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滚动

科技赋能 为垃圾分类注入“智慧力量”

2022-10-14 08:37 中国网  

近日,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古雄街道的吕女士忙着在家大扫除。整理出来的杂物怎么处理?

在小区里的智能回收箱前,她熟练地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随着“箱门正在开启,请稍候”的语音提示,箱门自动打开,吕女士把整理好的回收物一件件放进去,“主要是喝完的饮料瓶、旧衣服,还有一些废弃的书和纸箱。”点击关门,箱门自动关闭。此时,语音提示“积分已到账”。吕女士投放回收物1.2公斤,收益1.2元。让吕女士感慨的新功能,是雨花台区与社会第三方企业联运环境联合推出的“分好啦”线上平台。通过小程序,积分既可以提现,也能在平台购买日用品。

智能设备推动“两网融合”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南京市是全国46个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

自2017年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南京市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责任,重点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培育养成体系和垃圾分类运行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示范片区建设,建立了“定时定点投放、两网融合收集、分类专线收运”等具有南京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2020年,南京市雨花台区依托第三方社会力量,建起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回收服务,在小区内设置智能分类回收箱体,既为可回收物找到归宿,也给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回报。

“垃圾分类带来了便利,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此,负责垃圾收运的工作人员一边收集垃圾,一边“解密”居民获益方式:正确分类收集的垃圾,将实行积分制,投递时自动积分,系统同步在小程序发布积分信息,及时向市民兑换现金,居民也可用手机登录指定系统,查看自家垃圾积分兑换情况,以提高居民分类意识,督促居民收集行为。

目前,雨花台区已完成205个“两网融合”网点建设,在美化市容环境的同时,让垃圾分类和回收一体化,垃圾变成资源。

“以前收快递的纸壳我都扔掉了,现在可以直接投到智能回收箱,操作简单,还能换钱换积分,又能在小程序上购买换点酱油醋之类的生活用品,既环保又方便,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实惠。”不少市民纷纷点赞。

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智治力”

投放后的可回收物怎么处理?联运环境负责雨花台区运营的工作人员王欢介绍,每台智能回收箱满仓后,会通过物联网自动向清运人员发送指令。接到指令后,清运人员会在40分钟内将垃圾清运到中转站内,再由车辆统一运往分拣中心,对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进行细分,最后销售到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除了通过物联网做到实时清运外,每台智能回收箱内的回收袋还设有不同的编码,居民丢失贵重物品或丢弃危险物品,可通过编号溯源。

走进雨花台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在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废纸、废泡沫、废塑料、废玻璃……应有尽有,按类堆放,在不同设备的处理下,被压缩打包成块。据介绍,这是雨花台区最大、最先投入使用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每天数十辆可回收专用运输车会将回收的可回收垃圾运送至此进行相应处理。

雨花台区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将可回收物投递到箱体后,相应的回收数据自动上传至垃圾分类智能化数据平台,并同步传送至雨花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大平台,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用大数据赋能垃圾分类,建立起“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

来到雨花台区垃圾分类智慧运营平台屏幕前,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垃圾分类的各个流程,实时监测、数据计量、车辆监管、亭房监控等界面不断闪烁着,所有数据都记录在“云端”,让垃圾分类流程清晰可控,分散的各个网点集中到“一屏管理”,雨花台区已经形成了“一屏观分类、一网管全程”的全流程管理模式。

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推动习惯的养成,就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地持续推进。2020年以来,南京市注重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先后总结推广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北新区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和拓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果。

下一步,雨花台区将在全区全面入驻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箱,加强“点对点”互动宣传,提升市民自觉性,共同维护辖区市容环境,让居民们都能感受到垃圾回收分类带来的变化,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做贡献。

近日,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古雄街道的吕女士忙着在家大扫除。整理出来的杂物怎么处理?

在小区里的智能回收箱前,她熟练地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随着“箱门正在开启,请稍候”的语音提示,箱门自动打开,吕女士把整理好的回收物一件件放进去,“主要是喝完的饮料瓶、旧衣服,还有一些废弃的书和纸箱。”点击关门,箱门自动关闭。此时,语音提示“积分已到账”。吕女士投放回收物1.2公斤,收益1.2元。让吕女士感慨的新功能,是雨花台区与社会第三方企业联运环境联合推出的“分好啦”线上平台。通过小程序,积分既可以提现,也能在平台购买日用品。

智能设备推动“两网融合”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南京市是全国46个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

自2017年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南京市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责任,重点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培育养成体系和垃圾分类运行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示范片区建设,建立了“定时定点投放、两网融合收集、分类专线收运”等具有南京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2020年,南京市雨花台区依托第三方社会力量,建起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回收服务,在小区内设置智能分类回收箱体,既为可回收物找到归宿,也给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回报。

“垃圾分类带来了便利,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此,负责垃圾收运的工作人员一边收集垃圾,一边“解密”居民获益方式:正确分类收集的垃圾,将实行积分制,投递时自动积分,系统同步在小程序发布积分信息,及时向市民兑换现金,居民也可用手机登录指定系统,查看自家垃圾积分兑换情况,以提高居民分类意识,督促居民收集行为。

目前,雨花台区已完成205个“两网融合”网点建设,在美化市容环境的同时,让垃圾分类和回收一体化,垃圾变成资源。

“以前收快递的纸壳我都扔掉了,现在可以直接投到智能回收箱,操作简单,还能换钱换积分,又能在小程序上购买换点酱油醋之类的生活用品,既环保又方便,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实惠。”不少市民纷纷点赞。

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智治力”

投放后的可回收物怎么处理?联运环境负责雨花台区运营的工作人员王欢介绍,每台智能回收箱满仓后,会通过物联网自动向清运人员发送指令。接到指令后,清运人员会在40分钟内将垃圾清运到中转站内,再由车辆统一运往分拣中心,对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进行细分,最后销售到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除了通过物联网做到实时清运外,每台智能回收箱内的回收袋还设有不同的编码,居民丢失贵重物品或丢弃危险物品,可通过编号溯源。

走进雨花台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在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废纸、废泡沫、废塑料、废玻璃……应有尽有,按类堆放,在不同设备的处理下,被压缩打包成块。据介绍,这是雨花台区最大、最先投入使用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每天数十辆可回收专用运输车会将回收的可回收垃圾运送至此进行相应处理。

雨花台区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将可回收物投递到箱体后,相应的回收数据自动上传至垃圾分类智能化数据平台,并同步传送至雨花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大平台,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用大数据赋能垃圾分类,建立起“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

来到雨花台区垃圾分类智慧运营平台屏幕前,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垃圾分类的各个流程,实时监测、数据计量、车辆监管、亭房监控等界面不断闪烁着,所有数据都记录在“云端”,让垃圾分类流程清晰可控,分散的各个网点集中到“一屏管理”,雨花台区已经形成了“一屏观分类、一网管全程”的全流程管理模式。

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推动习惯的养成,就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地持续推进。2020年以来,南京市注重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先后总结推广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北新区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和拓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果。

下一步,雨花台区将在全区全面入驻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箱,加强“点对点”互动宣传,提升市民自觉性,共同维护辖区市容环境,让居民们都能感受到垃圾回收分类带来的变化,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做贡献。

(责任编辑:赵竹青)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