龙山卫生院医生,每天凌晨3点就抵达核酸采样点调试设备。为做到全员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她仔细认真的核对人员名单,耐心通知还未检测人员及时检测。采样时,抬手示意、拆开采样器、采集咽拭子、放入试管掰断、一人一手消……虽然是简单的几个动作,但在几个小时内连续重复成千上万次,也是不小的体力活。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人汗流不止,胳膊早已酸麻,可手中的“武器”不能放下。

小两口都是从9月5日一直坚持在一线,承受着通宵达旦工作的超负荷、高风险任务。他们把6岁的儿子交给父母,暂别“小家”,守护“大家”。

谈及和丈夫共同在一线战“疫”的感受,妻子史淑君笑着说道,“并肩作战也是一种浪漫”。

从最严峻时的100多个中高风险区,到每日慢慢递减,即墨区的疫情正在逐日向好。一对对战疫夫妻遍布社会各个岗位,他们在家是伉俪,走上“战场”披上“战袍”,便变身不同的角色,秉持相同的信念,微光成炬,温暖可及,让城市回归正常的日子快一些,再快一些。(张涛)

(责任编辑:公雪)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