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11:40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他在乡镇工作了20年,被称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尖兵”;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他被评为“德宏好人”;
从春天出发,一起走向未来。他第一次从边疆地区到人民大会堂,代表一个民族参政议政,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80后的梁兆刚,回到家乡后,已受邀请作了三次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平时,他依然如常,忙着农业综合服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梁兆刚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发言。
不辞风雨 但问耕耘
梁兆刚的家乡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1995年至1999年,梁兆刚在昆明市农业学校就读蔬菜专业,弟妹分别读高中和初中。
4人上学的开支,来自父亲跨乡、跨县做民居建筑的劳务费,来自母亲采茶、喂猪养鸡、挖野菜的积攒。梁兆刚深切体会了父母的艰辛。
2003年,他考入梁河县河西乡农技站,从事农业科技的推广,并开始资助弟妹上学,为父母减轻压力。“感谢父母的辛苦付出,也感谢他们的开明让我们接受教育。目前四兄妹中已有3人工作。”梁兆刚说。
河西乡与曩宋阿昌族乡相距10余公里,梁兆刚将群众当作乡亲,走村入户,进入田边地块,做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全乡8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0年,他担任河西乡政府扶贫专干。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梁兆刚更忙碌了。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历史条件,导致河西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充分,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900余户3600多人,贫困发生率达17%。
贫困户数据的录入、易地搬迁、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和组织实施、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对接……每一样都不能马虎和松懈。
为防止对上级文件政策精神掌握得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导致工作无法开展、重复返工或者事倍功半,梁兆刚总是先钻研各类文件,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咨询,并及时向乡镇分管扶贫领导汇报,形成统一意见方案后再指导开展具体扶贫业务工作,让同事们少走弯路。
2017年,各乡镇需多次采集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分别录入系统中,工作量大。由于录入人员不够,正在休产假陪护妻子和孩子的梁兆刚,仅陪护了几天,考虑到自己比较熟悉情况,便主动去加班。每天,信息采集内容及录入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各种咨询电话不间断,让梁兆刚手机发烫。他们加班持续了半个月,他和好几个同事都先后病倒了,但输完液又继续工作。2018年省级考核前,梁兆刚几乎没有周末,且妻子上班,家中两个小孩还需要照顾。家庭和工作都离不开他,他最终请父母代为照看孩子。
紧张忙碌的工作,让梁兆刚在2017年被评为“德宏好人”。
心怀四海 目有百川
产业帮扶中,受市场价格影响,帮扶效果会大打折扣。梁河县适合养牛,可以培育有实力的养牛企业,带动贫困户来养牛;可扶持龙头企业,让贫困群众入股,保障长期有收益……作为扶贫专干、高级农艺师,梁兆刚在工作中,常常琢磨脱贫事宜,探索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如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因为表现突出,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今年1月15日,梁兆刚被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建言,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存在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年轻科技工作者被抽调到其他岗位工作等问题,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服务农民群众卡在“最后一公里”,影响农民增收致富。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一些村集体经济仍很薄弱,不同程度制约着基层产业的发展后劲,建议进一步加大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将扶持资金纳入中央财政年度预算,并向边疆省份倾斜。
真情帮扶 幸福阿昌
2015年7月起,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以建设“幸福阿昌”为载体,累计整合投入12.46亿元帮扶资金,在德宏州阿昌族聚居地区实施“基础设施、民居保障、产业增收、综合推进”四大工程。梁河县项目区有阿昌族14669人,涉及曩宋、九保两个阿昌族乡,芒东、勐养、河西、小厂4个非阿昌族乡(镇),19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203个村民小组。至2020年,“幸福阿昌”各项帮扶目标全部实现。截至2022年年底,共有5批42人次工作队员先后投入到阿昌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村工作中。
这些年,梁兆刚也参与了烟草部门实施的扶贫项目,他目睹乡亲们以前的土坯房、茅草房,变成了青砖白瓦的抗震新居;上学的条件改善了,建起了幼儿园、幸福小学。更为重要的是,大伙思想观念改变了,大多数人不再像以前一样,农闲时就聚在一起打牌酗酒、无所事事,而是忙着产业发展、人居美化、务工挣钱,提高生活质量。
梁兆刚说,这些改变,得益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实施的边疆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得益于云南省烟草系统对德宏州阿昌族的“整族帮扶”。
对于以后,他说,将继续传递两会“好声音”,走好乡村振兴路。正如: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庄浩 文/图)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他在乡镇工作了20年,被称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尖兵”;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他被评为“德宏好人”;
从春天出发,一起走向未来。他第一次从边疆地区到人民大会堂,代表一个民族参政议政,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80后的梁兆刚,回到家乡后,已受邀请作了三次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平时,他依然如常,忙着农业综合服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梁兆刚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发言。
不辞风雨 但问耕耘
梁兆刚的家乡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1995年至1999年,梁兆刚在昆明市农业学校就读蔬菜专业,弟妹分别读高中和初中。
4人上学的开支,来自父亲跨乡、跨县做民居建筑的劳务费,来自母亲采茶、喂猪养鸡、挖野菜的积攒。梁兆刚深切体会了父母的艰辛。
2003年,他考入梁河县河西乡农技站,从事农业科技的推广,并开始资助弟妹上学,为父母减轻压力。“感谢父母的辛苦付出,也感谢他们的开明让我们接受教育。目前四兄妹中已有3人工作。”梁兆刚说。
河西乡与曩宋阿昌族乡相距10余公里,梁兆刚将群众当作乡亲,走村入户,进入田边地块,做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全乡8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0年,他担任河西乡政府扶贫专干。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梁兆刚更忙碌了。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历史条件,导致河西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充分,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900余户3600多人,贫困发生率达17%。
贫困户数据的录入、易地搬迁、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和组织实施、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对接……每一样都不能马虎和松懈。
为防止对上级文件政策精神掌握得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导致工作无法开展、重复返工或者事倍功半,梁兆刚总是先钻研各类文件,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咨询,并及时向乡镇分管扶贫领导汇报,形成统一意见方案后再指导开展具体扶贫业务工作,让同事们少走弯路。
2017年,各乡镇需多次采集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分别录入系统中,工作量大。由于录入人员不够,正在休产假陪护妻子和孩子的梁兆刚,仅陪护了几天,考虑到自己比较熟悉情况,便主动去加班。每天,信息采集内容及录入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各种咨询电话不间断,让梁兆刚手机发烫。他们加班持续了半个月,他和好几个同事都先后病倒了,但输完液又继续工作。2018年省级考核前,梁兆刚几乎没有周末,且妻子上班,家中两个小孩还需要照顾。家庭和工作都离不开他,他最终请父母代为照看孩子。
紧张忙碌的工作,让梁兆刚在2017年被评为“德宏好人”。
心怀四海 目有百川
产业帮扶中,受市场价格影响,帮扶效果会大打折扣。梁河县适合养牛,可以培育有实力的养牛企业,带动贫困户来养牛;可扶持龙头企业,让贫困群众入股,保障长期有收益……作为扶贫专干、高级农艺师,梁兆刚在工作中,常常琢磨脱贫事宜,探索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如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因为表现突出,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今年1月15日,梁兆刚被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建言,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存在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年轻科技工作者被抽调到其他岗位工作等问题,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服务农民群众卡在“最后一公里”,影响农民增收致富。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一些村集体经济仍很薄弱,不同程度制约着基层产业的发展后劲,建议进一步加大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将扶持资金纳入中央财政年度预算,并向边疆省份倾斜。
真情帮扶 幸福阿昌
2015年7月起,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以建设“幸福阿昌”为载体,累计整合投入12.46亿元帮扶资金,在德宏州阿昌族聚居地区实施“基础设施、民居保障、产业增收、综合推进”四大工程。梁河县项目区有阿昌族14669人,涉及曩宋、九保两个阿昌族乡,芒东、勐养、河西、小厂4个非阿昌族乡(镇),19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203个村民小组。至2020年,“幸福阿昌”各项帮扶目标全部实现。截至2022年年底,共有5批42人次工作队员先后投入到阿昌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村工作中。
这些年,梁兆刚也参与了烟草部门实施的扶贫项目,他目睹乡亲们以前的土坯房、茅草房,变成了青砖白瓦的抗震新居;上学的条件改善了,建起了幼儿园、幸福小学。更为重要的是,大伙思想观念改变了,大多数人不再像以前一样,农闲时就聚在一起打牌酗酒、无所事事,而是忙着产业发展、人居美化、务工挣钱,提高生活质量。
梁兆刚说,这些改变,得益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实施的边疆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得益于云南省烟草系统对德宏州阿昌族的“整族帮扶”。
对于以后,他说,将继续传递两会“好声音”,走好乡村振兴路。正如: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庄浩 文/图)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