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旅·体育

海南奋力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本”

2022-09-19 08:14 人民日报  

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岛屿型热带雨林的代表、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和海南岛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保护意义。

2019年4月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揭牌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简称“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全省陆域面积的1/8,范围涉及9个市县、43个乡镇,是国家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

建设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委、省政府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确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6大标志性工程之首高位推动,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为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健全国家公园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工作组常态化沟通解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建立扁平化管理体制,在海南省林业局加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依据工作职责调整优化“三定方案”,整合试点区原有20个保护地,设立7个分局作为二级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创新“派驻双重管理”体制,建立部省、省市县协同管理机制,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

创新土地权属转化,生态搬迁探索出新路径。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创新土地权属转化方式,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迁出地和迁入地土地所有权置换,稳妥有序推进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白沙黎族自治县3个自然村位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通过土地置换实现“一举三得”:有效保护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和南渡江源头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搬迁村民住房条件、生活环境等得到改善;产业发展实现多元化,拓宽增收渠道。

用好身边“四库”,助力边远黎乡增收致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海南充分利用好身边“四库”,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中,在守护好“国宝”的同时,不断放大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进以林兴农、以林富民。王下乡地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腹地,是昌江黎族自治县最边远的黎族乡镇。2019年以来,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资源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海南启动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建设项目,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王下乡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明村镇”。2022年上半年,全乡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创新管护模式,雨林物种“户口本”不断更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海南出台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社区发展、调查评估、巡护管护等10多项制度、办法和规范;构建起覆盖试点区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卫星样地+随机样地+公里网格样地”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系统;建设“电子围栏”,推进管护智慧化建设;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周边学校成立第一批10个自然教育学校;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科普和宣传力度,策划启动连续五年的全季、全民性“雨林与您”体验活动,引导民众认识雨林、亲近雨林、珍惜雨林。通过这些举措,雨林自然生态空间不断扩大,物种“户口本”不断更新。据初步统计,目前,园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210科1159属3653种,占全国的11.7%;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共记录陆栖脊椎动物资源5纲38目145科414属540种,占全国的18.6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智慧·海南方案”引人注目。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国家公园研究院,汇集300多名国内外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为国家公园研究提供智力支撑。设立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组建海南长臂猿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和专职监测队伍,建立起一套保护研究的长效机制。作为“极危”灵长类动物和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数量已增至5群36只。202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第七届自然保护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分别向全球发布海南长臂猿保护案例、展示“中国智慧·海南方案·霸王岭模式”,获得国际保护组织和专家高度评价。

探索生态服务价值,发布GEP核算成果。用科学数据体现国家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1年9月,海南正式发布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成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中首个发布GEP核算的国家公园。试点过程中,创建的管理体制扁平化、土地置换规范化、科研合作国际化的国家公园运营新模式,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批制度创新案例。

海南省林业系统正以“建设中华民族四季花园”为目标,以正式设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新起点、新动力,保持干劲和热情,高水平高质量推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奋力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本”,努力创造更多具有海南特点的国家公园“创新范式”。

数据来源: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9日 12 版)

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岛屿型热带雨林的代表、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和海南岛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保护意义。

2019年4月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揭牌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简称“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全省陆域面积的1/8,范围涉及9个市县、43个乡镇,是国家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

建设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委、省政府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确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6大标志性工程之首高位推动,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为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健全国家公园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工作组常态化沟通解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建立扁平化管理体制,在海南省林业局加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依据工作职责调整优化“三定方案”,整合试点区原有20个保护地,设立7个分局作为二级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创新“派驻双重管理”体制,建立部省、省市县协同管理机制,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

创新土地权属转化,生态搬迁探索出新路径。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创新土地权属转化方式,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迁出地和迁入地土地所有权置换,稳妥有序推进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白沙黎族自治县3个自然村位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通过土地置换实现“一举三得”:有效保护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和南渡江源头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搬迁村民住房条件、生活环境等得到改善;产业发展实现多元化,拓宽增收渠道。

用好身边“四库”,助力边远黎乡增收致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海南充分利用好身边“四库”,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中,在守护好“国宝”的同时,不断放大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进以林兴农、以林富民。王下乡地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腹地,是昌江黎族自治县最边远的黎族乡镇。2019年以来,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资源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海南启动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建设项目,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王下乡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明村镇”。2022年上半年,全乡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创新管护模式,雨林物种“户口本”不断更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海南出台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社区发展、调查评估、巡护管护等10多项制度、办法和规范;构建起覆盖试点区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卫星样地+随机样地+公里网格样地”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系统;建设“电子围栏”,推进管护智慧化建设;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周边学校成立第一批10个自然教育学校;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科普和宣传力度,策划启动连续五年的全季、全民性“雨林与您”体验活动,引导民众认识雨林、亲近雨林、珍惜雨林。通过这些举措,雨林自然生态空间不断扩大,物种“户口本”不断更新。据初步统计,目前,园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210科1159属3653种,占全国的11.7%;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共记录陆栖脊椎动物资源5纲38目145科414属540种,占全国的18.6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智慧·海南方案”引人注目。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国家公园研究院,汇集300多名国内外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为国家公园研究提供智力支撑。设立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组建海南长臂猿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和专职监测队伍,建立起一套保护研究的长效机制。作为“极危”灵长类动物和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数量已增至5群36只。202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第七届自然保护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分别向全球发布海南长臂猿保护案例、展示“中国智慧·海南方案·霸王岭模式”,获得国际保护组织和专家高度评价。

探索生态服务价值,发布GEP核算成果。用科学数据体现国家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1年9月,海南正式发布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成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中首个发布GEP核算的国家公园。试点过程中,创建的管理体制扁平化、土地置换规范化、科研合作国际化的国家公园运营新模式,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批制度创新案例。

海南省林业系统正以“建设中华民族四季花园”为目标,以正式设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新起点、新动力,保持干劲和热情,高水平高质量推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奋力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本”,努力创造更多具有海南特点的国家公园“创新范式”。

数据来源: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9日 12 版)

(责任编辑:王连香)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