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05: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赵梦雪 杨小明
河北省秦皇岛市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统筹沿海公路与美丽海湾建设,构建贯通滨海长城文化旅游带的立体交通路网,2022年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图为秦皇岛湾和沿海公路相映成趣,美丽宜人。 |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石羊镇宋家村,青山苍翠,小河清澈,长势良好的成片晚稻与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相得益彰,构成一幅路畅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张之洞体育公园,曾经是汉阳炼钢厂冷却池废弃地块,起初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大量违规建筑夹杂其间,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如今,武汉市将这一片荒芜之地打造成滨江生态公园,开园一年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群众好评率超过95%。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小小的公园印证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为群众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坚定信念和坚决行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将无从保证,国家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雾霾频发、水体黑臭、垃圾遍地、噪声扰民……曾经,脏乱差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既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也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
置身于柯柯牙茫茫林海,30多年前的这里黄沙蔽日、一片荒芜,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形成了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如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下,沙尘肆虐的戈壁荒原筑起了百万亩“绿色长城”,昔日的“风沙策源地”变成“绿色聚宝盆”,显著改善了当地民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十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从生态环境质量来看,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PM2.5全国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降到了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
——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中国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中国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展全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满意度超过了90%。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十年来,无论是实施大气污染治理,还是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党的初心使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努力向人民交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满意答卷。
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当前,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还是在一个低水平上的提升,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未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作者单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河北省秦皇岛市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统筹沿海公路与美丽海湾建设,构建贯通滨海长城文化旅游带的立体交通路网,2022年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图为秦皇岛湾和沿海公路相映成趣,美丽宜人。 |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石羊镇宋家村,青山苍翠,小河清澈,长势良好的成片晚稻与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相得益彰,构成一幅路畅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张之洞体育公园,曾经是汉阳炼钢厂冷却池废弃地块,起初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大量违规建筑夹杂其间,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如今,武汉市将这一片荒芜之地打造成滨江生态公园,开园一年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群众好评率超过95%。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小小的公园印证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为群众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坚定信念和坚决行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将无从保证,国家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雾霾频发、水体黑臭、垃圾遍地、噪声扰民……曾经,脏乱差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既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也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
置身于柯柯牙茫茫林海,30多年前的这里黄沙蔽日、一片荒芜,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形成了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如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下,沙尘肆虐的戈壁荒原筑起了百万亩“绿色长城”,昔日的“风沙策源地”变成“绿色聚宝盆”,显著改善了当地民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十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从生态环境质量来看,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PM2.5全国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降到了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
——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中国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中国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展全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满意度超过了90%。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十年来,无论是实施大气污染治理,还是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党的初心使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努力向人民交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满意答卷。
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当前,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还是在一个低水平上的提升,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未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作者单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