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安徽>本网

过去五年,安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023-01-13 10:13 人民网-安徽频道  

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 王晓飞摄

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 王晓飞摄

人民网合肥1月13日电(韩震震、王晓飞)1月13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情况,称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举全省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全省人民“不落一人”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

全省生产总值连跨2个万亿元台阶、达到4.5万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跃升到全国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千亿美元。安徽经济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

全省域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一员,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位势显著提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乡村全面振兴开局良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制造EDA软件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制造。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寄托安徽人民千百年梦想的引江济淮工程通水通航。高铁里程全国第1,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所有乡镇通5G全面实现。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成功重组,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连续4年进入世界500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突破700万户、增长91.3%。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建成,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PM2.5平均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71.9%提高到81.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71.7%提高到86.1%。林长制改革全国首创,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模式全国推广。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野生江豚逐嬉江面、东方白鹳展翅巢湖的景象生动再现。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84元增加到32600元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7.7万人。基础教育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实现市域全覆盖,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建设。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5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42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总数均居全国第1位。面对延宕反复的新冠疫情,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 王晓飞摄

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 王晓飞摄

人民网合肥1月13日电(韩震震、王晓飞)1月13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情况,称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举全省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全省人民“不落一人”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

全省生产总值连跨2个万亿元台阶、达到4.5万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跃升到全国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千亿美元。安徽经济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

全省域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一员,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位势显著提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乡村全面振兴开局良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制造EDA软件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制造。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寄托安徽人民千百年梦想的引江济淮工程通水通航。高铁里程全国第1,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所有乡镇通5G全面实现。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成功重组,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连续4年进入世界500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突破700万户、增长91.3%。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建成,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PM2.5平均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71.9%提高到81.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71.7%提高到86.1%。林长制改革全国首创,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模式全国推广。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野生江豚逐嬉江面、东方白鹳展翅巢湖的景象生动再现。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84元增加到32600元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7.7万人。基础教育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实现市域全覆盖,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建设。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5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42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总数均居全国第1位。面对延宕反复的新冠疫情,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范晓琳)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